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怀远县常坟中学程超
【设计依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人物画卷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巧退秦师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诵读为主要手段,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现代意义,让学生了解讲话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书和利用课文注释疏通简易文言文中关键字词的能力,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探究烛之武形象的光辉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并学习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师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文言文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师的说辞。
2、品味人物语言,探究烛之武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复习导入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测
在第一课时中,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字词的疏通,但是老师的讲解并不能代替同学们自我的学习。大家对哪些字词句还有疑惑,你们小组自我解决的程度怎样?在上节课后老师已经要求大家将自己积累的本课文言文基础知识分类做成课件。下面请分组展示你们积累的成果。请先上台同学宣布自己展示的内容,别的同学应该避开,不要重复。
好,哪个小组先上讲台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学生分组派代表展示成果,教师随机评价、点拨、归纳。
本课中应该积累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大体有以下内容:
1、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句末语气词)
②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③秦伯说(说,同"悦",高兴)
④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⑤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此为使动用法,使…增加)
2、古今异义词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②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
3、重要虚词
"而"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在本课中它一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意思用法: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4、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撤退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做动词,当作边邑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⑥且贰于楚也贰,数词做动词,从属二主
5、古汉语句式
①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
佚之狐言于郑伯
③省略句:敢以烦执事
(二)、诵读感悟
展示完自己的成果,我们再一次通读一遍课文,在诵读声中温故而知新,回忆一下全文内容。
学生齐读。
(三)设疑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大体把握了文章内容,古人说"春秋无义战,唯利而已",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课文,看一看本文叙述的这场战争是否如此?
二、议一议,分析全文
(一)课件显示四个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二)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分析全文。
1、讨论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攻郑,为的是开拓疆土,获取政治利益。两大国夹攻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危急(课件展示秦晋围郑地图)。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到郑国没有冒犯秦国,秦国帮助晋国是作为同盟者出兵,意图获取点好处。这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基础。
2、讨论烛之武出场的情况。
烛之武出场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这是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衬托出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烛之武先"辞"后"许",是因为国家利益所在,"郑亡,君亦不免矣"。
3、重点鉴赏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师的说辞。
让学生设想自己是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师。
学生讨论。
然后,教师引导、点拨学生理解说辞的内容,分出说辞的层次,体会烛之武的辩才。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四层:
①"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②"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③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④阙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阙秦以利晋"的蠢事。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简单探究秦伯退师后晋文公的表现。
提问、讨论、归纳。
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
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辩一辩,把握人物形象。
(一)默读全文,思考人物形象。
(二)分析、讨论文中人物形象。
采用分组辩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能够一分为二的、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物。
重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其他人物形象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1、烛之武
(1)、一个令人佩服的辩才。
(2)、一个深明大义的君子。
①强敌压境,理应朝廷里文臣出谋武将出力,而郑国却把一个无名老百姓烛之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说明了什么?
提示:朝廷无能。更衬托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烛之武既然如此有才华,佚之狐也知道他"口悬河汉,舌摇山岳",可为什么烛之武老而不被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说明了什么?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③然而直等到今天国难当头,他已经垂垂老矣,已经"无能为也矣",郑伯才想起来找他,心中自然有许多的怨恨要发泄。于是他面前有了选择:是因个人恩怨而趁机报复郑伯,还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献身?
烛之武的选择说明了他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是一个明白大义的君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国家利益是大义,面对大义,君子什么都可以放弃,包括自己的生命,何况自己那点不得志呢。这又是一个让我们敬仰的理由。
可以让学生设想,假如是我们有类似遭遇,我们会如何做。
(3)、一个让人心酸的勇士。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