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风俗作文(通用6篇)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 篇一:中国春节的传统风俗
中国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风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舞龙舞狮等。这些风俗既有吉祥的寓意,也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首先,贴春联是春节期间最常见的风俗之一。春联是一种用红纸写上祝福话语的对联,一般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上联通常是祝福人们身体健康、事业顺利,下联则是表达对家庭幸福、子孙满堂的期望。横批则是一种总结性的寄语,可以是“福”、“寿”、“喜”等字。人们将贴有春联的红纸挂在门上或贴在墙上,以示喜庆和吉祥。
其次,放鞭炮也是中国春节的传统风俗之一。放鞭炮代表着驱邪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在除夕夜,人们会点燃鞭炮,炸响的声音象征着驱逐邪恶的力量,同时也可以迎接新年的好运。在燃放鞭炮的过程中,人们互相祝福,团聚在一起,增强了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
另外,包饺子也是中国春节传统风俗的一部分。饺子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其形状与元宝相似,寓意着财富和好运。在春节期间,家庭成员会一起包饺子,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吃饺子则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最后,舞龙舞狮是中国春节期间最热闹的一项活动。舞龙舞狮是一种传统的舞蹈表演,人们会穿上龙或狮子的服装,扭动身体模仿龙或狮子的动作,以表达对新年祝福的喜悦之情。舞龙舞狮的音乐和锣鼓声热闹非凡,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观赏,也成为了春节期间的一大亮点。
总的来说,中国春节的传统风俗丰富多样,每一种风俗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舞龙舞狮等风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些风俗使人们更加热爱春节,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 篇二:日本樱花节的传统风俗
日本樱花节是每年春季举行的盛大花会,也是日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樱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风俗有赏花、野餐、穿和服等。这些风俗不仅展现了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首先,赏花是日本樱花节最重要的传统风俗之一。人们会到公园、庭院、河岸等樱花盛开的地方,欣赏美丽的樱花。在赏花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樱花的盛开时间很短暂,因此人们更加珍惜这一美好的时刻,也借此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其次,野餐也是日本樱花节的传统风俗之一。在樱花盛开的时节,人们会带上自己喜爱的食物和饮品,到公园或樱花树下野餐。大家可以一边欣赏樱花,一边品尝美食,享受春天带来的愉悦和放松。野餐不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人们增进友谊、家庭团聚的机会。
另外,穿和服也是日本樱花节的传统风俗之一。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服装,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樱花盛开的季节,许多人会穿上和服,以增添节日的氛围。和服的款式和颜色多种多样,每一件和服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穿和服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礼仪,也是对日本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尊重。
最后,人们还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踊表演、音乐会等。这些活动使人们更加热爱樱花,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樱花节的传统风俗不仅展示了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和敬意,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日本樱花节的传统风俗丰富多样,每一种风俗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赏花、野餐、穿和服等传统风俗使人们更加热爱樱花,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这些风俗不仅展示了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也传承了日本的文化传统。樱花节成为了人们欢庆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 篇三
随着烟花爆竹的一声声响起,我们最期盼的节日——春节来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春节自然少不了烟花鞭炮的登场亮相了。
吃完年夜饭后,听到外面“啪——啪——”的声音,我便迫不及待地冲出门外看外面燃放的的鞭炮礼花。爸爸也出来了,他拿出一个“花蝴蝶”轻轻地放在地上,快速的点燃,刹那间“花蝴蝶”身子后面喷出五颜六色的火焰,猛然间飞了起来,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接着姑父点燃了“迎春花”,随着“哧——哧——”的响声,“迎春花”开放了,喷出的火焰足有我个子那么高,宛如一个大喷泉。那火焰一会儿黄,一会儿红,一会儿蓝……把周围映照的一片明亮。光亮中,姐姐点燃了“三角蝶”,“三角蝶”闪着夺目的光彩,笔直地冲向天空,像是我们放飞的理想,又高又远。正当我沉浸在这美丽的画面中时,妈妈不知何时出来了,她拿着一串鞭炮点着了,“噼里啪啦——”吓得我一惊,急忙扶住墙,大家见状顿时笑得前仰后合的。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少了春联也不行,这不,除夕下午我就和舅舅忙活起来了,我们先把原来门上的旧春联撕下来,之后拿出早已题好的“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的春联黏上胶水,小心翼翼地把它贴在门前。接着舅舅拿出一张“福”字将它倒着贴在了门上,我看了疑惑的问:“舅舅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在门上呢?”舅舅面带微笑的说:“因为倒福就是‘到福’,所以要倒着贴。”我恍然大悟,看着门上红彤彤的春联,真是年味十足。
开开心心过大年,喜气洋洋过春节,我,喜欢这样的春节!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 篇四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我的家乡最热闹的就要数元宵节啦!
元宵节前两天,街边就摆上了形色各异的灯笼!颜色不一,红的像火,橙的似阳,还有半青半紫的……比我24色的水彩笔还要丰富!形状各异,有可爱憨厚的猪猪侠,有充满正义发光发亮的奥特曼,还有衣着华丽衣裙的白雪公主……以前每一年的元宵节,舅舅都会给我买个既会发出炫彩光芒,又讨人喜欢的大红灯笼,我都会玩得不亦乐乎!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我也不再玩灯笼了,但心里总有一丝丝怀念那快乐的时光!
除了璀璨夺目、五彩斑斓的花灯和灯笼,要说美食啊,必不可少的就是汤圆了!以前,人们总是去买糯米粉、糖、蜜饯儿……之类的食材回来自己包。现在,超市里的元宵种类众多,花样齐全,关键是味道美极了!我最喜欢的还是传统的黑芝麻汤圆,热气腾腾的元宵一口咬下去,浓浓的黑芝麻浆就滑进了我的嘴巴里,香甜香甜的。吃了一个,还想吃一个,妈妈总是担心我消化不了。现在想想,还忍不住流口水呢!
古代人在这个节日里,会逛街放河灯,猜灯谜,现代的人们也毫不例外!吃过晚饭,走在拥挤的步行街上,看着琳琅满目的花灯,好想时间定格。这时,商场门口聚集了好多人,围得水泄不通。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猜灯谜!猜对了的人,笑呵呵地抱着奖品,还舍不得离开,继续猜;猜错的的人,也是笑眯咪咪的,图个乐呵嘛!
元宵节的欢乐气氛飘啊飘,飘进了热闹非凡的大街小巷,飘入了千家万户的饭碗里,也飘向了我们的心田!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 篇五
每逢清明时节,我的家乡都江堰都会举行盛大的放水仪式。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赶到江边,看勇士们放水,看滔滔江水流入自家田中。
放水节那天,我怀着激动地心情,连蹦带跳地跑向江边,这时江边已经人山人海了,每个人都踮着脚尖,伸长脖子,那眼神中分明有一份激动,有一份焦急,还夹杂着几分感激。
放水仪式开始了,一个穿着古代服装的人开始念李冰父子的祭文,他说的话每句我都听得一知半解,看来,我以后得多学学古文了。
舞蹈表演随着音乐开始了,少女们旋转着、舞蹈着,少年们强壮有力的手臂挥舞着木棒。这舞姿啊,如同鲜花开放在江边,又如同浪花绽放于江中。他们跳着,唱着,笑着,跳得多欢啊!唱得多美啊!笑得多甜啊!这表演里何不蕴含着成都人现在的幸福呢?全场人都定住了,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但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很欣慰。歌声夹杂着笑声在都江堰上空徘徊,是我听过最美妙的音乐。
随后,勇士们趟入急流中,在冰水中一刀一刀地砍开杩槎,勇士们在统一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拼命干活。你知道吗?在人们看似简单的工作中,却存在着极大的难度,都江堰的水在夏天最热时仅4℃—6℃,而且江水随时可能卷走任何一个人,可是勇士们却毫不畏惧,毫不退缩,他们忍住寒冷,咬紧牙关,似乎一切困难在他们眼里都算不上什么。
终于,杩槎被拆除,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灌溉成都千里农田,这水是生命之水,更是成都人的希望之水,幸福之水。
我相信,放水节在都江堰会一直流传下去,我们会永远记住为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李冰父子,时刻不忘
帮助过我们的人。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 篇六
小时候吃了一种寒性食物——冰棍,吃太多而拉肚子。当时的情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所幸长大后知道一首叫“寒食”的诗,才让我对真正的“寒食”有了了解。
“寒食”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真的是吃“寒冷的食物”?后来我才知道,我答对了一半。真正的“寒食”其实是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是冬至后的105天。
介子推是谁呢?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其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终成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与母亲归隐山林,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烧而死。晋文公感其忠臣之志,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寒食节”这一天,不能用火去做任何食物,只能吃一些常温的食品。嗯,没有经过火加热的食物能好吃吗?哎,想想也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好味道的。但是想想晋文公和介子推之间的君臣情谊,觉得这个寒食节还是有重大意义的!但是,我们现在好像对“寒食”节没有太多印象。不过,我却被介子推这种不追求功名利禄,一心只为国家的爱国精神所感动。
在这一天,过这个节的人家家里都不会动烟火,吃剩下的食物。我想在吃剩下的食物的时候人们可能就会想着这一段故事,跟熟悉的人讨论着忠君和廉洁。还有去寺庙祈福的人们,也会期望来年平平安安!另外踏青也是寒食节的一大习俗,寒食节这天会看到大人带着小孩去踏青,赏赏路边风景,放放风筝。
现在过寒食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可能只有查看日历的时候才能看到。真希望这个节被重视起来,让这段君臣佳话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