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质疑的作文【推荐3篇】
敢于质疑的作文 篇一:敢于质疑,开启思维的大门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源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敢于质疑,意味着我们不满足于表面现象,不甘于被固有观念束缚,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只有敢于质疑,我们才能开启思维的大门,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界,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敢于质疑,是我们思维能力的体现。质疑是一种主动的思考方式,它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当我们质疑一个观点或者主张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对其进行逻辑上的检验和验证。通过质疑,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不足之处,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敢于质疑,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敢于质疑,是我们对权威的挑战。在社会中,权威往往代表着一种固定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然而,敢于质疑的人往往能够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发现与众不同的解决办法。正是因为他们敢于质疑,才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机会。敢于质疑,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对权威的盲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敢于质疑,是我们追求真理的勇气。真理往往隐藏在问题的背后,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敢于质疑,意味着我们对现状不满足,对待问题持有怀疑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追求真理,去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找到最优解。敢于质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而更好地追求真理。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如果我们不敢于质疑,我们就无法真正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敢于质疑,我们才能够开启思维的大门,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界,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勇于质疑,不断挑战自己,追求真理,推动社会的进步。
敢于质疑的作文 篇三
敢于质疑的作文
那些著名的科学家所说的话都被人们视为真理,但我们却从未去怀疑这些真理;老师们所传授的知识都被孩子们视为无可争议的知识,但他们也却从未去怀疑这些真正的知识。
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的速度要快。世世代代的学者都接受这个论断,坚信不疑。但年轻的伽里略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是荒唐的。如果没有空气的摩擦阻力,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的速度相同。伽里略就是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证明这个理论的。他在斜塔上同时丢下两个同样大小的球,一个是木头的,一个是铁的。站在塔下的千百观众亲眼看到两个球在同一时刻落地,都惊讶不已。
经过近两千年的时间,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才被推翻,难道这期间就没有其他科学家站出来勇敢地质疑吗?是的,从那以后人们都只在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他的.所有思想都被尊为不可怀疑的真理。不敢于怀疑“真理”的人都是在死学,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
当今社会,似乎各种知识都已经完全下了定论,而我们只要去记去背就行了,那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去质疑权威,提出自己的观点,有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我们才能学得更好。
在一本古代数学书中,出现‘圆一周三的定论’.也就是直径为一的圆周长为三这个‘权威’定理一直被使用了七百多年,也没有人质疑,似乎这便是完美的答案。但是数学家祖冲之却质疑了这个观点,因为生活中有太多实例与此不同了。但人们总说,也许是出了一点误差也说不定,这可是书上权威的答案。祖冲之通过‘割圆法’经过了一个个日日夜夜,他终于得出了π等于3.1415926---3.1415927之间,打破了权威,起初不相信他的那些‘专家’们也都服气了,祖冲之因质疑而打破了权威。
只有学会了质疑权威,这个世界才会飞速进步,如果牛顿没有质疑毕达哥拉斯定理,物理学又怎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哥白尼没有质疑‘地心说’又怎么会有后来天文学的突飞猛进;如果没有人质疑神佛妖魔,也许现在人们仍愚昧无知。
所以说质疑可以打开包裹着真理的层层迷雾,带人们走向真理。不要认为教材是‘权威定论’,老师讲的都是‘金口玉言’,我们不但要学会听讲,更要学会用大脑去分析和思考,我们需要拥有敢于质疑权威的这种可贵的精神,不要认为这是件很可怕的事,冯骥才先生还不是因为马蜂蜇人后不会死这件事向一位中学生感谢吗?
所以,请发挥出你的能力,勇敢质疑吧,这不光是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根本想不到可以质疑的地方呢?那只能说明不善于思考,或是勇气不够。
华罗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来教育他的学生:
一个袋子里放着一些东西,如果我们伸手去摸,第一次,从中摸出一个乒乓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还是摸出了乒乓球,于是我们会认为这个袋子里装的全是乒乓球。
当我们再继续摸到第六次时,摸出了一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球,那么我们判断,这个
袋子里装的是一些一样大小的球吧。当我们继续摸,第七次,摸出了一个小木球,我们就会想,这里面装的是一些球吧。
可是,如果我们再继续摸下去呢?没人知道还会摸出些什么。
所以,不要想当然地让已经知道的事情成为你推断未知的障碍。同样,也不要让一切已经知道的事情,一切权威已做出的定论,成为你思考未知事情的障碍。
一个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当然啦!”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爸爸说:“是爱迪生。”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故事中的“爸爸”就是权威。
大家都认为,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肯定是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非常精通,但权威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有权威在,自己就不去作判断。某些时候,你可能是对的,权威可能是错的,关键看你自己是否能坚持自己的信念。
有个刚刚毕业的护理专业的学生,来到一家大医院实习。一天,医院接收了一个转院的生命垂危的病人。医院马上安排抢救,这位实习护士被安排做一位外科手术专家的助手,这位专家也是该院的院长。
复杂的手术进行了近十个小时,终于快结束了,只剩下最后一道程序——缝合。这时,那个实习护士突然严肃地对院长说:“院长,我们用了10块纱布,可是您只取出了9块,要不要再检查一下?”
院长看了她一眼,但是没有理睬她的话,说道:“继续,准备缝合!”
这位实习护士满脸的不解,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她又继续说道:“做医生要对病人负责任,你们不能这样做!在找到第十块纱布之前,不能缝合!”
所有人都诧异地看着这个不过是个实习生的小护士,这时,一直表现得很冷漠的院长微笑了一下,举起了左手,里面拿着一块纱布。他说:“第十块纱布在我手里,别担心,缝合吧!”
手术结束后,院长决定让小护士留在医院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原来,他那天是故意要看一下现场的工作人员究竟有没有职业道德和认真对待工作的品质。
小姑娘当然知道自己是对的,别的医护人员也知道。可是顶撞权威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也就是为什么别人不肯出声的原因。
什么时候都不应该盲从权威。当权威出现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
对于二十多岁的你来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那些年龄比你大、资历比你老的人都是所谓的“权威”,你自然应该尊重他们丰富的经验,但你不该盲从他们的一切结论。在你的奋斗之旅中,要时时提醒自己不断地提出疑问,找出矛盾,然后再去解决这些问题、矛盾,这对你将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