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这些简单的几何形状看似容易,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可能存在一些挑战。通过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反思,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发现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混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公式。他们没有很好地区分这两种几何形状,导致在计算体积时出现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在教学中更加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避免混淆。

其次,我还发现在教学中,一些学生对于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不理解。他们只是机械地套用公式,而没有深入思考其中的原理。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于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公式背后的数学原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另外,我还发现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并不了解。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计算出体积值,而没有思考如何将这个数值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对于体积计算的理解。

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内容的反思,我认识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我相信通过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实践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内容。通过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反思,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

首先,我发现在教学中,一些学生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不熟悉。他们往往容易混淆这两种形状,导致在计算体积时出现错误。因此,我决定在教学中更加强调这两种形状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区分它们,从而减少混淆的可能性。

其次,我还发现在教学中,一些学生对于体积计算的单位并不理解。他们往往在计算体积时忽略了单位的重要性,导致最终的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于单位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在进行体积计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我还发现在教学中,一些学生对于体积计算的应用并不了解。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计算出体积值,而没有思考如何将这个数值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对于体积计算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内容的反思,我认识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我相信通过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反思 篇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八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二))

今天教学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通用公式(以前教学时都这样叫)。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这节课的内容都是在学生已的知识基础进行的,学生心中有体积公式,底面积的认识,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很是容易,只要适当点引,学生都能掌握好这一知识。

内容是很简单,但是还是有些地方值得在教学中注意,我想谈下面三点:

第一:“底面积”前后好像重复

今天教材27页第一行就是“底面积”的定义。接下来,追问: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

再打开书到前面的练习三,其中的第5题:分别计算出下图中长方体、正方体的底面的面积。在这题里,既有形

象的直观图,又有“底面”一词,当时学生就能熟练计算底面积了,为什么一直到今天才好像又像从未算过似的那样,又来一遍呢?记得那一条,当时还是花了一些时间的,对于这两处,不知编者是什么意图,难道说前面的练习是为了今天的准备吗?总觉得,今天的教学有故弄玄虚,当然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也没有花多大的时间。

想下来,不当之处在练习三,第5题可以去掉,因为其中的第2题已经求了底面的面积了(只不过用的是下面——此处用“下面”比用“底面”好)。

第二:底面积、横截面积

练习六第5题——木料的横截面面积,依照教参上的说明,是引导学生想像:如果将这根木料竖起来,看木料的横截面就是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木料的长与竖起来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

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来看:

生:(学生自己理解题意后)

师:这道题自己会算吗?

生:会(自己独立解答)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长×宽×高

师:不错,这儿宽和高都是0。3米,长3米。

师: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生:(好多位学生齐说)有,用“横截面面积×长”

师:谁能说说这样算的理由?

生:“横截面面积”相当于“宽×高”,用“横截面面积”替换体积公式中的“宽×高”。

师:(指黑板上的画好的同书面27页上的长方体直观图)——这一题与这个直观图有联系吗?

生:有联系,可以把……

(接下来,就是转动这两个长方体,合二为一的思考过程。)

反思:有了上面的铺垫过程,再引导想象,我觉得能让学生对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又有更深层的认识,使体积计算得以贯通。

第三:厚度的问题

还是练习六中的问题,其中的第6、7、8题中都提到“厚度”的问题

——第6题“可以铺多厚?”——第7题“厚度0。3米“——第8题“再铺上0。03米厚的塑胶”。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一不注意也把第8题中的“厚”理解成高了。因而在三题练习结束后——

师追问:这三题中都有“厚度”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生:……

相关文章

《落花生》教学设计(精彩3篇)

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辟、茅、榨、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居然”、“爱慕之心”。2 、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关键重点、难点:...
教学资料2012-01-03
《落花生》教学设计(精彩3篇)

《项链》教学反思(优选3篇)

《项链》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最终归宿是指向于语言文字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细读文本,恰当地选择好文本中...
教学资料2019-02-06
《项链》教学反思(优选3篇)

《鲫鱼》创新课堂教学反思

一、课题:初一生物下册第七章《鲫鱼》二、构思:学生观察活鲫鱼→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置疑导入本章内容→观察鲫鱼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实验操作→师生共同分析鱼与水中生活适应的特点。三、准备:1.自制“鲫鱼...
教学资料2018-01-03
《鲫鱼》创新课堂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经典3篇】

这次年组教研课由我开课,我上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
教学资料2017-07-02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经典3篇】

《图形宝宝》教学反思(精简3篇)

这是一个大班的活动,我根据孩子由小班对集合的笼统知觉到中班的感知集合及元素,发展到大班对集合的理解,都说明我们要将集合的教育渗透在整个幼儿数学教育中。但是交集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在此次的活动中,我...
教学资料2013-01-04
《图形宝宝》教学反思(精简3篇)

九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推荐5篇】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3篇,供大家参考借...
教学资料2014-03-08
九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