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经典3篇)

一年级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 篇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基本概念。

2. 帮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算术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认识连加和连减的符号。

2. 连加和连减的基本运算方法。

3. 连加和连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让学生观察一组物品,通过问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字表示这组物品的数量。

2. 讲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3. 练习环节: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因此,下次我会增加更多的实物示例和动手操作,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连加和连减的过程。

另外,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反复引导和训练。下一次教学中,我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提问,在解决问题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一年级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2. 帮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基本运算方法。

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复习连加和连减的基本概念。

2. 深入讲解连加和连减的运算规则。

3. 设计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回忆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2. 深入讲解:逐步讲解连加和连减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3. 活动设计: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中,我发现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下一次教学中,我会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另外,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的运算中出现了一些错误,需要我及时纠正和指导。因此,我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更加明确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我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年级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 篇三

一年级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P65,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4 + 1 = 5 + 2 = 5–2 = 8 –2 =

5 + 3 = 7 + 1 = 3–1 = 6 - 3 =

师:非常高兴能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是)非常有自信!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算式接龙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个口算小能手!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汇报:上面一道题都是加了又加,下面一道题都是减了又减;两道口算题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数接着加或者减。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好吗?

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一)教学连加:例1

师:上周末,老师去了一趟农场,在农场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明明。你们想认识他吗?展示图1,瞧!他在干什么?

生:他在喂小鸡。

师:明明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想)那么在家里要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小组交流课前小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

1、 观看课本65页第1幅小鸡图。(你发现了什么?能告诉老师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写的写出来,有困难的口头叙述也行。) 及教学反思" TITLE="一年级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列式:

生汇报:明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

师:你表达得很清楚,真好!那么,地上的小鸡由几部分组成?(三部分)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5+2+1=8)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带读)

板演:5+2+1=

师:5+2+1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

师:像5+2+1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叫它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这道算式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强调: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说,老师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二)连减教学:例2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动画演示)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小组交流课前小研究)

2、观看课本65页第2幅小鸡图。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意思?

列式:

生:明明原来喂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师:你表达得很精彩,真棒!

师:草地上还剩几只小鸡?(2只)

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8-2-2=4)

师:8-2-2=4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减,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减。

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连减。

师:你们给它起的名字与数学家起的名字是一样的,你们真像个小小数学家。

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叫他做连减。(板书:连减)连减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二个新知识。

那么,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减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三、巩固深化

1.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2、完成练习十四第1、2。

 3、课外延伸:

①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②口算比赛: 连加连减(直接说得数)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怎样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下面,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设计,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主阵地。这堂课,我创设了小明喂小鸡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很快就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2.动态感知,静态领会

  为了让学生通过事情的发生,体会理解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2道静态的例题,以喂小鸡课件的形式动态呈现,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让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再用课件动态展示喂完小鸡后的情景,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很快就列出了连加连减的算式,教学难点自然也就迎刃而解,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可谓得心应手。

  3.体现算法多样化

  我在教学例题时,提倡算法

多样化,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意识,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创造性思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