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精选4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下面我将分享我在设计数学教学计划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首先,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来确定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会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来说,我会注重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引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来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讲解概念性知识时,我会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内涵;在解题技巧和方法的训练时,我会引导学生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来调整教学计划,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困难,我会重新解释和讲解,直到学生理解为止;如果学生对某个题型掌握不好,我会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总之,一个好的数学教学计划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和灵活的。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计划,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我将分享我在设计数学教学计划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对于不同学生群体,我会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帮助他们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求;对于不同学习内容,我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其次,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来确定教学进度和安排。在讲解基础知识时,我会注重知识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讲解拓展知识时,我会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和应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我会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来评估和调整教学计划。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好,我会重新讲解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果学生对某个题型做不好,我会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一个好的数学教学计划应该是科学合理的、有序的和有效的。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特点来设计教学计划,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 学情分析
(一) 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18名女生。上学期期末考试人数:18人
项目
总分
平均分
优秀率
100-92分数段
91-80分数段
79-60分数段
60分以下分数段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结果
1680.5
93.4
83.3%
15
83.3%
2
11.1%
1
5.6%
0
0%
(1)学优生名单:董蓝锘、计则天、刘芮琳、王宪坤、赵子萌、郑祝然、郭静、孙金娜、张天泽等
(2)学困生名单:王慧颖、高玉、曹艺萱
(二) 学生双基掌握与新旧知识衔接情况
在数与计算方面:
(1)在第三册学习表内乘法和除法、第四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编排了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在第四册两步混合运算口算式题的基础上,编排了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脱式计算。
(3)在第四册学习“千克与克的认识”基础上学习“吨”的认识。
(4)在第四册认识时、分、秒的基础上,学习 24 时记时法。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1)在第三册学习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安排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2)在第三册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角。
(3)在第二册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4)在第四册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观察由四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图形。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
(1)本册教材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学习“合计”所表示的意义。
(2)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3)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与计算为主的教学单元里,安排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把简单的需要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集中安排在第四单元。
在实践活动方面: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一是与长方形周长有关的测量活动,二是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
(三)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有意志,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只有要求具体,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习惯的培养才会取得理想效果。
通过二年的习惯培养,学生具备如下良好习惯:
(1)认真听的习惯:学生上课能够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
(2)独立做的习惯:学生能够对知识的运用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课后作业按质、按量、按时、书写工整完成,并能做到有错就改。
(3)大胆想的习惯: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积极举手发言参与课堂教学,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良好的读写习惯,能够认真审题解题,认真完成作业,逐渐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好习惯,部分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四) 学优生情况
学优生占总人数的83.3%,学生思维灵活,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实践操作,能够条理清楚的表达,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五) 学困生情况
学困生占总人数的5.6%,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思维灵活性差;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平时贪玩,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部分学生听讲、完成作业、书写等学习习惯养成不好。
二、 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以及课时安排
(1)乘法(19课时)
(2)除法(20课时)
(3)吨的认识(3课时)
(4)实际问题(14课时)
(5)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2课时)
(6)空间与图形(13课时)
(7)实践活动(一)(20课时)(2课时)
(8)24时计时法(3课时)
(9)统计和可能性(5课时)
(10)实践活动(二)(1课时)
(11)总复习(5课时)
(六) 主要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一位数除法。
(2)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会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
(3)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 吨=1000千克。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 1 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的实际长度。
(4)初步认识角,知道直角、锐角和钝角。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和和正方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由四个相同的立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
(5)知道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
(6)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理解“合计”所表示的意义。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有大有小。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七) 教材编写特点
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实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四则计算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它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计算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数学的价值,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4)加强估算教学,将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
(2)量与计量的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1)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几何知识知识。
2)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4)通过三视图来认识空间几何图形。
(4)结合现实问题教学“合计”与“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5)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学数学知识的扩展
在五册教材中,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材编排了“数学万花筒”,“探索规律”等内容。
1)第 18 页数学万花筒-搭配。
2)第 45 页探索商变化的规律。
3)第101页探索数角的方法。
(7)突出北京特色,加深学生对北京的了解。
三、 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 教学重点
本册教材学习的重点如下:
(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脱式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用两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列式。
(4)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含义,会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八) 教学难点
本册教材学习的难点是:
(1)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一位数除法的竖式。
(3)熟记质量单位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4)有两个已知条件,需要用两步解答的实际问题(其中有一个已知条件要用两次)。
(5)使学生建立起1千米长的观念。熟记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6)建立空间观念。能把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物体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算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会用24时记时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能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四、 教学措施
(1)扎实基础知识教学,保证课上40分钟的教学质量,重视知识的积累,在平时多进行查漏补缺,多进行反思。
(2)提高练习课的质量。在练习课上,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错误多的题目,教给他们审题与解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要善于寻找好的练习题,让学生多见题型,开拓思路,拓展视野。增加变式练习让学生把知识学透学活。课上练习题的难度要有层次,有梯度,既照顾差生,又考虑优生。
(3)坚持课前和课下的口算练习,重点放在抓计算的质量与速度上,使每个孩子都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方法,准确的计算。每天进行二十道口算练习,计时间,优秀同学给与表扬,较差同学及时补漏。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答题、反复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读题时手指着读,读两遍,划出关键字、句,弄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使她们踏下心来学习。
(5)重视小单元的学习。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学生问题及时解决,弄清哪里容易错,进行针对性练习,重视单元卷及平时练习中学生易错的题目,着重为学生讲解明白。
(6)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
(7)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的设计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8)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组内多进行教学研讨活动,自己多学多问,备好每一节课,争取多进行研究课。
(9)重视学优生的学习,给他们创设竞争的空间,多鼓励赞扬,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上课时如果学优生做题目做得快,可以让他们再做一些提高的题目。同时可以建立一帮一互助小组,让学优生帮学困生,在他们讲题的过程中就是他们提高的过程。培养他们谦虚的良好品质,正确看待考试。
(10)重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在平时给他们更多关注,多进行辅导,并与家长联系,共同督促孩子学习。上课关注学困生听讲,如果有不明白,教师及时讲解,抓紧他们的作业,重视每次考试,如果有错误,及时查漏补缺;对于他们小小的进步要及时给与赞扬,鼓励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及时与家长联系,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对于知识漏洞,及时了解进行补漏,共同督促孩子学习。
五、 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
周次
日期
课时
德育渗透点
一、乘法
1—4
9.01—9.23
17
培养学生认真精神
考试
4
1
试卷分析
4
1
二、除法
5-7
9.26-10.14
13
培养学生认真精神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考试
7
1
试卷分析
7
1
三、吨的认识
8
10.17-10.21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考试
8
1
试卷分析
8
1
四、实际问题
9-11
10.24-11.11
13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考试
11
1
试卷分析
11
1
五、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12
11.14—11.18
2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考试
12
1
试卷分析
12
1
六、空间与图形
13-15
11.21-12.09
1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考试
15
1
试卷分析
15
1
七、实践活动(一)
16
12.12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八、24时计时法
16
12-13-12.16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考试
16
1
试卷分析
16
1
九、统计和可能性
17
12.19-12.22
3
培养学生统计意识
考试
17
1
试卷分析
17
1
十、实践活动(二)
17
12.23
1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十一、总复习
18—期末
12.26—期末
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教学计划 篇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