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寻访红色足迹征文(最新6篇)
高中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篇一
红色足迹,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幸有机会走近这些红色足迹,亲身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伟大。红色足迹寻访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在寻访红色足迹的旅途中,我们来到了位于附近的革命烈士陵园。这个陵园是为了纪念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而建立的。当我们步入陵园,看到那些矗立在广场上的纪念碑和雕像时,我们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我们在纪念碑前默哀,向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红色足迹寻访活动中,我们还参观了革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的艰辛和伟大。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的遗物,如他们的衣物、武器和手稿,这些展品都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见证。看到这些展品,我们不禁想起了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在红色足迹寻访活动的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位老红军的家中。老红军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英雄,他亲自参与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我们聆听着老红军讲述他的亲身经历,从他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艰辛和伟大。老红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红色足迹是不能忘记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那段峥嵘岁月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通过这次红色足迹寻访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红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铭记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做到爱国、奋斗、创新、和谐,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
高中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篇二
红色足迹寻访活动是我们高中生活中的一次难忘经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走近了那段峥嵘岁月的红色历史,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伟大力量。
在寻访红色足迹的旅途中,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陵园。这个陵园庄严肃穆,寄托着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我们在陵园中游览,看到了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们的墓碑。我们默哀,向他们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在这里,我们明白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它是我们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我们矢志奋斗的力量源泉。
在红色足迹寻访活动中,我们还参观了革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的艰辛和伟大。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的遗物,如他们的衣物、武器和手稿,这些展品都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见证。通过观看这些展品,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红色文化的珍贵和红色精神的伟大。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红色足迹寻访活动的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位老红军的家中。老红军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英雄,他亲自经历了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聆听着老红军讲述他的亲身经历,从他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艰辛和伟大。老红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红色足迹是不能忘记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那段峥嵘岁月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通过这次红色足迹寻访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红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铭记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做到爱国、奋斗、创新、和谐,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
高中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篇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高中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篇四
自从学习了优秀党员沈福才的先进事迹,我对他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般涌入心中。
今天是农历12月25日,虽然外面下着鹅毛大雪,但是这仍阻挡不了我和秦宁馨去采访沈福才爷爷喜悦的心情。下午,我俩来到一个修车铺门前,看到一位老爷爷正冒着大雪,用那双冻得通红的双手装链条,他个子矮矮的,长着一头花白的头发,黑红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一双小小的眼睛流露出和蔼善良的目光,耳朵上长满了冻疮,双手也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身上穿着一件早已洗得褪了色的棉袄。这位就是貌不惊人的沈爷爷。
当沈爷爷知道我们去采访他之后,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让我们随意参观他的修车铺,一走进店铺,我不免有些失望,因为它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气派,相反看上去很简陋,铺子只有八平方米左右,但里面的东西多得都快容不下了:里面有不计其数的大小轮胎,螺丝、筐子……角落里,一张破旧的柜子上面放着一台老式的电视机。我发现电视机后面的墙上挂着两张金光闪闪的奖状,桌子上也放着两张,有了这些荣誉的映衬,原本很破旧的小铺子,在我眼中一下子比那些高楼大厦更加闪耀。
接着我来到沈爷爷的身边说:“爷爷,请问您是怎样当一名优秀党员的?”爷爷一边认真地修车,一边笑着说:“我是尽我自己的力量为老年人服务。”简单的一句话,使我顿时有了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我又问:“那您义务修车修了多少年了?”爷爷说:“大约有十多年了吧!”天呐!我惊呆了,爷爷十几年一如既往为老人们服务,看来他是用满腔的热血全心全意地为老人们义务修车,评为优秀党员是当之无愧的。
看沈爷爷手脚利索的帮一位奶奶换上了崭新的轮胎,不到二十分钟,那位奶奶又骑上她心爱的三轮车了。沈爷爷望着奶奶远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爷爷,觉得他变美了,变得更加高大了。雪仍然在飞舞着,好像在为爷爷歌唱,又仿佛在赞美他。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有沈爷爷助人为乐的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爷爷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高中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篇五
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够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中国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每个强大的国家背后,都有一段艰辛的奋斗史。我漫步在历史的长河中,寻访红色足迹……
在中国过去的艰辛岁月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坚守,两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就是为了建设好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军战士们!他们经受的困难,非常人所能想象。我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写下过这样气势磅礴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我曾听说这样的故事:红军战士们一天一夜就要徒步行进二百四十里,简单些来说:假如一个操场的跑道走上300圈,可见,这对于战士们一天只能吃一颗黄豆。难以想象海天极大的体力消耗而粮食补给又严重不足,可红军战士们就是凭借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多么可敬的红军战士们啊!他们能吃苦,不怕累。与此同时,伟大的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不怕艰难险阻。
历史上惊心动魄的“飞夺泸定桥”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红军精神。国民党反动派拍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而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竟妄想把红军消灭在桥头上。幸好我军早就识破了敌军的阴谋诡计。我军接到上级命令,必须在第二日早上夺下泸定桥,而现在时间离上级规定的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红军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抢在敌人前到达目的地,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在战争千钧一发的时刻,团长和政委的喊声激励了战士们。最后,我军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
这仅仅是长征中众多故事之一,而红军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可见一斑。正是这些人的奋力拼搏,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他们,正在被我们渐渐遗忘,他们已变得苍老,变得英勇不再,可他们的身上却依然有着一股子红军精神,这种精神渗透到骨子里去。他们的精神将会永存于世,影响着一代代人成长。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足迹在不断延伸。寻访红色足迹,我们始终在路上,脚步从未停止。这条路很长,我们将会永远走下去。同时,也会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做到更好的自己!
高中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篇六
今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趁着好天气,我们来到了徂徕山游玩,山青水秀,景色美极了!忽然,一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展现在我们面前,走近一看,原来是徂徕山起义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它是1987年为纪念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建的高23米的纪念碑,徐向前题写“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武中奇题写隶书碑文。
看着这座碑,让我心潮澎湃,想起当年的徂徕山起义!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发动泰安、新泰、莱芜、泗水等地群众和平津沦陷区的流亡学生,在此誓师,宣布抗日武装起义,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队长,赵杰任副队长,黎玉任政治委员。队伍以徂徕山为根据地,转战于鲁中南地区,经过短期训练后,1月中旬,部队下山,沿泰安的茅茨、良庄向新泰进发。途中,得知敌人要从大汶口去新泰便决定伏击敌人以打击敌人、锻炼部队。部队从二、三中队中挑选了部分精干人员和武器,由赵杰、封振武率领,26日拂晓隐蔽进入设伏阵地寺岭村。下午15时,日军的一支马车运输队由大汶口方向进入了伏击圈。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向敌人猛烈开火,排子枪、手榴弹,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打响了四支队抗日的第一枪。但是战斗中,三中队班长杨桂芳在抽出大刀要冲上去砍鬼子机枪时不幸被敌人的枪弹击中胸口儿壮烈牺牲,成为四支队创建以来的第一位烈士。
徂徕山起义是山东省委直接发动领导的一次起义,发挥了山东抗战的源头作用、山东抗日队伍的种子作用,在山东首次打出了八路军的旗号,打响了山东省委独立领导山东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山东省党组织独立自主领导抗战的序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一九三八年六月间,全省共爆发了十余起较有影响力的抗日武装起义,而泰安地区这两场起义为今后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看着长埋在大山里的这些英雄,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些真的是来之不易,是先烈们为国捐躯,不怕牺牲,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