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推荐6篇)

经典成语故事 篇一

故事一:因势利导

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贤臣。孟尝君年轻时就聪明机智,深得齐国君王的信任。有一次,齐国和楚国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齐国势单力薄,孟尝君面对强大的敌人感到十分焦急。

孟尝君想了很多办法,最终他决定采取一种因势利导的策略。他派人散布谣言,声称齐国将在楚国后方发动偷袭。楚国大军闻讯后纷纷回师,结果齐国得以趁机收复失地,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处于劣势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因势利导,灵活应对,找到突破口。

经典成语故事 篇二

故事二:画蛇添足

古时候,有一位画家非常擅长画蛇。他画蛇画得栩栩如生,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有一天,一位富豪请他画了一幅蛇的画像,并表示只要画家将画中的蛇尾巴补全,就会给他丰厚的报酬。

画家本想拒绝,但为了钱财,最终还是答应了。他在画上加上了蛇的尾巴,结果画面变得不伦不类,丧失了原来的灵气和生动感。富豪看到后非常不满意,认为画家画蛇添足,白白破坏了原本完美的作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分追求完美反而会适得其反,画蛇添足只会破坏原有的美感。在做事情时,要善于把握分寸,不要贪多,要懂得适可而止。

经典成语故事 篇三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鲁国有一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人叫曹刿,他自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一同参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率领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双方刚摆好了阵势,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曹刿说:“时机未到,不能进攻。”齐国击了三次鼓,发了三次进攻的命令,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好了,现在可以进攻了。”于是,鲁军鼓声震天,士兵们像潮水一样冲向齐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逃命。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观察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鼓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的斗志最旺盛;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大家的士气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的勇气就全消失了。等齐军的三通鼓击完,我们才击鼓冲锋,这时齐兵的勇气已经衰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是最旺盛的时候。因此,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成语“一鼓作气”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绪高涨时,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励的意思。鼓,敲战鼓;作,振作。

经典成语故事 篇四

  齐国大饥荒。有个人叫黔敖[qián至áo],他煮了一大锅粥,摆在大路边上,救济挨饿的人。有一个人饿得有气没力,跌跌撞撞地从大路那头走过来。黔敖看见了就大声吆喝说:“嗨,到这儿来!我让你吃个饱!”那个人抬起头来,瞪着眼睛对黔敖说:“你吆喝什么!我就不吃那些吆喝别人的人的东西,所以饿成这样了!我才不吃你的东西哪!”黔敖才觉得自己的态度不好,赶忙道歉。可是那个人怎么说也不肯吃,终于饿死了。

  “嗟来之食”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比喻用恶劣的恩赐态度给别人的东西。有人很有骨气,拒绝接受带有侮辱性的什么“恩惠”,可以说他“不食嗟来之食”。“嗟”是吆喝的声音,“来”是很不礼貌地呼唤别人过来。

经典成语故事 篇五

  张乖崖将他喝住,上前盘问。库吏不敢隐瞒,如实承认了。于是张乖崖下令把他捉进县衙,命手下衙役对他施以杖刑,以示警戒。库吏不服,喊道:“不就一文钱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就为这么一文钱你就打我,你还能打死我不成?”

  张乖崖听了这话,气愤至极,提笔在案卷上批道:“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说,一天偷一文钱,看上去确实算不了什么,但是一千天就是一千文钱;绳子虽然很钝,但是日子久了,也可以把木头锯断;水从上往下滴虽然没有多大力量,但时间长了,也可以把很坚硬的石头滴穿。写罢,他下令把这名库吏斩首。

  成语“水滴石穿”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来的,有时也写作“滴水穿石”,有时又直接引用原文“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合起来使用。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然不大,但天长日久积累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现在人们多从积极方面加以使用,表示虽然力量暂时十分弱小,但是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经典成语故事 篇六

  从前,有个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儿,也有枣儿,坐在路边上吃。有个老头儿看见了,对他说:“小伙子,梨儿可不能多吃呀。它虽然对牙齿有好处,可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青年人就问:“枣儿吃多了呢?”老头儿说:“枣儿对身体是好的,可吃多了对牙齿不好,也不能多吃。”青年人看了看梨儿,又看了看枣儿,想了一会儿,说:“哈哈,我想出了个好办法!我吃梨儿就只用牙齿嚼,不吞到肚子里去。吃枣儿,我就把它整个儿吞下去,不用牙齿嚼。”说完话,他就拿起一个枣儿放在嘴里,直接吞了下去。没想到,他一下子就被枣儿噎住了。

  “囫囵吞枣”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囫囵”就是完整的,整个儿的意思。有人念书只顾死记硬背,或者含糊了事,不去理解书里所说的内容,可以说他是“囫囵吞枣”。

相关文章

苏州乐园作文650字(优质3篇)

苏州乐园作文650字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苏州乐园玩,我心奋极了。第二天,我们出发坐汽车去苏州乐园,下了车打了一辆出租车来到了苏州乐园的入口,来到入口前,就看到一个很大的喷泉池,很美呢!来这里玩的...
作文素材2017-02-08
苏州乐园作文650字(优质3篇)

感恩祖国的作文(通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
作文素材2015-07-08
感恩祖国的作文(通用6篇)

剪发-作文(经典6篇)

剪发-作文1剪发从小我就没留过长头发,一直都是剃成那种短短的头发,小时候还小,并不在乎头发的长短,反而喜欢短发,一直都被同学称成假小子。上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厕所,一个女同学以为我是男生,说“男厕所...
作文素材2015-08-09
剪发-作文(经典6篇)

我的一本好书初中作文【经典3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是高尔基对书本的赞美。的确,书是人类知识的无限金库,是通往成功之门的一条光明正道,更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书本,有太多太多的益处。我是一个喜欢书的孩子在我的书柜有数不胜数的...
作文素材2017-08-09
我的一本好书初中作文【经典3篇】

石家庄的秋天作文【优质4篇】

石家庄的秋天作文(一)听——树叶落下的声音了;看——果实成熟的瞬间;闻——秋风拂面的清香;感受——秋来的脚步。打开门,一片青中带黄的叶子飘落在我面前,蹲下身,捡起这秋天盛会的请柬。走到街上,人们身上的...
作文素材2018-08-04
石家庄的秋天作文【优质4篇】

作文大全的滋味【推荐6篇】

作文大全的滋味 第一篇今天,我做了一道“五味菜”——土豆丝炒肉。为什么叫“五味”呢?听我慢慢道来。我先把土豆洗干净,切成丝。由于是我第一次做这种菜,刚切了一根萝卜,手已经酸了,只好放下刀,甩甩手继续切...
作文素材2016-01-01
作文大全的滋味【推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