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A卷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A卷
一、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特点包括 、 和语文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和 作业系统。
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
的 、魏书生老师的 李吉林老师的 等等。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
________、教学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
5.中学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加以设计的,包括 、 、 、 等内容。
6. 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导向、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7.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 。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三百千”分别是( )、( )、( ),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9.《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 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 、心理结构
和。
二、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含单项选择和多
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
A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社会需要。
D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
A引入 B介入 C展开 D结束
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
A促进学习 B选择 C排名次 D反馈
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
A语法修辞知识 B文学知识
C文体知识 D读写听说知识
5.《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
A 2500个 B 3500个 C 4500 D 5500
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7.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
A 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B 容易组织和管理
C 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
D 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8.《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部分,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是( )
A读、写、听、说能力 B基础知识
C 基本概念 D思想教育
9 .以小结为主的结束,目的是( )
A整理归纳 B深入理解 C强化记忆 D形成能力
10. 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
A 现代汉语修养 B 古代汉语修养
C 文章和文学修养 D 语文教育史修养
三、判断 (10小题,每题1分)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 简答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 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2.语文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3.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4.语文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五 论述(3小题,每题6分 ,共18分)
1.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些理念和这次课程改革?
2.试论新时期语文教师的素质。
3.有人说:“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梦”。你有何看法?
六 实际运用(20分)
1.请为《 背影》三个不同类型的导入。
答案
一填空
1.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2.范文系统 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
3.“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课堂六步教法”、 “情境教学法”
4.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
5.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6.反馈、评定、激励、
7.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8.《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9.交际工具 人类文化 工具性与人文性
10 .能力结构、品德结构
三、选择
题:(每题2分,共12分)
1.ABCD 2.ABD 3.ABD 4.ABCD 5. B 6
B 7.ACD 8.ABC 9.AC 10.ABCD
三、判断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9 ( √ )10 ( × )
四简答
答案:
1. 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2.(1)讲授法(2)通读法(3)讨论法(4)练习法
3.(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3)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4.(1)语文教学的共性原则:a.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b.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c.基本素养与情感态度相结合的原则 d.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的原则
(2) 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a.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b.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调发展的原则 c.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d.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五 论述
1. 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2.要点: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发展:知识更新、理念更新、终身学习、教研结合。
3.要点:
语文教师教学语文,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能力,挖掘出文本中一些美好的东西,使学生对这些美好的事物产生无限的向往和憧憬,结合具体的课文举例说明。
六 运用题
导入的类型很多,学生只要为《背影》设计三个不同类型的导入即可。要求围绕文章内容,语言简洁、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