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简介及小时候的故事【精简3篇】
林徽因简介及小时候的故事 篇一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建筑师。她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位有着文化修养的官员,母亲则是一个崇尚自由、独立思考的女性。这样的家庭环境为林徽因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徽因从小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才智和独立个性。她自幼对艺术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在家中的小花园里读书写字。在她的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她开始学习绘画和音乐,展现了出色的天赋和创造力。
小时候,林徽因就表现出了对建筑的浓厚兴趣。她喜欢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对建筑设计和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她常常在家里模仿建筑师的样子,用纸板和积木搭建自己的小房子,这让她的父母看到了她对建筑的热爱和天赋。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徽因的兴趣和才华逐渐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她的父亲为她请来了一位优秀的私人教师,专门教授她建筑和绘画的知识。在这位教师的指导下,林徽因的绘画和设计技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她的作品也开始展示出了独特的风格和创意。
林徽因的小时候虽然充满了艺术和创造的天赋,但她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相反,她非常勤奋努力,经常加班加点地学习和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她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对艺术的热爱,使得林徽因在建筑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设计的建筑作品被广泛认可和赞赏,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的杰作。同时,她的文学作品也广受欢迎,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
林徽因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女性的范畴,她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和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的故事也激励着无数的年轻人,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林徽因简介及小时候的故事 篇二
林徽因(1904年-1955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建筑师。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戏剧性,她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女性的范畴。
小时候,林徽因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智和独立个性。她对艺术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在家中的小花园里读书写字。她的父母非常支持她的兴趣和爱好,给予她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培养环境。
林徽因的父母注重培养她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她的父亲经常鼓励她独立思考问题,与他进行深入的讨论。母亲则鼓励她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受限制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林徽因对建筑的热爱始于她小时候。她喜欢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对建筑设计和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她常常在家里模仿建筑师的样子,用纸板和积木搭建自己的小房子。这种对建筑的兴趣和热爱成为了她一生的追求和事业。
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林徽因开始学习绘画和音乐。她的绘画才华在同龄人中显露出来,她的作品被评为优秀,获得了一些艺术奖项。同时,她也深入研究音乐,学习弹奏钢琴和古筝。这些艺术的训练和锻炼为她未来的建筑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徽因的兴趣和才华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她的父亲为她请来了一位优秀的私人教师,专门教授她建筑和绘画的知识。在这位教师的指导下,林徽因的绘画和设计技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她的作品也开始展示出了独特的风格和创意。
林徽因的努力和才华没有被埋没,相反,她的建筑作品被广泛认可和赞赏,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的杰作。她的文学作品也广受欢迎,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她的成就和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和文学领域,还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社会,尤其是女性群体。
林徽因的一生是充满坎坷和艰辛的,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梦想,不畏艰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事业。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年轻人,鼓励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林徽因以她的坚持和成就,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界的一面旗帜,也是女性追求事业的楷模和榜样。
林徽因简介及小时候的故事 篇三
林徽因,福建闽侯人,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20世纪30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20世纪30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二十几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着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做出莫大的贡献。
林徽因小时候的故事
爸爸的掌上明珠
林徽因生于杭州,祖籍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家中的长女,生得清秀可人,因此她从小就受尽宠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尤其得到父亲的宠爱,她的小名“徽徽”便是父亲经常挂在嘴边儿上的。
1912年,林徽因的祖父从杭州迁居到上海,林徽因进入爱国小学读书。1914年,10岁的林徽因又随祖父到北平,与父亲林长民住在一起,三个月后祖父去世。
1915年,袁世凯称帝,林徽因随全家迁居天津英租界的红道路,在天津生活了一年。从杭州到上海,到北平,到天津,童年的林徽因可谓大开眼界。
一个天资聪慧的小女孩儿,总是会用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来审视这个世界,接纳这个世界,她那幼小的心中,也许正在一点一滴地学会如何看待美,追求美,创造美。这一点,恐怕最了解女儿的爸爸林长民也不能够完全了解吧。
尽管看遍了大江南北那些优秀的建筑瑰宝,年幼的林徽因对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及其文化内涵,还未深刻理解,但是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外观样式,却使她感受到建筑艺术的诱人魅力。
1916年,林徽因又随全家返回北平,进入英国教会学校培华女中读书。在这里,林徽因开始了解到西方文化以及英国发展的历史,了解到宗教的一般人生意义,见识到多种西洋乐器,也学会了一点钢琴演技,特别是跟外国教员学会了一口地道而流利的英语,使她受益匪浅。
此后,林徽因那才情勃发的诗作,眼光独到的审美,还有她对中国建筑学的卓越贡献,使她的名字永远地被后人所铭记。同时,她还是一个优雅、美丽、生动,而又与众不同的女子,而正是年少时光的点滴积淀,才造就了魅力长存的林徽因。
体会欧洲建筑的艺术魅力
1921年初夏,17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来到了欧洲。两个多月的海上行程,万吨客轮如一叶扁舟,行驶在浩瀚的印度洋上,仿佛永远也到不了岸。浪涛日夜不息地拍打着船舷,林徽因一直有一种眩晕在梦中的感觉。
按照出访计划,林长民带着林徽因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的一些城市。
一处处文化名胜,一个个博物馆,还有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家家工厂、报馆,林长民都带着女儿一一走过。16岁的林徽因原本对工厂报馆这些地方没太大兴趣,但父亲林长民却认为,恰恰是这些地方体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可以给中国社会今后的改良作参考,故“不可不观”。
游览之外,父亲林长民更多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应酬。他要出席“国际联盟协会”的会议,要与各国各地的有关人士晤面,他应邀去一些地方做演讲,还要接待许多慕名前来拜望他的当地留学生和华人社团的成员。当他忙于这些事情的时候,常常顾不上林徽因。林徽因常常一个人在伦敦的寓所里发呆。
林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汲取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驳杂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故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地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谨严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林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林徽因拿着一本书,随她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林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从这时起,林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建筑事业的朦胧愿望。
海边的细沙堆起梦想的城堡
林徽因在那结识了许多朋友,柏烈特医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一天,林徽因和柏烈特医生一家到海边度假,柏烈特医生有5个女儿:吉蒂、黛丝、苏姗、苏娜、斯泰西都亭亭玉立。其中黛丝与林徽因同年,她就在浅海区教林徽因游泳,照应着三个妹妹。黛丝给林徽因做着示范动作,林徽因浮在橡皮圈上,按照黛丝教的要领,手脚并动,不停地划着海水。黛丝一面纠正着动作,一面鼓励她:“别怕,这海水浮力大,不会沉下去的。”
上岸休息的时候,她们躺在阳伞底下,用沙子把自己埋起来。最小的妹妹斯泰西用沙子堆一座城堡,快堆成的时候,一下子又塌了下来,于是她又重新去堆,堆到一半,城堡又塌了下去。她喊着黛丝:“来!工程师,帮帮忙。”
黛丝一会儿就给妹妹堆成了一座沙子的城堡。林徽因问:“为什么叫你工程师?”
黛丝说:“因为我对建筑感兴趣,将来是要做工程师的。看到你身后那座王宫了吗?那是中国风格的建筑,明天我要去画素描,你可以跟我一起去吗?顺便也给我讲讲中国的建筑。”
林徽因问:“你说的是盖房子吗?”
黛丝说:“不,建筑和盖房子不完全是一回事。建筑是一门艺术,就像诗歌和绘画一样,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是大师们才能掌握的。”
林徽因的心又动了一下。
后来,这个令她怦然心动的职业,就这样陪伴了她那粲然的一生。
人物贡献
建筑
新中国国徽设计
1949年9月下旬,林徽因和建筑系的10名教师一起参加了国徽的图案设计工作,她将自己的心血和学识全部倾注于这项设计。他们的设计方案于1950年6月被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大会选定为国徽。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1951年,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了设计碑座饰纹和花圈浮雕的任务。后来人们将她设计的花圈图案草稿(一小块碑石)放在八宝山她自己的墓碑前纪念她。
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1949年,政协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征求纪念碑设计方案。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致主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应以碑的形式为主,以碑文为中心主题。1952年5月,参加设计工作的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以下简称碑建会)委员。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中,林徽因不仅承担美术设计方面的任务,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成为整个设计小组的实际领导者,对于纪念碑的整体造型、结构都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林徽因承担了设计小组的组织工作并亲自为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饰纹,特别是纪念碑小须弥碑座上的一系列花环浮雕。从总平面规划到装饰图案纹样,林徽因一张一张认真推敲,反复研究。在设计风格上,林徽因主张以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唐代风格为蓝本。
东北大学校徽设计
20世纪20年代末期,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参加了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下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金。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
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八宝山的护国寺改建为公墓,并遵照周恩来的意见,将公墓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为革命烈士的安葬之处。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公墓内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后的安栖之所。
工艺
景泰蓝保护
一次,林徽因在海王村古文化市场一个旧古玩摊上买了一只景泰蓝花瓶。老摊主对林先生说:“这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蓝,别处你见不到了。就是老天利这家大字号,也快关张了,北京的景泰蓝热闹了几百年,到这会儿算绝根儿了。”林徽因担忧起来,决定在清华营建系成立一个美术组,抢救濒于灭绝的景泰蓝。林徽因发动大家为景泰蓝设计新的图案,当时她积劳成疾,后来病得不能动笔。1953年完成了景泰蓝抢救工作后,林徽因的身体又一次垮下来。
1955年初春,林徽因已住进同仁医院。学生钱美华前去看望时,林对她说,“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