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设计3【精彩3篇】

《离骚》教学设计3 篇一

在教学《离骚》这首古代文学名篇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这篇文章将介绍一种基于情感共鸣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离骚》中的情感和思想。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古筝演奏《离骚》的音乐来开展教学。音乐是一种极具感染力和情感表达力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离骚》的意境中。在听完音乐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引导他们尝试用音乐的形式来理解和解读《离骚》。

其次,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离骚》的活动。通过朗诵,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进一步理解作者屈原的情感和思想。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诗句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以《离骚》为灵感创作自己的作品。学生可以选择以古代文学风格写一首诗,表达自己对生活、情感和理想的思考,从而更好地领会《离骚》的内涵和价值。这种创作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离骚》的意义和魅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离骚》,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希望这种基于情感共鸣的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和启发。

《离骚》教学设计3 篇二

在教学《离骚》这首古代文学名篇时,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这篇文章将介绍一种基于情景模拟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以更生动的方式体会《离骚》中的情感和思想。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 reenact《离骚》中的情节。教师可以分配角色给学生,让他们扮演诗人屈原、他的挚友或其他相关人物,通过对话和表演的形式重新演绎《离骚》中的情感纠葛和思想交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进一步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索《离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可以前往屈原故里或相关的文化遗迹,感受古代的风貌和氛围,了解屈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离骚》的创作动机和意义。实地考察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也可以让他们更亲近文学作品,体验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探讨《离骚》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学生可以就作品中的主题、情感和修辞手法展开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理解,从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离骚》,拓展思维和领悟,达到更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以更生动、丰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离骚》,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希望这种基于情景模拟的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和启发。

《离骚》教学设计3 篇三

《离骚》教学设计3

离 骚

屈原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历史地位、影响、体裁、重读);

2、诗的鉴赏

[教学重点]

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

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先秦诗歌除了《诗经》外,就是屈原的骚体诗了。

1. 屈原和《离骚》简介

①《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运用楚地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西汉前期始称之为“楚辞”。因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故后人也用“骚”来指楚辞。汉代以后,“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②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诗人,政治家。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名平,字原。曾作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两度被放逐,在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③《离骚》,这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2.播放《中华文明之光》第15集,北京大学中文系金开诚教授介绍《屈原和他的代表作》。30分钟。要求学生作必要的笔记。看后检查。

3.范读——自读——诵读。

[作业]连排课,下节再布置。

第 二 课 时

4.请一两个同学读诗。

5.讲析选诗——

(1)《离骚》节选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注释熟悉陌生的字词或多音字,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熟读,甚至初步成诵。

2.仔细阅读书下注释和课文说明,了解屈原的处境和思想感情,理解熟记重点词,重点句的内容大意,在此基上串讲并熟悉其语言特点。

3.在串讲中加深理解,整体把握节选部分的主旨和屈原的思想情感,并分析节选部分13节诗的内在联系,理清思路,在此基础,再读直至熟练背诵。

4.鉴赏品味。

(2)讲、读、背前七节,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情怀。

第一节:前两句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这两句承上启下,后两句极写不为楚君所容。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A.“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 ”。

B.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C.“众女嫉余之娥眉,摇诼谓余以善淫”。

D.“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3) 后六节(8-13节)表现屈原追求“美政”(即“圣君贤相政治”和“民本思想”)、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表现追求美德,即使体解也不变的高尚德操。

第八节,以行路为喻,反省自己是否没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远返回原路。

顺着这条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检查的结果是“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衣饰“芳菲菲其弥章”,意志、信仰“余独好修以为常。”反省明志,斗志弥坚。所以应该明白,所谓反省检查即“悔相道之不察”带有假设意味,并非真的反悔,而是一种自我反省,反省的是当初不该轻易出仕,且无法行其道,正是有了这种自己反省,才更坚信自己的追求是无悔的,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信仰。

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所以说前七节述怀明志是“进”,后六节反省自身,也是“进”,是以退为进,是一种内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进”,因而也就更显坚定无悔。

2.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

“相”:xi ng,观察,选择。“朕”:zh n,我;秦始皇以前是一个普通的人称代词, 谁都可以用,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步”:使……步行。“皋”:gā ,水边高地;“皋”的下半部分不能写作“本”,“离尤”:“离”同“罹”,遭受;尤,过失;

离尤:获罪,遭受指责。“初服”:意含双关,字面意为:从前所穿的衣服,实际指原来 的志向,志趣,夙志。“进”:指从政,“退”指辞官致仕。“信”:副词,确实。“高”“长”: 动词,加高,加长。“佩之陆离”:陆离,单纯词,修长貌。“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即“陆离之佩”。“泽”:污浊。“章”:通“彰”。“惩”:挫败。

3.《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在上个单元中已经接触过,我们说“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4.《离骚》节选今译欣赏

(1) 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

我长太息地禁不住要洒雪眼泪。

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

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毁。

(2) 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

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来替代。

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

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

(3) 我怨恨你王长者呵其是荒唐,

你始终是不肯洞鉴我的心肠。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

造出谣来说我是本来淫荡。

(4) 固然是胡涂的人们善于取巧,

不守一定的规矩而任意胡闹。

抛却了一定的准绳只图迁就,

竞争着在依阿取悦以为常套。

(5)我忧郁,我不安,我感受着孤独,

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困穷。

我就使奄然死去而魂离魄散,

也决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6)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

原来是自古以

相关文章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优秀3篇】

[教学目标]1、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2、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3、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
教学资料2013-05-04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优秀3篇】

体裁(优秀3篇)

体裁tǐ cái[释义] (名)文学的表示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根椐有韵无韵可分为韵文和散文,根椐结构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这篇课文的~是小说。(作主语)文学作品有许多种~。...
教学资料2015-05-06
体裁(优秀3篇)

三年级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通用5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情境渲染,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绿茵茵的草地,旨在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捕捉孩子兴趣的着力点,让学生快速地走进文本。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金色的草地教...
教学资料2013-01-03
三年级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通用5篇】

《口耳目》语文教学反思【通用3篇】

《口耳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为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物象、植物分类,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汉字演变的过程,以利于理解字义、...
教学资料2014-03-04
《口耳目》语文教学反思【通用3篇】

号称“天才病”的马凡氏综合征,究竟是什么?【最新3篇】

(专家:曹瑞华,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10月31日,前河南女排队长、朱婷的河南队队友、曾入选过中国女排的霍萱,因突发心梗抢救无效在郑州去世,年仅28岁。...
教学资料2019-04-06
号称“天才病”的马凡氏综合征,究竟是什么?【最新3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精简3篇)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实行高效课堂是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给老师一种新的希望,给学校一...
教学资料2013-04-02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