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纵虎归山(精选3篇)

成语故事:纵虎归山 篇一

纵虎归山,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秦国国都咸阳附近的一个山区。当时,秦国的国君嬴政正在大力推动统一六国的计划,他派遣使者到各个国家,要求他们臣服于秦国。其中,赵国是秦国的主要敌对势力之一。

一天,秦国的使者来到赵国,向赵国国君赵武王传递了嬴政的消息。赵武王深知秦国强大的实力,不愿轻易与之交战。他决定采取一种巧妙的策略,来化解这场危机。

赵武王召见了秦国的使者,对他说:“我听说嬴政的统一六国之计,非常了不起。我也深感自己的国力无法与秦国相比,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如果你能在一天之内让我抓住一只山中的老虎,我愿意臣服于秦国。”

使者听到这个条件,不禁大吃一惊。抓住一只老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是,他也明白赵武王的意思。他知道赵武王是想通过这个条件来展示赵国的实力,让秦国知难而退。

于是,使者答应了赵武王的条件,带着赵武王的口信回到了秦国。赵武王则密令手下的将士们,在山中埋伏起来,准备在使者带回消息的当天晚上,将一只老虎引到指定地点。

果然,使者带回了消息。嬴政得知赵国的条件后,也明白了赵武王的意图。他深知赵国的实力不容小觑,同时也不愿与赵国发生冲突,于是决定接受赵国的条件。他派出使者再次前往赵国,向赵武王表示愿意放弃统一六国的计划。

赵武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他知道这场危机已经化解,赵国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于是,他派人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山中的将士们。将士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散去,回到自己的家乡。

从此以后,纵虎归山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以巧妙的策略化解危机,让对方无法再进一步追求自己的利益。

成语故事:纵虎归山 篇二

纵虎归山,这个成语的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鲁国国君鲁昭公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决定采取一种巧妙的策略,来应对强敌的进攻。

邻国齐国在当时是鲁国最强大的敌对势力之一。齐国国君齐宣公一直都想吞并鲁国,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他趁着鲁国内部不稳定的时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鲁昭公知道,齐国的实力非常强大,鲁国不是对手。他决定采取一种巧妙的策略,来化解这场危机。他派出使者前往齐国,向齐宣公表示愿意臣服于齐国,并愿意将鲁国的土地和财富都交给齐国。

齐宣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他深知鲁国的实力不容小觑,同时也不愿与鲁国发生冲突,于是决定接受鲁昭公的条件。他派出使者再次前往鲁国,向鲁昭公表示愿意放弃进攻鲁国的计划。

鲁昭公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高兴。他知道这场危机已经化解,鲁国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于是,他派人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国内的官员和百姓们。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表示庆祝,百姓们也纷纷放下了心中的忧虑。

从此以后,纵虎归山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以巧妙的策略化解危机,让对方无法再进一步追求自己的利益。

成语故事:纵虎归山 篇三

成语故事:纵虎归山

  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积累成语的意识,对提升自我有益无害。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成语故事:纵虎归山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纵虎归山

  【拼音】:zòng hǔ guī shān

  【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近义词】:养虎为患

  【反义词】:除恶务尽、斩草除根

  【成语出处】:《零陵先贤传》

  【语法结构】:连动式

  【语法属性作】:谓语、定语、补语

  【成语出处】:

  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西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经过赤壁大战,曹操大败而回,刘备的实力得到空前增强,但还不够好。刘备和孙权都把眼睛盯住四川,因为那里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足可以成就一番大业。但是,曹操早就想统一中原, 便牵制住了孙权的.力量。刘备、孙权一时都无法对四川下手。公元211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降曹,益州刘璋形势危急。这时,刘璋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分崩离析。刘璋深怕曹操进攻四川,心想,不如请刘备来帮助自己,共同抵御曹操,于是就派法正去迎接刘备。但他手下的谋士刘巴规劝他:“刘备是个英雄,如果让他入蜀必然会危害到您的利益。因此,您不能让他人蜀。”刘璋不听他的劝告,仍派法正前往。刘备得讯,喜不自胜,正中下怀,这不正是他进军四川的大好时机吗。他派关羽留守荆州,亲自率步卒万人进入益州。这时,刘巴又劝刘璋说:“如果您让刘备去讨伐张鲁,那无异于放虎归山。”但刘璋仍然没有听从他的规劝,推举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备也推举刘璋为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刘璋自以为与刘备相安无事,可以高枕无忧了。

  一日,刘备接到荆州来信,说曹操兴兵攻打孙权。刘备请刘璋派一万精兵及军粮前去助战。刘璋怕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只同意派四千老兵出川。刘备正想找个出兵的借口,就乘机大骂刘璋:“我为你抵御曹操,你却吝惜钱财,我怎能和你这种人成就大业。”于是向刘璋宣战,乘胜直取成都,完成了占领四川的计划。至此,刘备扩充了实力,占据了四川,为蜀国的基业打下了基础。

  【成语寓意】:

  刘璋不采纳刘巴的建议,请刘备来帮助自己,从而成就了刘备直取成都,扩充了实力。古人认为将已捕捉到的老虎放回山林是危险的,因为老虎逃脱后会重新伤害人畜。不能放虎归山,同样不能放纵错误。人们要坚决改正错误,对错误不能有一丝姑息和纵容,否则,总有一天它会害了自己。

  【成语运用】:

  1、成文用法

  “放虎归山”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补语;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2、运用示例

  明·朱有炖《义勇辞金》楔子:“倘若一朝走了,便如放虎归山,纵龙归海,是自遗害也!”

  清·钱彩《说岳全传》:“倘他逃走了去,岂不是放虎归山?”

  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四五:“放虎归山,异日悔之晚矣!”

相关文章

200字作文经历【精彩6篇】

200字作文经历 第一篇早上4点钟我就被叫醒了,因为今天我们要去蓬莱,尽管很困但还是很兴奋地坐上了大巴车。经过了5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蓬莱码头。我站在岸边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高兴地欢呼着。海上风...
作文素材2013-08-07
200字作文经历【精彩6篇】

古人智慧的19个历史典故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人智慧的19个历史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见微知著 ...
作文素材2019-01-05
古人智慧的19个历史典故

我爱秋天的树叶作文【经典3篇】

如果说秋天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那么树叶就是秋天的化身。你瞧!那火红火红的、像燃烧的火焰,就是枫叶。它是树叶中的“精品”,颜色应人注目,使它显得既高贵又大方。捡起一片枫叶,捧在手心,仔细端详。它像一...
作文素材2019-08-03
我爱秋天的树叶作文【经典3篇】

日全食的作文【实用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日全食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关于日全食的作文1日全食作...
作文素材2012-01-02
日全食的作文【实用6篇】

作文凉爽600字5篇(优秀3篇)

作文凉爽600字 第一篇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大山的中央,那儿的秋天真美啊!春天,小草从土地里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美丽极了!一阵春风吹过,小草们便翩翩起舞,好象在向人们招手。夏天,一棵...
作文素材2014-06-07
作文凉爽600字5篇(优秀3篇)

描写秋天的诗句【精选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秋天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
作文素材2017-01-02
描写秋天的诗句【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