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上班这几年来,外出培训过,各种学习的机会也都有,听过很多专家名师的传授和分享,在那个时候收获很多,可是始终没有转化为自己可以消化的营养。现在该我在自己班上一节关于一课的复习,还真是有点忐忑,有点焦虑……第二年初三的教学经验,这节课讲过很多次,考点、知识点烂熟于心,可是这个复习课怎么上的让学生有所收获,记忆深刻呢?这成了我接到通知后第一件要考虑的事。
我开始备课。我没有先去查找资料,因为那样会影响我的判断,这节课不是我要讲什么,而是学生要学会什么。所以我安静地打开一本新的语文书,像没有接触过这篇课文一样去看、去读、去想。因为这是一篇用古代汉语写成的议论文,我备课时从两点出发,一是文言文;一是议论文。根据现在中招考试对于文言文的考点一一作了准备,又沿着议论文的文体特点逐步开始。
准备的过程很慢,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理清了思路,课件也有了简单的粗糙的模样。在这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清楚我的方向,一切以学生可以理解的程度去准备,让他们明白、掌握才是我最后的目标。讲课之前拿给师父武老师看过两次,组长宋老师看过一次,并作了恰如其分的修改,非常感谢她们对我的帮助,这对教学经验尚浅的我来说异常宝贵!
因为这是一节复习课,现在距离学生第一次学习这篇课文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学生可能已经遗忘了大半知识,所以在早读时间给学生时间作了自主复习,时间短,也缺乏系统的指导,所以反馈的.结果并不让人满意,好在自初三接到这个班以来,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我对学生有信心,既然掌握得不好,那就课下勤奋去弥补吧!这就是我正式上课之前面对的学情。
随着全班同学整齐地喊出“老师好”,我开始上课了!方方正正的教室,后排坐了很多领导和语文组的前辈,我应该拿出好的状态来,复习课分以下版块,文学常识、重点字词解释、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这是针对文言文复习的内容,检测的方式有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逐个提问、不会的反复清查,目的是想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解决问题,不把难题留到课后去学。课堂上在这个环节占用时间有点多,事实上,这并不在我的教学计划内,可是在课上提问时发现学生掌握得不够好,而这
经过这一次公开课,我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只有准备好了,课堂上也能自如地这学期应对,尤其是现在是初三的下学期,这学期尤为重要,每一节课我都会认认真真去准备,让学生在我的语文课上乐于学习,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