高考十大新闻盘点(推荐3篇)
高考十大新闻盘点 篇一
1. 高考延期举行:史无前例的疫情影响
今年的高考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而被迫延期举行,这是自高考制度实施以来的史无前例的情况。学生们经历了长达数月的备战,突如其来的延期让他们备受打击,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2. 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综合素质评价正式纳入考核体系
今年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台,综合素质评价正式纳入高考考核体系,这意味着高考评价体系将更加多元化,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而非仅仅看重分数。这一改革被认为是高考制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和关注。
3. 高校招生政策调整:多地取消提前批次
今年多地高校取消了提前批次招生政策,将所有招生录取工作集中在高考结束后进行。这一举措被认为有助于减少高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有利于提高高校录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4. 高考作文题引争议:引发广泛热议
今年高考作文题引发了广泛的热议,有人认为题目设置新颖有趣,有助于考生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但也有人批评题目设置过于“花哨”和“唯美”,希望作文题更加务实和贴近生活。
5. 高考防疫措施严格:确保考生安全
今年的高考在疫情的影响下,各地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确保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安全。从体温检测到场馆消毒,各项工作都做得十分周密,为考生和监考人员提供了安全的考试环境。
6. 高考录取率创新高:竞争激烈
今年高考的录取率创新高,体现了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各地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也使得录取工作更加公平和透明,但同时也加大了考生的竞争压力,让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7. 高考改革成效初显:教育公平受到重视
今年的高考改革成效初显,教育公平受到更多的重视。综合素质评价的纳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为教育公平的实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8.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改进:考生获得更多帮助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得到了改进,考生获得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各地举办了多场志愿填报指导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建议,让考生能够更加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9. 高考作弊现象减少:监考措施更加严格
今年的高考作弊现象明显减少,监考措施更加严格,让考生无从下手。从闭卷监考到实施技术防作弊措施,各项工作让考生和家长更加信心满满,相信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10. 高考成绩公布后续关注:志愿填报成为焦点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和家长的关注重点转移到了志愿填报上。如何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成为了考生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他们未来学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高考十大新闻盘点 篇二
1. 高考改革措施引发争议:学校和家长意见不一
今年的高考改革措施引发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争议,有人认为改革有助于解决高考的弊端和问题,有人则担心改革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如何平衡改革和稳定,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高考延期举行对考生心理的影响:焦虑和紧张情绪加剧
今年的高考因为疫情的延期举行,对考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焦虑和紧张情绪加剧,让考生们备考压力倍增,也引发了社会对考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呼吁。
3. 高校招生政策变化对考生录取的影响:更加公平和透明
今年高校招生政策的变化对考生录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加注重综合素质评价,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这种变化被认为是对高考公平性和公正性的一次重要改进。
4. 高考改革成效初显:教育公平受到更多重视
今年的高考改革成效初显,教育公平受到更多的重视。综合素质评价的纳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为教育公平的实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5.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改进:考生获得更多帮助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得到了改进,考生获得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各地举办了多场志愿填报指导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建议,让考生能够更加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6. 高考作弊现象减少:监考措施更加严格
今年的高考作弊现象明显减少,监考措施更加严格,让考生无从下手。从闭卷监考到实施技术防作弊措施,各项工作让考生和家长更加信心满满,相信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7. 高考成绩公布后续关注:志愿填报成为焦点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和家长的关注重点转移到了志愿填报上。如何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成为了考生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他们未来学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8. 高考录取率创新高:竞争激烈
今年高考的录取率创新高,体现了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各地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也使得录取工作更加公平和透明,但同时也加大了考生的竞争压力,让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9. 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综合素质评价正式纳入考核体系
今年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台,综合素质评价正式纳入高考考核体系,这意味着高考评价体系将更加多元化,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而非仅仅看重分数。这一改革被认为是高考制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和关注。
10. 高考作文题引争议:引发广泛热议
今年高考作文题引发了广泛的热议,有人认为题目设置新颖有趣,有助于考生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但也有人批评题目设置过于“花哨”和“唯美”,希望作文题更加务实和贴近生活。
高考十大新闻盘点 篇三
2011年高考十大新闻盘点
作者介绍:晨雾,新浪教育博客明星博主,新浪高三家长博客圈顾问,资深教育观察家,对高考政策,学生学习方法,特别是志愿填报,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树一帜的见解。撰写的大量高考类文章在家长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目前其博客的访问量已超千万。
2011年已经过去了。晨雾的博客全程关注高考,用自己的视角记录了与高考相关的全部过程。晨雾把过去的一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与高考相关的事情过了一遍,经过筛选,选出下面的高考十大新闻。由于晨雾博客始终坚持站在家长的视角看问题,因此入选的高考十大新闻也许在政府、高校、中学、教育机构以及各类高考专家看来不算大事,但是晨雾认为这些事件值得家长们重新回顾和关注。下面晨雾按照时间顺序发布2011年高考十大新闻。
一、台湾高校首次试水大陆招生
2011年1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台行政机构日前核定“大陆地区学历采认办法”修正案,正式启动采认大陆学历;并核定“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2011学年度即今年9月将有首批大陆学生赴台就读。这标志着台湾自1992年就开始推动的大陆学生赴台读书终于定案。
门虽然开了,但是台湾当局设定了很多不合理的门槛。例如大陆的高中生只能赴台湾的私立大学读学士学位;而大陆的本科毕业生赴台读硕士或者博士,指限41所大学(几乎都是大陆的985学校)。除此之外,还有不能申请奖学金,不准打工等诸多限制。
另据4月26日《京华时报(微博)》报道,4月初,台湾教育部门正式核定“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陆生联招会)2011年招收大陆学生规定及简章,预计今年招收2141名大陆生,其中学士1488名,硕士生571名,博士生82名。首批大陆生最快将于今年9月赴台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此并没有过多关注,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有留学计划的尖子生多首选到英美等国留学,其次则考虑港校等。多数学生和家长对此持观望态度。
5月16日至6月16日大陆考生可以登录台湾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收委员会网站(http://rusen.stut.edu.tw)进行报名,但是报名情况并不踊跃。到7月4日台湾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的网站正式公布了今年台湾高校在大陆招收的本科生名单。在录取的1015人中,共有北京考生93名,他们中的三分之一都被辅仁大学录取。与辅仁大学的“满载而归”相比,有的台湾高校此行却是“颗粒无收”。被台湾高校录取的大陆学生中又有人放弃入学,最后共有975名大陆生确认赴台。而据台湾媒体报道,9月份赴台注册入学的学生只有933人。台湾“教育部”将检讨大陆招生不利的原因,预计2012年的招生门槛会有所放宽,宣传力度也会加大。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大陆考生十分高兴自己能幸运地赴台接受高等教育。例如有一些在大陆只能上二本甚至三本高校的学生,由于台湾高校招生清淡,他们得以赴台上一所很好的私立大学。随着大陆人对台湾高校的逐步了解,预计台湾高校招生不利的这种情况不会长久。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台湾高校首次试水大陆招生。
二、农大校长柯炳生炮轰自主招生
在2011年自主招生首次形成三大联盟大战,很多高校都主动或被动卷入的.时候,只有一所985大学不为之所动,这就是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一所中国农学方面的顶尖级大学,不要说加入什么自主招生联盟,它连自主招生的资格都没有。这不是它不够格,而是它根本就没有申请。用农大校长柯炳生的话来说:“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一所985大学,是完全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但是,学校出于种种考虑,除了体育和文艺特长生之外,从一开始,就没有申请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当时的学校领导做出的决定,显示了深思熟虑和谨慎态度,我作为现任领导深表赞同和钦佩。”
农大不仅不参加自主招生的任何行动,而且还不时地积极反对自主招生。继2010年12月2日农大校长发表《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与大多数高校在自主招生问题上大唱反调之后,2月23日农大校长再次发表文章《对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的再思考》,炮轰自主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柯炳生炮轰现行自主招生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指责自主招生“掐尖”,而是说自主招生“拔苗”。他说:“有人认为,一些名校热衷于自主招生,是为了掐尖――抢尖子学生。可能一些学校也确有此意。如果只有一所学校自主招生,那么可能会有掐尖效果。不过,在有80所学校都自主招生的情况下,最终效果实际
上是相互抵消掉了的。事实上,以往通过自主招生锁定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低分(低于学校的普通录取分数线)录进来的,所以,实际效果可能不是掐尖,而是“拔苗”。”柯炳生质疑制定自主招生时候的一个基本假定:“高考成绩不足以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的学生是高分低能,有的则是低分高能”,他提出五点不同看法“一是就学生总体而言,分数与能力绝对是正相关的;说分数不能够充分反映能力,仅仅是就很少数人而言是正确的。二是总分数可能不足以充分反映能力,还应看成绩结构,看单科成绩。三是能力的比较无法绝对化和量化,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数理思维能力强,两者之间无法进行绝对定量比较。四是考试发挥是否失常,也反映出考生的心理素质。”
柯炳生提出一种“统分结合”的自主招生改革思路:“统,是指全国统一笔试(相当于全国自主招生的统一大联盟),作为基础;分,是指以各个学校的各个专业为基本单位,分别制定标准,进行面试。“分”的关键,在于面试一定要以专业(或相近专业类别)为单位,只有这样才科学合理。”简单地说,就是在现有的夏季全国统一高考的基础上,增加一次冬季的自主招生全国统考,各个高校根据这次冬季统考成绩,分专业确定面试分数线进行面试挑选特殊人才。
晨雾的看法,柯炳生校长对现行自主招生的批评有一些可取之处。但是他所提出的这个所谓“统分结合”的自主招生改革,晨雾认为被采纳的可能性很小。还不如把自主招生面试放到高考之后进行的优点和可行性好呢。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在自主招生混战的硝烟中听到一点经过认真思考的不同声音十分难得。
三、南科大45名学生拒绝参加高考风波
5月27日,教育部例行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针对南科大的自主招生制度称,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由于南科大并未被归入今年的自主招生高校,教育部的这个表态,立即被理解为,按照“制度”南科大自主招生2011年3月入校的实验班的45名“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学生,还得再经历高考。这一理解被随后发生的事实所证实。45名学生在5月底统一在网上发表公开信拒绝参加高考。之后,没有一名学生进入深圳教育部门为他们专门设立的高考考场。南科大45名学生的拒绝高考风波在全国媒体引起了极大地关注,也把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推上了风口浪尖。但是在此风波中最为尴尬的确是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他们确实没有预料到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结果。直到最后也没有见到教育部门对此有任何表态,因为他们为南科大45名学生专门设立考场要求参加高考这件事情表面看是想“遵循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但是实际上已经涉及多项违法违规。
晨雾在6月4日发表了一篇文章
《南科大学生参加高考就变“合法”了吗?》,指出了教育部的做法涉嫌四项违法违规:
1.南科大45名学生不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于2011年3月1日开学,在开学前几天的“教育部2011年第3次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发言人续梅表态,对创办南方科技大学并进行高等教育的一些改革、探索,教育部是积极支持的态度。首个实验班的学生来源有两个,一个是2010年报考中科大少年班,上了一本线但没有被中科大录取的学生,另一个是成百上千仰慕南科大而来的全国高三学生,他们通过校荐或者自荐的方式,通过了学校的资助选拔筛选考试。因此这些大学生是否具备高考报名的条件要受到质疑。因为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45名大学生参加高考是否符合高考报名资格受到质疑。
2。南科大45名学生没有参加高考报名或者错过报名时间是不可以参加高考的。退一步说,即便把他们算作“高中生”或者“复读生”,符合高考报名的这个条件。但是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申请报考高校的所有考生,须在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会)规定时间和指定地点报名”。而据《华西都市报》报道,2011年5月,校方向他们宣布了这个消息。如果他们报名了,显然不应当是5月份才知道参加高考。因为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考报名早在2010年12月20-26日就已经完成了。没有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是不可以参加高考的。
3。在深圳专设考场组织不同户籍考生高考涉嫌“异地高考”。很明显,无论是来自去年报考中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还是成百上千仰慕南科大而来的全国高三学生,都是来自全国不同户籍的学生。根据《关于做好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通知》(粤招〔2010〕24号),报考条件要求是具有广东省常住户口的居民。并且特别明确,“高中阶段户口由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组织他们在广东省深圳高考是否涉嫌“异地高考”?难道教育部迟迟无法解决的随迁子女高考问题在深圳可以提前“解冻”?
4。他们参加高考,唯独不能填报南方科大志愿。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有两名同学向记者证实,学校已向大家“交底”,考试只是“走一个程序”。
尽管不会为45名学生单独出题,但是考试的成绩“只作为参考”,不会对大家有任何影响。对他们的录取率是100%。可是,南方科大2011年并没有列入教育部的招生计划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