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美味作文(精彩5篇)
难忘的美味作文 篇一
我难以忘怀的美味来自于一次家庭聚餐。那是一个温暖的夏日午后,我和家人一起去外婆家聚餐,而外婆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美食。
桌上摆满了各种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外婆特意为我准备的招牌菜——红烧肉。外婆的红烧肉煮得十分入味,肥而不腻,肉质鲜嫩多汁。一入口,肉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红烧肉的色泽红亮,炖制的时候肉块慢慢入味,肉质变得柔软可口,每一口都让我陶醉其中。我不禁感叹外婆的厨艺之高超,她的红烧肉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道菜。
除了红烧肉,外婆还为我们准备了其他的菜肴,比如清蒸鲈鱼、蒜蓉蒸虾等等。这些菜肴都是外婆精心烹制的,每一道都散发着浓郁的家庭味道。吃着这些美食,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家人的陪伴下,我们一边品尝美味,一边聊天笑闹,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餐桌。这份家的温暖和美食的享受让我难以忘怀。我曾经听说过一句话:“爱是最好的调味品”,我想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我难以忘怀的美味。
那次家庭聚餐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美味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与家人共同享受的幸福感。在外婆家的这次聚餐中,我不仅品尝到了美食,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的亲密和谐。
这次难忘的美味经历让我明白,无论风景如何变幻,人生如何起伏,家人的陪伴和温暖永远是我最珍贵的财富。我会将这份美味和家人的幸福感牢牢地记在心里,时刻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刻。
难忘的美味作文 篇二
我难以忘怀的美味来自于一次旅行中的一顿特色美食。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朋友们一起去了一个小城镇,而在那里我品尝到了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美食——烤全羊。
我们来到这个小城镇,听说这里的烤全羊非常有名,于是我们决定一定要去品尝一下。当我们走进那个烤全羊店时,就被一股浓郁的烤肉香味所吸引。我们点了一只新鲜的全羊,看着烤制的过程,我感到非常期待。
烤全羊的制作过程非常独特,首先要将整只羊从内部掏空,然后填充上各种香料和调料,再用细绳将羊腿等部位绑紧,最后放入大烤炉中慢慢烤制。烤制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但是等待的过程也增加了我们对美食的期待。
当烤全羊终于烤熟时,店主将它端上桌子,切成块状。我们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入嘴中。一股鲜香的肉汁立刻在口中蔓延开来,美味的感觉让我难以抑制自己的满足。烤全羊的外表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肉质鲜美,口感十分细腻。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烤肉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在品尝烤全羊的同时,我们还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和美食。这些美食都充满了地方特色,每一道菜肴都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品尝到了美食,也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和习俗,这让我对这个小城镇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次旅行中的难忘美食经历让我明白,美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通过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这次烤全羊的品尝让我不仅满足了味蕾,也增加了我对美食和文化的热爱。
我会将这次美食经历珍藏在心底,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对美食和文化的好奇心和热情,通过品尝美食探索世界的美好。
难忘的美味作文 篇三
那医校巷里的炸串店的鸡柳和臭豆腐令人回味无穷、令人难忘,简直是人间美味,现在想想都直流口水。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医校巷的“新外婆家”,那是一家炸串店,店主是个70多岁的老奶奶。老师点了一大份炸鸡柳和一份臭豆腐,还有一份黄金糕。
最先下锅的是鸡柳,老奶奶面带微笑,把油倒进锅里。等油温升高后,她又把一大把鸡柳扔进锅里,鸡柳在油锅中翻滚着,好似一个个小螺旋桨。老奶奶手拿一双15厘米长左右的筷子在锅中不停地搅拌,防止鸡柳粘一块儿,如果粘在一块儿的话,就太大了不太好咬。不一会儿,一股油香与肉香弥漫开,我闻着这香气“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抓一大把鸡柳塞嘴巴里吞下去。
两分钟过去了,鸡柳个个黄金、香气诱人,现在就是最关键的一步——撒调料!首先老奶奶把鸡柳用漏勺捞出来,又颠了颠,之后把鸡柳放入快餐盒里,撒了一些孜然粉和胡椒,接着又加上了一点椒盐,最后用一把刷子蘸了蘸甜酱,均匀地刷在鸡柳上,哇!这鸡柳一定很不错。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根木签,插上一块鸡柳,仔细一看:金黄的外皮包上一层甜酱,加上各种调料,光看着这诱人的色泽就令人垂涎三尺,我
又闻了闻,一股甜酱的香醇环绕着舌尖。赶紧咬了一口,鸡柳外酥里嫩,香醇的甜酱溢满口腔,再加上胡椒粉的辛辣,真乃人间美味也。我意犹未尽,赶紧插了几个放入口中。
不一会儿,一份臭豆腐也出炉了。我夹起一块臭豆腐,其实这臭豆腐也不是太臭的,反而挺香的,金黄诱人的色泽,一股调料味弥漫着整个鼻腔,香气扑鼻。我咬了一口,一股豆香与甜酱充满了口腔,那香味环绕着舌尖,真是美味。最后出炉的是黄金糕,可惜人太多了,我没有吃到,这是个遗憾。
真期待下次再来这里吃炸串啊!
难忘的美味作文 篇四
令我最难忘的美味,是那被亲情包裹着的热腾腾的粽子。
端午节前几天,奶奶就开始忙活起来了。这不,天刚亮,奶奶就去了江边。这时,江边的芦苇长得正旺,肥大的叶片绿得发亮。奶奶正是在这个时候,采摘最大、最新鲜的粽叶。她弯下腰,用手拨开一根根芦苇,看见合适的叶片,奶奶便会用手抓住叶片的根部,用力一拔,像这样,一片又一片的粽叶就被摘下来了。
采摘完了粽叶,奶奶立刻回到家中的厨房,又开始忙活起来。
奶奶先是将粽叶用水浸泡,然后从冰箱中取出了前一天晚上就泡好的糯米。糯米经过水的浸泡,吸足了水分后,变得鼓鼓的,颗颗都晶莹剔透,闪着亮光。
这时,奶奶开始包粽子了。奶奶从洗净的粽叶中挑出了两片,并把它们上下重叠在一起。随后,又将连在一起的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将糯米舀入圆锥中,填满整个圆锥。然后,奶奶又取来一张粽叶,将整个圆锥裹紧。最后,用一根细绳儿将粽子捆好,打上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随后,一个又一个粽子在奶奶快速舞动的双手中诞生,奶奶以她高超的本领,不到20分钟就包完了将近50个粽子。
一个个粽子最后被放入了锅中煮。随着白色的`水汽逐渐弥漫整个厨房,粽子那特有的香甜气息也渐渐渗透了出来。
粽子做好了,奶奶却已是满头大汗,她靠在沙发上,不知不觉打起盹儿来了。
我选了一个热腾腾的白米粽子剥开,顿时,一股裹挟着粽叶和糯米清香的热气,就这么毫无征兆地涌了出来。我透过热气一看,那煮熟的糯米变得更加白胖,一粒挨着一粒挤在粽叶里,鼓胀得仿佛在对我咧着嘴笑。我禁不住这美味的诱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口腔中顿时充斥着香甜的气息,黏黏的,糯糯的,混合着粽叶特有的清香味。啊,这真是令人难忘的美味!
我吃着美味的粽子,余光瞄到了在沙发上打盹的奶奶,奶奶嘴角上扬,满是皱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在做着什么美梦呢!
我再细细品味口中的粽子,感觉这满口的美味更令人难忘了!
难忘的美味作文 篇五
烙馍,也叫烙饼,是徐州三大面食之一,但在我们老家农村,它却比不得煎饼那样深入人心——餐餐必备,如果哪个嘴刁的男人娶了个手脚麻利的女人,才会隔三差五,惬意的享受烙馍的美味。
说起来,烙馍在农村不能常登餐桌,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美味逊于煎饼,主要在于它的制作比起煎饼,相对繁琐:需要一个人擀坯子,一个人在鏊子上翻;而煎饼只要活好面糊子,把大鏊子支下,点上火一个人即可操作。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吃烙馍,一定得趁着农闲时候,母亲早早起来,先活上一大块面,放在一旁醒着,然后忙着在院子里支鏊子:寻上三块大小相仿砖头或石块,成等边三角形放好,把用铁或铝倒成的状如锅盖的鏊子支上去,鏊子的三个脚一定要支在砖头和石块上,如果感觉不稳当的,还需要再找一个瓦片垫上,而一旁的我们总是不用吩咐就会主动背上粪箕子,跑到家前或院后草垛上扯上满满一下子柴草,堆在鏊子前备烧火用。
小时候,要想吃顿烙馍,母亲总要提前一天和东院的婶子或西院的大娘说好,请她们来帮忙,两个人说着笑着,手脚麻利不一会一摞香喷喷、热腾腾的烙馍就出炉了,一旁的我们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期待着“嘎嘎”的诞生,母亲每次总会把最后一个面剂子,擀成小鸭子的形状,熥熟,我们雀跃着,迫不及待争抢着“嘎嘎”,由于太烫了,抢到手的人只好一边用嘴吹着,一边从左手倒腾到右手,一不小心,又落到了别人手上,一时间满院子充斥着我们的嬉闹声,这时候的母亲总是站在一边笑吟吟的看着我们。
小时候我们姊妹四个对烙馍“嘎嘎”的喜爱,毫不逊色于现在小侄子对美羊羊和喜羊羊的着迷,我不晓得烙馍“嘎嘎”是母亲的独创,还是老辈就留下的念想,小时候总是不解其意,现在想想一定是因为它状如小鸭嘎嘎叫,故而得名,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我们没有电视,没有图书,更谈不上拥有精美的玩具,而一个充满着爱心的“嘎嘎”给予我们童年的却是幸福的回忆。
而我与烙馍,还曾有过一次记忆犹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