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小学数学教材“找规律”的特点
试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找规律”的特点
摘 要: 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新教育模式而产生的,目前对于儿童智力开发和逻辑思维培养越来越注重多样化,而不是填鸭灌输。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苏教版 小学数学教材 找“规律”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时代的进步促使人的发展要从小开始,从数学的角度看待世界,培养创新逻辑思维。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可以说是培养学生数学技能的必要课程。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找规律”的内容很少,根据现在的教学理念,教师要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在学习中增加“找规律”的学习内容。
一、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如今教育部使用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引入概念、推导公式、揭示性质与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找规律”主要是寻找数式、形的变化规律。目前新的教育方案规定苏教版小学数学在四、五年级的课程中专门设立编排“找规律”内容,培养学生的推理逻辑能力。找规律的过程,实际上主要是合情推理的过程。虽然合情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但在推理过程中,大胆预测,多角度猜想,往往孕育数学的发现和发明。要让学生在给定的事物中探求发现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突出探究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和发现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有层次地安排探索规律的内容
如探索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教材设置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为学生呈现一排10个方格,分别有1至10这十个数,每次移动两个方格拼成的长方形,框出2个数,探索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第二个问题,让学生用三个方格拼成的长方形,每次框出3个数,探索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这里,引导学生通过平移体会规律。第三个问题,探索每次框出4个数和更多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的次数和每次框出几个数有什么关系,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在“试一试”里,表中的数增加到了15,让学生用发现的规律直接说出答案。
2.情境创设趣味化
美国著名科学家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找规律重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对规律的自主认识和体验。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切科学的发展都始于好奇心。教师可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引进一个特定环境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新加入了许多开放性问题,如:“你是怎么想的?”“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看到这里已经很好奇,感兴趣,会主动思考问题,找到答案。这些问题不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好奇心引发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究,积极的探究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对数学的兴趣是数学发现的基础。因此,苏教版教材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数学素养。
3.教材逐步生活化
为了使儿童顺利接受数学知识,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更容易被接受。教材中涉及了诸多生活实例,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如此方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接受知识传授,并且从规律中发现新的意义,激发学生愿意学习、主动接受的意图。例如,四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商店里有三种木偶娃娃,两种帽子,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顶帽子,问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这种现实生活中可以遇到的情景出现在课本中,学生看到不仅不会产生陌生感,反而会生出亲近感和兴奋感。所以,以生活实例为手段,掺入数学知识强化教学趣味,提高成功效率非常可行。
三、注重“找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师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主要起引导和牵引作用,但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学习知识,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给学生一个例子学习,再逐步引导学生用找规律的方法,发现数学模式的乐趣及特有的逻辑形式。找规律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对规律的自主认识和体验。同时找规律模式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思考,利用亲自操作探讨发现规律性知识,这样的过程必须蕴含一定的思维质量,体现解决问题的理念。
四、结语
面对新的教育模式,苏教版小学数学新模式符合时代的要求,深层发展儿童的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对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智力开发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应该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清晰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从独特的视角体会新教材的好处,创新方法并且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汪甜,崔鸿,刘胜祥.美国加利福尼亚版小学科学教材的设计特点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9).
[2]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5.
[3]崔允郭.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教育参考,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