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立木成语故事【优质3篇】
城门立木成语故事 篇一
在古代的一个城市中,有一座城门名叫立木城门。这座城门的两侧矗立着两棵高大的老槐树,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两棵槐树经过百年的生长,已经成为了城市的象征之一。
有一天,城门立木的守卫遇到了一个困难。因为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进出城门的人流也越来越多,城门口的道路变得拥挤不堪。守卫们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正当他们焦头烂额之际,一位老者走了过来。
这位老者是城市的一位智者,他听说了守卫们的困境,便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为了解决人流拥堵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城门口种植一片竹林。竹子的生长速度快,可以迅速形成一个绿色的屏障,引导人们有序地进出城门。”
守卫们听后,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于是立即行动起来。他们清理了城门口的空地,然后种下了一片竹林。竹子们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不久之后,一片翠绿的竹林出现在城门口,为城门增添了一抹生机。
经过这样的改变,进出城门的人流变得有序起来。竹林成为了人们进城的标志,也成为了一道城市的风景线。城门立木因为这片竹林而更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城门立木成语的意思是指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因为某种改变而变得更加有特色和吸引力。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像守卫们一样,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自己和身边的事物变得更加出色。
城门立木成语故事 篇二
古代某城的城门口,矗立着两棵巨大的槐树,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这两棵树木高大挺拔,树冠茂盛,是城市的标志之一。人们称之为“城门立木”。
有一年春天,这两棵槐树同时开花了。一棵树上开满了白色的花朵,另一棵树上开满了红色的花朵。这样的景象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赏,成为了城门立木的一大亮点。
有一天,城门口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水打在树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树叶上的雨滴一颗颗晶莹剔透。这景象引来了一位诗人的注意,他被这美丽的景象所感动,于是他创作了一首诗句:“城门立木,雨中舞蹈。红白花朵,争奇斗艳。”
这首诗很快传遍了城市,人们纷纷赞美诗人的才华和城门立木的美丽。城门立木因此而声名大噪,成为了城市的一大名片。
然而,时光荏苒,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变化。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为了扩大城市的规模,城门立木被砍倒了。城门口变成了一个宽阔的广场,槐树也成了城市的回忆。
尽管城门立木不再存在,但人们对它的美丽和故事仍然记忆犹新。城门立木成语的意义也延续了下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因为某种改变而变得更加有特色和吸引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间会改变一切,但美丽和记忆却永远留存。无论是城门立木还是其他事物,它们的美丽和故事都会成为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城门立木成语故事 篇三
公元前359年,秦国国都雍城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就在这根木头立下的那一刻,中国历史上许多事件的伏笔已经悄无声息地埋在了雍城那历经风霜、坚实厚重的肥沃黄土之中。
战国中前期,在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中,位于关西的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国落后。与之相邻的魏国就远比秦国强大,并且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土地。
秦孝公即位后下决心发奋图强,赶超关东诸国,他知道对于国家的发展崛起来说最重要的是人才,就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还是外国人,谁要是有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就赏赐他高官厚禄。”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卫国有一个贵族叫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他在本国得不到重用,就跑到秦国来求见秦孝公。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相当于副丞相),让他全权负责改革大事。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赐十两金子。”大伙儿先是议论纷纷,而后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去扛。这时,一个勇敢的人(历史本来应该记住这个人的名字)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说:“我来试一试。”他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赏给这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在全城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真不含糊!”
南门立木在秦国百姓中树立起了商鞅的威信,他就趁热打铁把起草的改革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规定:官职大小和爵位高低以军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废井田,开阡陌;二、建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三、为了便于向东发展,迁都咸阳。
商鞅深知只有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持不断扩大的战争,所以他重农抑商,大力发展农业,并通过严谨的法律对农业实行有效的宏观管理,还大修水利工程支持农业的发展。秦灭楚时发动了六十万的大军,打了将近两年,如果秦国没有发达的农业,进行这么大规模的战争绝对是不可能的任务。
商鞅还把其师李悝的《法经》改为《秦律》,推行全国,这是一套任何别的国家都无法忍受的繁杂、严厉、苛刻的法律。从此以后,整个秦国都严格地按照这套法律成功而有效地运转,它影响了六代秦人,直到秦始皇,最终使秦国完成了灭掉六国、一统天下这一伟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制定新法完毕,尚未颁布。他恐怕百姓们不信赖自己,于是在秦国都城的南门口竖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召集百姓,告示说:“如果有人能将木杆移至北门,赏赐十金。”
众百姓听了很奇怪,不知他是什么意思,都不敢贸然去移。商鞅又说:“能移木杆人,赏五十金。”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将立木搬至北门,商鞅当众赏赐了五十金,以表示自己言而有信,不欺骗百姓。
事后,他便颁布了新法。
后人用“立木南门”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办事情,应该言而有信,方能取信于民,绝不能朝令夕改,失信于人。
寓意
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此乃为商鞅南门立木和立木为信的历史典故,成语“立木南门”和“徙木为信”就是从这里来的。“立木南门”意思是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徙木为信”(徙:迁移。信:信用)意思是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这个典故启示人们做人要以诚为本,说到做到,才能树立威信。以诚为本,依法治国,照章办事,才能够取信于民,得信于民,才能够做到令行禁止,政通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