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期变更线(优选4篇)

国际日期变更线 篇一

国际日期变更线,通常被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个在地球上由东向西的虚拟线。它位于每天的午夜时刻,标志着日期的变更。当穿过这条线时,日期会向前或向后改变一天,具体取决于穿越线的方向。这条线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地球上不同地区在同一时刻使用不同日期的问题。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实际上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而不断调整的。这条线通常位于太平洋中部,沿着180度经线。当人们从东向西穿过这条线时,他们会发现日期向后推进一天,而从西向东穿过时,日期会向前推进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存在对于航空旅行和全球化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在飞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旅客可能会经历“时间旅行”的感觉,因为他们可能会跨越两个不同的日期。这也导致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人可能会在同一天庆祝两次生日。

总的来说,国际日期变更线虽然只是一个虚拟的概念,但它对于协调全球社会的活动和交流至关重要。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时间和日期的概念,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地球的辽阔和多样性。

国际日期变更线 篇二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个神秘而又有趣的概念,它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和日期的变化之美。这条线的存在让我们体会到地球上不同地区之间时间的错位,也让我们意识到时间的相对性和流动性。

在现代社会,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存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协调各种国际活动,确保各个地区的时间和日期保持一致。

除了实际的应用意义外,国际日期变更线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思考。它让我们思考时间和日期的本质,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我们可能会感受到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刻。

总的来说,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概念,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和日期的本质,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地球的广袤和多样性。让我们珍惜时间,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

国际日期变更线 篇三

国际日期变更线 篇四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International date line )。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又叫“人为日界线”。

目录 提出的理论地方时简介位置更变标准系统确立收缩展开 提出的理论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由东向西(从地球南极点来看)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据说,19世纪在俄国伊尔库次克附近一个小镇上有个邮政官于9月1日早上7点钟给芝加哥邮局拍了一份电报,可回电却说“8月31日9时28分收到来电……”这让人简直莫名其妙,9月里拍的电报,怎么会在8月里收到的呢?类似这样的误会那时几乎天天发生。混乱的原因在于地方时的运用。因此,迫切需要规范建立日期变更制度,实现以方便各地方人民生活的地方时计时,避免带来的全球计时混乱。

地方时简介 平常,我们在钟表上所看到的“几点几分”,习惯上就称为“时间”,但严格说来应当称为“时刻”。某一地区具体时刻的规定,与该地区的地理经度存在一定关系(与其国家的规定也有关)。例如,世界各地的人都习惯于把太阳处于正南方(即太阳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点,但此时正好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地点(在地球的另一侧),其时刻必然应当是午夜12点。这种在地球上某个特定地点,根据太阳的具体位置所确定的时刻,称为“地方时”。所以,真太阳时又叫做“地方真太阳时”(地方真时),平太阳时又叫做“地方平太阳时”(地方平时)。地方真时和地方平时都属于地方时。 为了统一时间标准,国际上规定把穿过英国伦敦郊区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的时间为“世界时”。如果整个世界统一使用一个时刻,则只能满足在同一条经线上的某几个地点的生活习惯。所以,整个世界的时刻不可能完全统一。

位置更变 1995年1月1日,太平洋中部岛国基里巴斯当局修订国际日期变更线到其水域东边界限,令划在UTC-11时区的凤凰群岛(Phoenix Islands)和UTC-10时区的莱恩群岛(Line Islands)分别改用UTC+13和UTC+14时间,即比夏威夷时间早一整天,以消除与首都塔拉瓦慢22至23小时的不便。 2011年12月29日,萨摩亚和托克劳把时区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调整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变动的结果使两国失去12月30日(星期五),直接从12月29日(星期四)进入12月31日(星期六)。变更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亚洲的

经济交流,与这些地区时间同步。当地居民自12月31日零时起展开庆祝活动,迎接“提早”到来的新年。西萨摩亚的酒店顾客毋须缴付12月30日房租,惟当天工资仍须发出。但此举扰乱居民生活,西萨摩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以后须在星期日进行礼拜,而非星期六。萨摩亚群岛在1892年7月4日前设定于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与西太平洋地区同步。在执行日光节约时间期间,西萨摩亚时间更较协调世界时快14小时,但由于美属萨摩亚却未有跟随,此举将导致萨摩亚群岛出现一整日时差。

标准系统确立 区时系统确立: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每一时区都按它的中央子午线来计量时间,即采用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地方平时,叫做标准时。 “标准时计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规定了以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还存在一个问题:假如你由西向东周游世界,每跨越一个时区,就会把你的表向前拨一个小时加上你旅行消耗的时间,这样当你跨越24个时区回到原地后,你的表比身边的人快了24个小时;相反,当你由东向西周游世界一圈后,你的表就比别人慢24个小时。 为了避免这种“日期错乱”现象,必须解决日期变更的问题。

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时间【经典3篇】

导语: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对于端午节,大家都非常熟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时间,欢迎大家阅读!  农历 五月初五(星期四)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
教学资料2012-03-08
端午节的时间【经典3篇】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孤独,是生活给予...
教学资料2017-01-07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的音乐教学计划【推荐3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学生共有60余人,三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
教学资料2015-06-06
三年级上册的音乐教学计划【推荐3篇】

汇报课《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教学反思(推荐3篇)

汇报课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我在八(4)班上了一节汇报课——24、《送东阳马生序》的复习课,课堂主要围绕着三个环节(问答、开火车、抢答)开展,着重对课文的字词、翻译、主旨进行了梳理,并以课外知识积累为辅...
教学资料2017-05-07
汇报课《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教学反思(推荐3篇)

《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优质6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数...
教学资料2015-01-02
《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优质6篇)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优质6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1  本...
教学资料2015-05-09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优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