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经典6篇】
经典成语故事 篇一
故事一:画蛇添足
从前,有一个画家被一位富有的商人请去画一幅巨大的壁画。画家非常自信地开始作画,他画了一条栩栩如生的蛇,但他觉得壁画还不够完美。于是他决定在蛇的脚下再画上几只脚,以为这样会使蛇看起来更加真实。画家完成了壁画后,商人看到后非常生气,他指着那些多余的脚说:“你怎么可以在画蛇的时候画上这些多余的脚呢?这不是画蛇添足吗?”画家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度追求完美反而会导致适得其反。画蛇添足的成语就是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警示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要学会适可而止。
故事二:杞人忧天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杞人的人,他总是为将来发生的事情担忧。有一天,他听说天要塌下来了,于是他便焦虑地开始搬家,准备逃离灾难。别人看到他这样做,都觉得他很荒谬,因为天是不会塌下来的。最后,天空依然那么蓝,一切都没有发生。
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过度担忧未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不要为虚构的困扰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当别人对我们说“你在杞人忧天”时,我们就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过于焦虑和担忧。
经典成语故事 篇二
故事一:守株待兔
在古代,有一个农夫在田地里劳作,不小心看到了一只兔子从树旁跑过,撞到了一棵树根上摔死了。这只兔子正好摔在了农夫的脚旁。农夫看到这幕后便笑了出来,他决定守在这颗树旁,等待更多的兔子撞死在这里。然而,却没有一只兔子再次撞死在这颗树根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守株待兔是没有用的。我们不能依靠运气、侥幸或者偶然的事情来获得成功,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去争取。守株待兔的故事成为了一个警示,提醒人们不要等待机会降临,而应该主动出击。
故事二:班门弄斧
古代有一个木匠叫做李良,他是当地最好的木匠之一。有一天,大诗人屈原来到他的工坊中参观,李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艺,他把斧头拿出来,说:“这斧子是我自己打造的,比一般的斧头更加锋利。”屈原接过斧子看了看,对李良说:“这斧子的刀刃已经磨得很钝了。”李良听后非常尴尬,他才明白自己班门弄斧了。
班门弄斧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技艺。如果我们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逞能,很可能会暴露出自己的无知和愚蠢。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谦虚、学习和进步,而不是班门弄斧。
经典成语故事 篇三
【成语】:大逆不道
【拼音】:dà nì bù dào
【解释】: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 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成语故事】:
故事: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
有—天项羽在阵前向刘邦喊话,要与他决一雌雄。刘邦回答说:“我开始与你都受命于楚怀王,约定先定关中的为王。但是我先定关中后你却负约,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这是你第一条罪状。你在去救援赵军途中,杀死上将军宋义,自称上将军,这是你第二条罪状。你违抗怀王命令,擅自劫持各诸侯的兵马人员,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接着,刘邦又揭露项羽烧毁秦宫、掘开秦皇坟墓,搜刮财物,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杀害义帝等罪状。在讲到第十条罪状时,刘邦说:“你作为臣子而杀死君王,又杀害已经投降的人,为政不平,对订立的约定不讲信义,为天下所不容,属于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我兴仁义之兵来讨你这个逆贼,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
项羽听了刘邦的话,气得浑身发抖,命令弓箭手向刘邦放箭。结果,一箭射中刘邦前胸,汉军只好迟兵。
经典成语故事 篇四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经典成语故事 篇五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经典成语故事 篇六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