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带答案)
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最新整理带答案的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欢迎查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选择题
1、《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著作,今文《孝经》全书共有 B 章。
A、16 B、18 C、19 D、22
2、在《孝经》中,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孝”的不同内容,其中,“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是规定__C__的“孝”。
A、士 B、诸侯C、卿大夫D、庶人
3、《孝经》的第一章是(C)
A、天子章 B、孝治章C、开宗明义章D、广至德章
4、 (多选)下列表述符合《孝经》的思想的有:(A C D )
A、做人和治国,都需要以“孝”为本。 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
B、孝顺,就是对长辈和上级惟命是从。 错,谏诤章第十五
C、孝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以求天地人合。 三才章第七,感应章第十六
D、孔子认为对父母孝顺,对国家忠诚,是基本的道义。 开宗明义章第一
5、 (多选)下列语句能够概括出孔子在《孝经》中的主旨的是:( A B C D)
A、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B、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C、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D、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6、 (多选)《孝经》中,孔子引用到的作品有下列哪几项?( A C)
A、《诗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B、《论语》
C、《尚书》 天子章第二 D、《春秋》
7、《孝经》在哪个朝代被尊为经书? (A)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孝经》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庶人之“孝”要求什么?(D)
A、 “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B、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
C、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D、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9、以下哪一个不是《孝经》中的章节? (C)
A、开宗明义 B、天子章 C、四刑章 D、三才章
10、《孝经》的最后一章章名是?(B)
A、 圣治章 B、丧亲章 C、感应章 D、广扬名章
11、《孝经》第十章纪孝行章中,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 (A)
A、居则致其敬 B、养则致其乐
C、病则致其忧 D、丧则致其哀
12、下列句子表现《孝经》中孝是诸德之本的是 A
A、“人之行,莫大于孝”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D、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13、《孝经》中对 天子之孝的要求是(A)
A、“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B、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C、“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D、“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
14、下列哪位皇帝曾为孝经作注。B
A、唐太宗 B、唐玄宗 C、秦始皇 D、汉武帝
15、《孝经》第十六章感应章中,子曰:“天地明察, (B)
A、必有尊也 B、神明彰矣
C、鬼神着矣 D、不忘亲也
16、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出自《孝经》哪一章? (A)
A、第九章圣治章 B、第六章庶人章
C、第十三章广至德章 D、第十七章事君章
17、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出自《孝经》哪一章? (C)
A、第一章开宗明义章 B、第三章诸侯章
C、第九章圣治章 D、第十一章五刑章
18、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是指对哪一个阶层孝的要求(B)A、天子 B、诸侯 C 、卿大夫 D、士
19、 《孝经》把道德规范与法律(刑律)联系起来,认为“ ”,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关系和道德秩序。(A)
A、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B、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
C、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D、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20、《孝经》成书于 (C)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之际 D、东汉初年
21、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孝经》一书是 所著。(B)
A、孔子 B、孔子七十子之徒 C、邢昺疏 D、陈孝道
22、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出自 (A)
A、开宗明义章 B、三才章 C、孝治章 D、圣治章
23、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这说明中国人看待自己身体的出发点是(D)
A、注重保健 B、天人合一 C、三纲五常 D、宗法观念
24、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下一句是?
A、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 礼者,敬而已矣。 D、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25、 “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是谁说的?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6、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出自哪一章?
A、事君章 B、丧亲章 C、广扬名章 D、感应章
27、《孝经》第十章纪孝行章中,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 (A)
A、居则致其敬 B、养则致其乐
C、病则致其忧 D、丧则致其哀
28、《孝经》第十六章感应章中,子曰:“天地明察, (B)
A、必有尊也 B、神明彰矣
C、鬼神着矣 D、不忘亲也
29、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是指对哪一个阶层孝的要求(B)
A、天子 B、诸侯 C 、卿大夫 D、士
30、孝经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曾经亲自为它做注(C)
A、唐高宗B、唐太宗C、唐玄宗D、唐中宗
31、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____;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A)
A、行 B、言 C、择 D、守
32、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____,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B)
A、天地 B、父母 C、国家 D、天子
33、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___也。(A)
A、 行 B、利 C、义 D、责
34、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_____。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A)
A、严父 B、顺 C、 敬 D、仁
35、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_____。(A)
A、事亲 B、致敬 C、孝子 D、成人
36、《孝经》中国古代的(A)伦理学著作。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37、清代()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B)
A、王引之B、纪昀C、戴震D、钱大昕
38、书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为郑玄注,古文本为(A)注。
A、孔安国B、王引之C、朱起凤D、王居正
39、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B
A、孝之本也 B、孝之始也 C、孝之终也
40、非先王之法服, 。A
A、不敢服 B、敢服 C、不敢行
41、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C) 。
A、谨度 B、事君 C、社稷
42、故敬其父, ( A ) 。
A、则子悦 B、则弟悦 C、则臣悦
43、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 ( C ) 。
A、孝乎 B、其人 C、配天
44、四书五经中的五经《诗经》《易经》《春秋经》和(C)
A、孝经和金刚经B、易经和孝经C、书经和礼经D、道德经和孝经
45、《孝经》相传是(C)所作
A、孟子B、荀子C、孔子D、墨子
46、孝经中首次将孝和(C)联系起来
A、礼B、义C、忠D、信
47、“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出自《孝经》的(C)一章
A、士章B、天子章C、庶人章D、孝治章
48、“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出自《孝经》的(A)章
A、五刑章B、广要道章C、圣治章D、孝治章
49、孝经是什么时期的(B)
A、战国B、春秋C、西周D、五代
50、“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出自《孝经》的(B)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