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商店》中班教学反思【推荐3篇】
《积木商店》中班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常常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积木商店》这一教学活动是一种很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积木商店》的教学中,老师们通常会设置一些角色扮演的情景,让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习。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角色扮演的情景设置可能过于复杂,导致幼儿们难以理解和接受,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老师们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情景设置,避免过于复杂和抽象的内容。
其次,在《积木商店》的教学中,幼儿们通常需要通过操纵积木来完成任务,这既可以锻炼他们的操作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然而,有时候幼儿们可能会因为对积木不熟悉或者操作不熟练而导致教学进度缓慢,甚至出现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在进行《积木商店》教学活动时,老师们应该提前准备好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积木,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幼儿们操作指导和帮助,以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积木商店》是一种很有趣的教学活动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老师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积木商店》中班教学反思 篇二
在中班教学中,老师们需要选择适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积木商店》是一种很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积木商店》的教学中,老师们通常会设置一些角色扮演的情景,让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习。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但有时候也会受到幼儿个体差异的影响,导致一些幼儿对角色扮演的情景不感兴趣或者无法理解。因此,在进行《积木商店》教学活动时,老师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来设计合适的情景设置,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其次,在《积木商店》的教学中,幼儿们通常需要通过操纵积木来完成任务,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他们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力。然而,有时候幼儿们可能会因为积木数量不足或者种类单一而感到无聊和厌倦,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积木商店》教学活动时,老师们应该提前准备好丰富多样的积木,让幼儿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新颖的玩法和挑战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积木商店》是一种很有趣的教学活动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老师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积木商店》中班教学反思 篇三
《积木商店》中班教学反思
又到家长半日开放,本来打算上绘本,想好好让家长也来感受一下绘本的魅力,跟我一起迷上绘本。不过王老师捷足先登,我考虑再三决定上一个数学活动,因为小班到现在家长还没有看到过数学活动。这次我根据建构式课程的内容,自己设计了活动“积木商店”。之所以如此设计,是想借用最常用的积木,让家长体会到随手拈来的教育。活动重点是让孩子在对积木的观察、操作中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数物匹配能力。
本次活动一共设计了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数积木”。其实就是集中学习数字9的环节。通过呈现不同形状但数量同为9的四条积木来引出数字9,得出数量为9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9来表示。不过,在实际活动时,我发现四条积木的重复并不适合中班或者说是我们班的孩子,调整为三条更为紧凑和合理。
第二个环节,是“包装积木”。孩子们人手一个贴了数字6——9的包装袋,根据自己袋子上的数字,选择相同数量的积木到袋子里。在这个操作之后,安排了自查和互查的环节,增进了孩子间的交流,孩子们都很仔细的数着,正确率颇高。但提供的塑料袋有点大,下次要换小号或者中号的保鲜袋,或者用塑料小筐也可以。
第三个环节,是“积木上柜”,请孩子们根据自己袋子上的数字把积木放到相应的货柜上。货柜上放了一块牌子,有两面,一面是数字一面是点数。这个过程中,基本没有孩子放错,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主要是针对个别孩子设计的,因为前面的包装积木环节不利于一一检查,安排这个环节既是游戏情节的需要,也便于发现和纠错。
这个环节基本没有问题,但我又在想,如果在这个环节中,在每个货架前安排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家长检查是不是更为细致些。
第四个环节,是“积木商店开张营业”。应该说这是整个活动的一个较重的环节,孩子的个性能有所发挥。活动开始我交代了游戏的方法,并让孩子们看自己手里的货币,有几个点就表示可以买多少数量的积木。然后请了4名幼儿做营业员。结果,一开张,孩子们就蜂拥而上,“一手交钱一手拿货”,快速到营业员反应不过来,这中间有部分孩子货币点数和积木数不能一一对应。第二次游戏前,我强调了有多少货币点就买多少数量的积木,并请营业员仔细核对,正确后才能给货。但效果不是很明显,积木还是很快一抢而空,可能跟爸爸妈妈在园,比较兴奋也有一点关系。 针对这一个环节的败笔,我觉得下次活动时要注意:首先,老师给孩子的点数要仔细核对,要与给孩子包装积木所用袋子上的数量相吻合,否则会出现有钱买不到积木的现象。其次,应该在积木商店开张之前,请个别孩子和老师“试营业”,让孩子清楚买卖的规则和过程,知道买方和卖方应该有一个交流的过程,想想要怎么说。这一点可以联系班级的区域活动,让孩子熟悉买卖的`过程,游戏时就能自然地出现。第三,如果经验积累足够,那么就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在游戏货币的制作上动点脑筋,买卖的过程也不是货币和积木一一对应的过程,可以有一个货币相加买积木,或者商家找零买积木的环节。当然这个有一定难度。
第五个环节,是“抓积木”,专门借用家长资源而设计的。就是请孩子用自己买到的积木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你抓一把我抓一把,互相猜猜是多少,
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孩子感知6——9数量的分合关系,为以后的组合奠定基础。当然,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就是想让家长朋友都来感受和孩子一起游戏的快乐。活动中,好多家长都为孩子猜不出自己手里的积木而感到惊讶和不解,不断地追问“一共有8块积木,你手里有4块,爸爸手里有几块?”对于孩子回答不出来他们感到失望和不可思议。我适时阻止了家长的负面语言,并让家长朋友知道中班孩子学习的能力和特点,游戏的关键在于猜的乐趣,让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产生兴趣。猜没猜对不重要,因为中班孩子还不具备这个能力,没猜对才是正常的,游戏的重点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分合的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