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苍山会盟的历史典故(精选3篇)

点苍山会盟的历史典故 篇一

点苍山会盟的历史典故

在中国历史上,会盟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会盟的目的是通过召集各方力量,达成共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而点苍山会盟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盟事件,它发生在宋代,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点苍山会盟发生在北宋时期,当时北方有一位名叫秦桧的权臣,他通过掌握朝廷权力,压迫百姓,擅权弄政,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为了对抗秦桧的统治,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在苏州的苏州山(即苍山)上发起了一次会盟,邀请各地抗金将领共同商讨对策。

岳飞选择在苍山召开会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苍山是一座山势险峻的山脉,地理位置临近南宋的都城临安,而秦桧掌握着朝廷权力,若是在临安召开会盟,很可能会受到秦桧的干扰和阻挠。而在苍山,岳飞可以借助地理优势,远离朝廷的干扰,更好地组织会盟,保证会盟的顺利进行。

会盟当天,岳飞亲自到达苍山,并邀请了各地的抗金将领参加。会盟的目的是为了商讨对抗秦桧的策略和行动计划。参会的将领们纷纷发表演讲,表达对秦桧的不满和对抗金的决心。岳飞则以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威望,成为了会盟的核心人物,他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对抗金的策略,受到了与会将领们的一致认同和支持。

点苍山会盟的结果是积极的,通过会盟,岳飞成功地凝聚了各地抗金将领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反对派。在接下来的抗金战争中,岳飞领导的南宋军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有效地对抗了秦桧的统治和金军的入侵。会盟的成功对于维护南宋政权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点苍山会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盟事件,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智慧和团结抗敌的精神。通过点苍山会盟,岳飞成功地凝聚了各地抗金将领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反对派,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点苍山会盟的历史典故 篇二

点苍山会盟的历史典故

点苍山会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盟事件,它发生在南宋时期,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南宋时期,北方有一位名叫秦桧的权臣,他通过掌握朝廷权力,压迫百姓,擅权弄政,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为了对抗秦桧的统治,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在苏州的苏州山(即苍山)上发起了一次会盟,邀请各地抗金将领共同商讨对策。

点苍山会盟的结果是积极的。会盟当天,岳飞亲自到达苍山,并邀请了各地的抗金将领参加。会盟的目的是为了商讨对抗秦桧的策略和行动计划。参会的将领们纷纷发表演讲,表达对秦桧的不满和对抗金的决心。岳飞则以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威望,成为了会盟的核心人物,他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对抗金的策略,受到了与会将领们的一致认同和支持。

通过会盟,岳飞成功地凝聚了各地抗金将领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反对派。在接下来的抗金战争中,岳飞领导的南宋军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有效地对抗了秦桧的统治和金军的入侵。会盟的成功对于维护南宋政权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点苍山会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盟事件,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智慧和团结抗敌的精神。通过点苍山会盟,岳飞成功地凝聚了各地抗金将领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反对派,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历史典故提醒我们,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对敌,才能战胜困难,维护国家的安宁和繁荣。

点苍山会盟的历史典故 篇三

  简介:

  苍山会盟又称贞元会盟。唐代南诏国时期,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与唐朝使臣崔佐时会盟于点苍山神祠,立铁卷一式四份,发誓与唐朝永远和睦相亲。至此唐与南诏40余年纷争化干戈为玉帛。苍山会盟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历史意义。

  点苍山从北往南有十九峰十八溪,第十二峰叫中和峰,中和蜂下有一古庙,坐北朝南,前临中溪,庙内立有一方石碑,碑中正书“敕封点苍昭明镇国灵帝神位碑”,故该祠被后人称为“苍山神祠”。大理的这座神祠在大理的历史上,乃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有着较高的地位,其原因就是它同唐朝时期发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苍山会盟”有关。

  天宝之战

  公元748年,南诏王细奴罗去世,阁罗凤继承王位,并实现了统一云南的大业。此间,云南郡太守张虔陀频繁向南诏增派赋税徭役,并合同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向阁罗凤勒索财物,遭拒绝后,张虔陀向唐朝廷谎报南诏谋反。阁罗凤忍无可忍,一怒之下起兵围攻姚安,杀了张虔陀。此事成了唐天宝战争的.导火索,于是,唐玄宗作出了消灭南诏的决策。南诏两次派遣使臣前往谢罪,但遭到鲜于仲通的拒绝。双方开战,激战的结果是“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战全军没,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骨枯”。

  唐军征南遭全军覆没的命运后,杨国忠欺上瞒下,穷兵黩武策划并发动了第二次天宝战争。《旧唐书·南诏蛮列传》中记述:“天宝十二年,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执国政,仍奏领天下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密复败于太和城北,死者十八九”。南诏虽然“不得已叛唐,但始终坚信复为唐臣”的愿望,在下关收敛唐阵亡将士尸骸,修万人冢,立南诏德化碑,以表白归唐决心。

  苍山神祠会盟

  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异牟寻以不同的路线派出三路使者,带着丹砂、帛绢、黄金和当归等信物,象征赤心、柔服、坚定和永属等心愿,随同携带的绢书一封,前往长安。后来,三路使者全都见了唐朝官员。讲和也是唐朝的心愿,因此在第二年的正月间,唐朝派了使者崔佐时来到南诏王都羊苴咩城,宣读了唐德宗的诏书。过了几天,崔佐时与异牟寻和太子寻阁劝,以及清平官等在苍山神祠盟誓。盟书一式四本,一本藏在点苍山神室,一本沉入洱海里,一本放在南诏的祖庙,一本进献给唐天子。盟文很恳切地表明,南诏发誓永远归顺唐朝。从这以后,唐朝又派来使者册封异牟寻为云南王,赐给南诏银窝金印,上有“贞元册南诏印”几个字。

  【拓展】

  唐贞元四年(788),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不满吐蕃对其重敛赋税,夺诸险要立城堡,岁征兵以助镇防。因纳清平官郑回“自昔南诏尝款附中国(唐朝),中国尚礼义,以惠养为务,无所求取。今弃蕃归唐,无远戍之劳、重税之困,利莫大焉。”之议,欲归唐。九年(793),派使者赵莫罗眉由两川,杨大和坚由黔中,另一路由安南,三批异道先至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驻地一成都,又被护送至京师。转察曰:“牟寻请归大国,永为藩国。所献生金,以喻向北之意如金也;丹砂,示其赤心耳。”德宗嘉之,赐以诏书。遗皋书,历言其对吐蕃之三忍、四难忍之苦。十年,命子寻阁劝(寻梦凑)及清平官与唐使、巡官(一作判官)崔佐时盟于点苍山神祠。盟书四份:一藏神祠石室,一沉西洱河,一置祖庙,一以进天子。刻金契以献。去吐蕃所立帝号。遣曹长段南罗、赵迦宽随崔佐时入朝。

相关文章

不离不弃优秀作文550字(优质3篇)

清晨的街道繁忙而热闹,人流、车流川流不息。一对鸟儿也匆匆忙忙地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就在它们飞过街道时,一辆大卡车冲了过来,其中一只鸟儿被撞倒在地,鲜血刹那间流了一地。而有谁会在乎一只鸟儿的死亡呢?那辆...
作文素材2017-09-05
不离不弃优秀作文550字(优质3篇)

彼年花事了作文800字【推荐3篇】

云之凡和江滨柳,是一场被时光戏弄的错过。 老陶对春花,是一片世俗却美好的痴恋。 女子对刘子骥,是一场亘古的追寻,未果的爱恋。 三场迥然花事,在舞台上粲然盛开,继而凋落。喜剧的笑声背后,却渐然浮露出浓到...
作文素材2012-05-06
彼年花事了作文800字【推荐3篇】

开学难忘的一件事作文6年级【精彩6篇】

开学难忘的一件事作文6年级 第一篇今天,爸爸带我去泉州玩了一整天,在车上的我疲惫不堪,真想马上回到家躺在床上睡一觉。可是,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雨。爸爸又刚好开进了镇公路,只好减速慢行。雨点滴滴答答...
作文素材2011-07-09
开学难忘的一件事作文6年级【精彩6篇】

描写地球的作文(优选6篇)

地球是哺育我们的存在,那么在地球的心中是怎样想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描写地球的作文,欢迎阅读借鉴。 描写地球的作文1 地球,是宇宙的奇迹,生命的摇篮,人类共同的家园,她给人类提供生存的空间和资源,使人类在...
作文素材2011-04-07
描写地球的作文(优选6篇)

学做菜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做菜作...
作文素材2018-04-04
学做菜作文

夏天来了作文(优质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夏天来了作文600字(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
作文素材2019-03-02
夏天来了作文(优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