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一(优质3篇)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一 篇一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他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而不是一刀切的对待。
另外,陶行知还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他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他主张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而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培养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一 篇二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以实践为基础”。
“以实践为基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核心。他认为,教育应该是联系实际的,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来进行。他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在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中,他倡导“学以致用”的原则。他认为,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他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一 篇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一)
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中国的人命·纸上的教育改造有多大效力!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中国教育改造》自序 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在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第二年的晓庄 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中国大众教育的问题 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 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