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心房的剪纸
刻在心房的剪纸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的下午,我由于要买些文具用品来到了光明楼百货商场。买完东西,刚一走出门,便看见门口有一个卖剪纸的小摊子,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过去。
说那是小摊子,实在是小的可怜,仅仅是把一块木板平架在一辆婴儿坐的小竹车上。木板上是一块玻璃板,底下压着许多张剪纸,有山水的,有人物的,还有花鸟虫鱼的,一张张那么逼真,栩栩如生。在小车后面,坐着一位六七十岁的妇女,头上绾着发髻,两鬓已经斑白。她身上穿一件蓝土布棉袄,两肩和肘部还打着补丁;穿的那条棉裤如同她的衣服一样,也是那么破旧。这一身上下,就好像《包氏父子》中的老包的.那件长袍,已经穿了十几年,也许是几十年。从她那双黯淡失神的眼睛和爬满皱纹的脸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人。她一见我走到近前,便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说:“您买几张,不贵,才一毛钱一张,啊啊?”
这时,风小了许多。过了一会儿,走过来两个外国朋友,他们似乎对中国的手工艺品非常感兴趣。由于他们的存在,也由于他们的这种举动,吸引了一些中国人也走过来观看。
一个外国人用生硬的中国话问那位老妇:“您卖这个吗?”
“是的。”老人点了点头。
“我要买这个、这个……”那个外国人点了几张。
这时候,老人已经从身边的一个破旧的小木盒中挑出几张剪纸,小心地包在纸中。递了过去。
那个外国人把纸包
装入背包,然后从口袋中掏出一沓人民币,递了过去,其中有一元的,两元的,也有十元的。这时身边有人说:“老太太今儿个发了。”
也有的跟着起哄:“嘿!还不挑张大的?”
只见那位老人两旁看了看,从那一沓钞票中挑出一张一元的,然后又从兜里掏出要找的钱,塞在外国人的手里,便缓缓地坐下。
风又刮起来了,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赶紧往回走。再看那位老人,又把手伸进兜里,蜷起了身子。
刚才,如果她再从那沓人民币中多抽出一张,就可以买一碗热馄饨充充饥;如果再多抽一张,就可以买一条新围巾,为自己挡挡风寒,或者买一顶暖和的棉帽子;如果再多抽一张……
可是她没有那样做,只是期待着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从她平凡的行为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优秀而高尚的品质:他们即使过着穷苦生活,也绝不会白穷低头,而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克服困难,压倒困难,创造新的生活。
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养成并永远保持的传统美德。它告诉我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骨气!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