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调查活动作文6篇(经典3篇)

数学调查活动作文6篇 篇一

标题:数学调查活动——探索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为了更好地了解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数学调查活动。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个热门的话题——购物。我们团队一共选择了50个购物场所进行了调查,包括商场、超市、便利店等。我们的目标是了解不同场所的促销活动和折扣方式,并分析它们的数学原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首先,我们发现商场的促销活动多以打折为主,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例如,一件原价100元的衣服打九折后的价格为90元,这涉及到了百分比的计算。而超市的促销活动则多以满减为主,比如满200元减50元,这需要我们计算购物车中商品价格的总和,并减去相应的折扣金额。这些计算涉及到了加减乘除的运算。

除了促销活动,我们还研究了商品的定价方式。我们发现,很多商品的价格都是以9结尾,比如19.99元、49.99元等。这是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价格更具吸引力。而对于商家来说,这种价格策略也能够提高销售量。我们对这种定价方式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与数字的心理暗示有关。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还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我们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它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调查活动作文6篇 篇二

标题:数学调查活动——探索数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艺术性的领域,但同时也离不开数学的应用。为了深入了解数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数学调查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选择了几个标志性的建筑物进行了调查,包括高楼大厦、桥梁和体育场等。我们的目标是了解这些建筑物的设计原理和数学模型,并分析它们背后的数学原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首先,我们了解到高楼大厦的结构设计离不开数学的支持。比如,在设计大厦的框架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力学平衡的原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这涉及到了数学中的力学知识和静力学的计算。而在桥梁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桥梁的荷载承载能力,这同样需要数学的支持。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专业人士,深入了解了这些设计原理。

除了结构设计,我们还关注了建筑物的比例和美学设计。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发现很多建筑物都遵循了黄金分割比例和对称性原则。这些原则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美化和平衡的作用。我们通过制作模型和计算比例,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原则的应用。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数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还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我们认识到数学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它为建筑师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思维方式。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的美,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建筑设计中去。

数学调查活动作文6篇 篇三

数学调查活动作文 第一篇

小学数学实践创新学习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为了解我校师生对数学创新学习的认识,以及为什么要培养创新能力,怎样培养创新能力,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研究,使研究能够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我对本校师生进行了“开展数学创新学习”的抽样调查。具体调 查目的一:通过调查学生接触创新学习的基本情况,为横泾中心小学开展创新教学活动提供可供参考资料;调查目的二:通过调查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借鉴、采 纳和普及创新教学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创新教学工作的开展、实施提供依据;调查目的三:通过对坊子区实验学校创新教学现况的分析、总结、探索 一点开展数学创新教学活动的方法、途径,找出与工作设想的差距,为正式实施工作设想的决策服务。这次调查力求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兴趣;

2、学习方法;

3、思维能力;

4、影响创新的因素。对教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2、对教学目标的看法;

3、对成功的教学的标准的理解;

4、采取的教学方法。

二、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一)、对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1、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的学生感到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感到乏味、单调又无可奈何;的学生感到头疼、厌烦;而只有的学生对学习颇有兴趣。这种学习现状令人担忧。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内容太枯燥;(2)题海战术太累人;(3)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少;(4)教师教法单调无法吸引人;(5)基础差跟不上。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2、学习方法方面。(1)课前预习方面:的学生有预习习惯,但不坚持;的学生很少预习;的学生从不预习;而只有的学生能长期坚持预习。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还不懂得预习的重要性,这就造成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走,而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更不用说培养其创新能力了。(2)理解记忆方面:的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随时总结、寻找记忆方法;15%的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记忆方法,而且能够灵活应用。而有的学生记忆力差,多停留在经验记忆、机械记忆上,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而这样一味地死记硬背,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3)课堂讨论、发言方面:积极参加讨论,是发展与培养思维的重要方法。积极参加讨论,可以从别人的思维中吸取营养,变成自己的创新思维,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集思广益。但在调查中我发现:在课堂有时参与讨论,但浅尝辄止的学生占了;高达的学生只在老师要求时才参与讨论,在老师抽到时才发言;还有的学生从不参与讨论,不习惯发言;只有的学生经常与别人展开讨论,有针对性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

3、思维能力方面。(1)掌握思维方法:对于创新思维的“发散思考法”、“收敛思考法”等,表示“听说而已”或“完全不知道”的学生占了;想掌握一些思维方法,但教材上没有,渴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占到;而只有的学生不仅知道,而且能在学习上应用。学生获得思维和学习方法的途径主要有:老师课堂渗透;阅读有关书籍;主动向人请教;班级经验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求新、求异、综合、发散等

思维方法。(2)给老师提问题:敢于给老师提问的占18%;的学生有时敢,有时不敢;的学生不敢问,17%的学生无问题可提。在对发问的看法上,85%的学生认为提问对搞好学习很重要,那为什么他们不敢提出问题呢?主要是学生缺乏自信。自信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信谈不上创新,而通过创新更能激发自信。因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态度要和蔼,杜绝从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其积极性。(3)本次调查显示,有 的学生“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表示原封不动地接受,只有33%的学生时常表示怀疑;“当某位同学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的学生选择“沉默”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54%的学生“与别人发生意见分歧时怀疑自己的观点”(从众心理)。这样,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敢想象,不敢创新。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被认为是创新思维的4种主要障碍。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在创新思维中存有4种障碍的状况没得到根本性的转变。(4)关于老师上课精讲的时间。的学生说上课全讲,的学生说30分钟以上;的学生说一半时间左右。从中可见,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差,依赖性强。教师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使思维停滞不前。

4、影响创新思维的因素。(1)应付考试。68%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过多的考试,束缚了思维,使学生陷入了“应试模式”;还有的学生认为学习中的许多知识只为应付考试,在实际生活根本用不着或已过时。所以为考试过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2)害怕老师。当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的 学生认为老师最有可能的反应是训斥、不予理睬或敷衍。因此,教师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在学生面前坦率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探讨 和思考,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让学生在老师面前没有压力,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有创意的想法,甚至是异想天开的“胡思乱想”统统倒出来。(3)不能公正评价。的 学生认为,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是极端不可取的,它只能激励较少数同学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被挫伤了,并且会使有 些学生自暴自弃,因为成绩不好,就破罐子破摔;因为破罐子破摔,成绩就越来越不好,这可说是典型的恶性循环。而且,长期下去,它还会阻抑大多数学生创新能 力的发展。

二)、对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1、对数学学科的认识。98%的教师认为数学是小学最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数学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可见,教师对数学学科有着高度的重视,并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对学生起到巨大的帮助。

2、对教学目标的看法。教 师认为重要的数学教学目标依次为:探索意识、各种能力、解决问题、系统知识、培养兴趣、与人合作、自信心、德育目标等等。可见,教师们在继续重视系统知识 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意识、解决问题、各种能力也都被看作重要的目标,这将有利于教师积极研究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 力的培养。

3、对成功教学的标准的理解。教师普遍认为成功的教学应该表现在:学生爱学、会学,课堂气氛活跃,联系实践紧密,学生乐学了。可见教师们不再把“学生学会了”即学会学习内容作为唯一的要求,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等。

4、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常采取的教学方法依次为:探究、实际操作、讨论、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其他方法。同时教师都同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要让学生

有更 多交流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应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有更多练习的机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非常重视学生的 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交流,以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三、建议和对策 :

1、创设和谐氛围。数学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角色定位”,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地交流,真诚地互动。把微笑带给学生,把激励带给学生,把成功带给学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无所顾虑地投入学习活动,使学生沉浸在活 泼、和谐的氛围中,引导他们把真实想法暴露出来,促进学生的认识过程转变为创造过程和实践过程。

2、开发课程资源。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和理想归宿,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自己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在教学过 程中,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科学、合理地挖掘生活资源,在生活中选取和重组教学内容,把有限的数学知识融于无穷的生活实情中。让学生在生活空间里探索,在生 活空间中感知。

3、培养问题意识。创新始于“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它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寻得正确的解答,而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 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创新思维,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4、优化教法选择。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结论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让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讨论交流和创造发现等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广泛学习新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地给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尽可能有自主获取知识的机会,在提问讨论,观 察比较,抽象概括中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5、强化学法指导。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是数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实施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 知识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丰富情感。把数学学习过程转化成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形成一套 适合自身年龄特征的学习模式。

6、注重课堂延伸。数 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学生的思维、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形式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走向生活,通过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 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促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数学调查活动作文 第二篇

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数学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有的问题我们是很容易用目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的,再这里我就举一个例来说吧!

星期天早晨,我和妈妈去菜场买菜,水产区的黑鱼活蹦乱跳的,看着十分新鲜,我就让妈妈买了两条,上称一称正好三斤,妈妈说:“政政,我考考你,八元钱一斤,三斤应该多少钱呀?”我就用我学过的知识在脑袋里算,8+8+8=?“24元!”我第一时间回答了妈妈,妈妈开心的笑了。然后妈妈付了30元给老板,“请找六元,老板!”还没等老板反应过来,我已经脱口而出了,接过六元钱妈妈和老板都笑了。

回家妈妈告诉我等我学了乘法,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更简单了。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乘法是什么。经过我的一番‘研究”,以为什么都懂了,却不知闹了一场大笑话。“妈妈我会乘法了。”我兴高采烈的想让妈妈夸夸我,“都会了?我不信,考考你,一只鸡两只脚,五年后几只啊?”我利用刚才的“研究”毫不犹豫的说:“十只。”听了我的回答家里的人都笑了,“你见过十只脚的鸡吗?”我这才恍然大悟,羞愧的低下了头,原来我要学的还很多,千万不要以为略懂皮毛就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了。有的问题是要多方面考虑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定能体会数学带给我们的乐趣!

数学调查活动作文 第三篇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其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小学调查报告。美术教学更是如此,因为有多少学校,美术课都有着“懒散、无序”的传统状态。为提高我校美术教学质量,了解我校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工作制定相应措施,笔者于四月下旬对小学美术作了调查,调查侧重于学生对教师工作态度、素质等方面的反应。调查对象:小学部三至六年级学生共92人。其中三年级27人,四年级26人,五年级27人,六年级12人。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与作业检查。调查结果与思考: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及多方面环境的影响,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较以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所调查的92名学生中,除四年级1名学生平时不喜欢美术外,其余均表示较喜欢或喜欢美术。美术课作为一门副课,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比较轻松,加上美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使得美术课让学生感到一种休闲品味,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最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2、绝大部分学生对现在的美术课感兴趣。在问及学生“你现在对美术课是否喜欢?”时,各年级回答如下:喜欢 较喜欢 不喜欢 三年级 74% 19% 7% 四年级 54% 46% 无 五年级 81% 19% 无 六年级 50% 50% 无一般来说,学生的兴趣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集中单一,往往小学低年级时,喜欢美术的同学特别多,中年级其次,到了高年级则会陡减,这些是由学生心理的成熟造成的。在所调查对象中,五年级最好,三年级较差,尤其是三年级7%学生不喜欢美术,值得反思,而这一部分学生原来都属于“喜欢”美术的学生,调查报告《小学调查报告》。作为教师,应该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3、学生对现在的美术老师比较满意。在问及学生“你对现在的美术老师是否满意“时,回答是这样的: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三年级 74% 26% 无四年级 81% 19% 无五年级 89% 11% 无六年级 92% 8% 无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印象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这位教师所任课程的情感,教师的言传身教、素质、态度等都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本着务实、认真的作风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开展教学活动。在问到学生对教师一般满意的原因时,有的学生说“老师上课缺少特点。”“上课纪律管不好,管得不严。”“留给作业的时间太少。”“现在的老师没有原来的老师好,老师没有耐心。”

4、美术老师上课总体比较认真,但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在问及学生“你认为老师上课认真吗?”时,回答是这样的: 认真 一般认真 不认真三年级 78% 15% 7% 四年级 85% 12% 4% 五年级 89% 11% 无五年级 92% 8% 无让他们举例说明时,他们是这样说的: 三年级同学认为老师一般认真的例子是 “不管学生,比如学生吵架,只当没看见。”“和同学说话(也许是绕家常),” 三年级同学认为老师不认真的例子是 “老师不讲具体的画法,简单一讲就让我们画了。”“会和我们讲话。” 四年级同学认为老师一般认真和不认真的例子是 “有时我们讲话她不管。”

五、六年级对老师一般认真的例子较为模糊 “老师管纪律的时间,影响了教学。”“老师声音太小。” 1)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得有良好的教学习惯,课堂教学中和学生讲与教学无关的话(好比是聊天),我认为是不应该的。2)要把握课堂秩序与课堂气氛的关系。很难说一个纪律差的班级能学得很好,而热烈得课堂气氛也绝不是学生在自由讲话。有些美术课恰恰更需要一个安静得环境,从而产生灵感,诱发创新思维。3)一堂美术课得好坏并不是只看作业的好坏,作业只是一个结果,过程才是更重要的。因此,美术课要让学生掌握怎样画,画什么,其次再看学生画得怎样,画了什么。这些也是教学重点、难点得把握,如果,老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完成作业,把该讲的都忽略不讲,那学生对美术课就只会越来越不感兴趣,他们也不会从中得到乐趣。

5、作业检查情况较以前有所提高。 优 上 中 下三年级 25% 46% 22% 7% 四年级 21% 63% 15% 五年级 12% 49% 34% 5% 六年级 25% 40% 30% 5% 大多数作业构图饱满、色彩鲜艳、作业内容多样,作业效果较好,但个别年级的优秀率稍低,所以,今后要注意做好提优与补差,使作业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有关内容我将通报学科组成员,下一阶段将继续把教师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作为重点进行调查。我将本着对学校负责的前提,对每个教师负责。庞校长,您别见笑,其实,美术学科组整体上还是比较好的,只是我认为象我们这样的学校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就好比一个知名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要有一种品牌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

数学调查活动作文 第四篇

关于农村小学学生素养的调查报告

平度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一、智力因素

学业成绩的基础就是学生本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而我们通常会用智商来进行衡量,在对智商进行调查时,我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小学生。

通过对一至六年级学生抽样调查后,我们发现儿童的智商不完全取决于遗传因素,它与后天的教育、环境因素也密切相关,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养育方式等。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的接触最密切,母亲文化程度越高,越能科学地引导儿童学习更多的知识,智力就越高。学校和师资水平、教学方法可影响儿童的智力水平,教育设施优越、教学方法先进、师资水平高则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父母职业对儿童智力发展也有影响,父母从事相对稳定的工作,生活时间相对规律,有一定的业余时间,就拥有较多的时间能够和家人在一起,从而为孩子创造较好的智力、语言、运动、社交环境,反之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智商发育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早期教育能够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同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智力水平也有差别,独生子女的智力水平总体来说优于非独生子女,主要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在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相对存在着优势。根据以上考察结果,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关键,学校要提高家庭教育的力度,学校加大对家长的培训力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智力因素或认知因素而言,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注意、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在智力与能力发展中起着动力、习惯和补偿作用。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这些非智力因素通过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具有维持、调节、强化等多种功能的动力结构系统,对认识过程起到直接制约作用,在学生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把学校3~6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沈德立《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作为调查依据,从成就动机、交往动机、认识兴趣、学习热情、学习焦虑、学习责任、学习毅力、注意稳定、情绪稳定、支配心、好胜心等11个非智力因素维度来反映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1)在小学阶段,非智力因素各维度的发展在年级、性别、学校间存在着差异;(2)现阶段平度市小学生的成就动机、交往动机、认识兴趣、学习责任的发展水平与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但三年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与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几乎无关;(3)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存在着性别、学校上的差异。

这种非智力因素主要的实例就是:孩子的共同症状是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不是玩铅笔,就是东张西望,写作业边写边玩,或者不能记住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事没有耐心,容易发怒。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但看动画片或打游戏时注意力可以集中很长时间,家长认为是孩子学习态度有问题。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排除不良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可达到促进其学业发展的目的。

三、家庭因素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对学生有确切影响,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在儿童的早期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有必要探讨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倾向的影响,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及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对我校四~六年级每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每班随机抽取十名学生,参加测试学生健康状态良好,智力正常,均无重大疾病。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明显的影响。父母通过家庭养育过程中一系列的行为影响着子女的成长。本研究结果亦提示,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倾向的影响也呈显著性。本次研究所包含的家庭因素的9个因子,包含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等养育方式,均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明此9个因子均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倾向产生显著性影响,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对早期教育重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学习能力倾向密切相关。如四年级某班蒋新会和张瑞两名同学,父母均为某中学老师,两孩子非常顽皮,智力很好,刚来的时候,从语言表达、反应能力,蒋均在张之上。随着年级的增长,张的听课、成绩渐渐在蒋之上,究其原因,张父比蒋父严厉的多.。

针对此种情况,提高父母素质,改变固有观念,采取适当的管教方式和管教态度对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雨很大作用,学校可经常举办家长学习班,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加强与父母间交流,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积极因素,共同营造和睦环境,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倾向。

四、教师因素

学生与教师,尤其班主任,都无不存在着关系远与近的若干层次,大概可分为三层:亲密层(教师喜爱的学生)、一般层(与教师情感一般的学生)、疏远层(与教师情感淡漠的学生)。一般而言,学生喜欢教师,亲近教师,那他在教师面前的表现欲望略强于那些疏远教师者,他的成绩也普遍表现为优良层次。相反,那些不喜欢亲近教师、不愿和教师交谈,在教师面前缺乏成功、愉悦心理体验的小学生,往往属于低参与型课堂自我表现类型,其成绩普遍表现为及格和不及格

通过多年的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如果尊重学生、宽容与接纳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这就是和谐师生关系、和谐课堂的前提,更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在这种前提下90%的学生会特别愿意学习这门课程,而且愿意和教师交流,喜欢听这样的教师教课。反之,指责、批评、抱怨学生,不仅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还轻易导致学生长期压抑在沉闷的课堂环境中,不敢展示自我,不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80%的学生会对这样的教师产生敌对情绪,进而不喜欢这门课程,导致学业成绩降低。

因此,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表现意向,必须对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能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活动,对其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学生自身能力性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小学生课堂自我表现机会不均等,很大原因是因为学生的主观意志、情感,即性格能力方面决定的。

例如从课堂发言方面进行调查来看,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愿意表现自己,课堂上积极发言的人数占80%左右,但到了中年级,特别是高年级的小学生,课堂经常发言的只占全班人数的15%左右。课堂上有些孩子希望表现自我,可当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却显得不知所措,或低头,或搓手,或声音细若蚊丝。也有一部分因表达能力欠佳的而造成语言不流畅,结结巴巴,出现较多口头禅。还有一部分小学生属于不愿意自我表现者。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样一类“旁观者”:当其他孩子竞相举手回答问题时,他们只是静静地坐着,这并不是他们不会回答,如果他被老师点到的话,同样可以作出正确的回答。以上种种情况很突出,在需要“自荐”的今天,这些“主动让贤”“沉默不语”的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终究是要被淘汰的。而对于个人而言,不仅容易造成学业成绩的下降,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我评价偏颇、人际交往障碍等不良状况。

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城市小学生的课堂自我表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大多数学校的实施现状还停留在形式层面,农村(尤其是欠发达的农村)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更是令人忧心忡忡。因此,我们不仅仅应该鼓励和提倡学生用“我最棒”“我能行”来表现自我、创造自我,还应该扎扎实实地制定一些措施,开辟一些途径,来完善和提高小学生的课堂自我表现能力。

六、意志品质 墨子有一句名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深刻揭示了意志品质对智力发展与智力水平发挥的影响。美国心理学者特尔曼从1921年开始对1528名智商都在140分以上的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大规模的追踪研究,前后长达50年,最后对各占20%的最大和最小成就者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最大差别不是智力而是意志品质。可见,个人的意志品质对其成功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例如:A班上数学课时小丽爱开小差,不积极思考问题、爱发呆。老师找她谈话后,下课时认真复习了功课,不再想着出去玩了,而是认真复习。可是,今天的自习,又想着玩,上的很不好,还总想发呆。小丽现在想克服玩,却克服不了自己,有时上课想不玩了,下课又玩。做作业时,勉强将它做完,之后又想着玩。这样反反复复成绩在不断的下降,总之,就是小丽缺乏克服玩的意志品质害得小丽学习成绩一次又一次的下降,一次又一次遭遇失败。

教师针对学生以上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增添活动和学习内容的趣味性,精心设计活动和学习方式

2、确定具体的、可行的目标。该做什么,怎样去做,目的、要求必须一清二楚。

3、可以为他们画一张自我鉴定表格,让他们对完成学习计划、良好行为习惯、某种活动目标等情况进行打分。让家长检查,对于孩子进步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七、习惯对小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所谓习惯,是由于长时间的经验或重复在后天养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它也是一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否则,将使学生的学业受到很大影响。

张江,男,9岁,外来务工子女,去年刚刚从老家转学到B班,随父母居住,还有一小弟弟,平时父母工作很忙,督促检查作业时间较少,沟通交流时间也很少,父母难得来一次学校,偶尔打电话过去,都是停机或关机。主要表现:开始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有时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作业拖拉,十次九次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邋邋遢遢的;常与父母撒谎“作业做了交了”“我把作业丢了”;轮到他值日时还经常不见踪影,早早地溜走;有时还有小朋友反应有乱拿其他小朋友东西的现象。

要教育这样的孩子尽早脱离这种不良习惯应可采取下面方法: 以身作则,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以榜样引路,弘扬文明行为,抑制不良行为,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要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是一个从细致的量变到比较明显的质变的过程。

八、学习效率对小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学习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它与学习者的求知欲望、所采用的学习方法、身体健康或舒适情况、智力因素及周围环境等有关,。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学习效率低,怀疑孩子智力有问题。其实,造成学习效率低的可能因素有多种。

例如:学生甲脑子并不笨,可就是考不出好成绩, 孩子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为什么总是不理想?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练习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数学、英语成绩每次80分左右,在班里处于中游偏下。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自己着急,家长也是十分着急。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越多。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学习效率的问题。很多学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却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学习效率太低。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掌握别人学到知识的一半。这样怎么能学好?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应从以下两方面帮助孩子:

1、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_把劲儿使在刀刃上_,听课抓住了重点,做习题抓住了典型,大大提高了听课效率和做题效率。

2、帮孩子建立学习目标,孩子心中有了学习目标,才会产生竞争意识。有了竞争意识才会转变学习态度,从而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九、学生注意力

注意力是人对一定事物指向和集中的能力,它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注意力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准备状态,所以它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小学生的注意品质存在着差异性,无数的事实也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注意力的好坏。

我们对各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大致可分成如下几种情况:一是注意力本身没有什么障碍,而在于自我苛求、完美主义的倾向,他们常常要求自己能够学习时,心思百分之百在学习上,若是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倾向于自我谴责。二是对上课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或对所学内容的意义认识不足、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责任心。三是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环境因素如噪音,偶发事件,新、奇、特等刺激的影响。四是身体因素,包括饥渴、睡眠不足与疲劳、生病等。五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紧张、悲观、焦虑、烦躁等均可导致注意力涣散。

注意力不集中的对策

首先,对于注意力不集中,不必过于自我苛求。你可以采取一种_顺其自然_的态度,_注意力不集中就不集中吧,只要集中的时候我能听好课就行_。不要因为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就过分关注这件事。正确的态度是,带着这种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感觉,该干什么干什么,尽力学就是了。

其次,要认识上课的重要性并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因为每堂课的内容都有它的重要性和意义,都有一部分新的知识要我们去掌握。而且老师常常会讲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有经验的教师还能教给学生怎样去学习知识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数学调查活动作文 第五篇

小学数学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为了解师生对数学创新学习的认识,以及为什么要培养创新能力,怎样培养创新能力,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研究,使研究能够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我对南韦小学师生进行了“开展数学创新学习”的抽样调查。具体调查目的一:通过调查学生接触创新学习的基本情况,为小学开展创新教学活动提供可供参考资料;调查目的二:通过调查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借鉴、采纳和普及创新教学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创新教学工作的开展、实施提供依据;调查目的三:通过对学校创新教学现况的分析、总结,探索一点开展数学创新教学活动的方法、途径,找出与工作设想的差距,为正式实施工作设想的决策服务。这次调查力求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兴趣;

2、学习方法;

3、思维能力;

4、影响创新的因素。对教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2、对教学目标的看法;

3、对成功的教学的标准的理解;

4、采取的教学方法。

二、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一)、对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2、学习方法方面。(1)课前预习方面:的学生有预习习惯,但不坚持;的学生很少预习;的学生从不预习;而只有的学生能长期坚持预习。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还不懂得预习的重要性,这就造成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走,而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更不用说培养其创新能力了。(2)理解记忆方面:的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随时总结、寻找记忆方法;15%的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记忆方法,而且能够灵活应用。而有的学生记忆力差,多停留在经验记忆、机械记忆上,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而这样一味地死记硬背,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3)课堂讨论、发言方面:积极参加讨论,是发展与培养思维的重要方法。积极参加讨论,可以从别人的思维中吸取营养,变成自己的创新思维,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集思广益。但在调查中我发现:在课堂有时参与讨论,但浅尝辄止的学生占了;高达的学生只在老师要求时才参与讨论,在老师抽到时才发言;还有的学生从不参与讨论,不习惯发言;只有的学生经常与别人展开讨论,有针对性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

3、思维能力方面。(1)掌握思维方法:对于创新思维的“发散思考法”、“收敛思考法”等,表示“听说而已”或“完全不知道”的学生占了;想掌握一些思维方法,但教材上没有,渴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占到;而只有的学生不仅知道,而且能在学习上应用。学生获得思维和学习方法的途径主要有:老师课堂渗透;阅读有关书籍;主动向人请教;班级经验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求新、求异、综合、发散等思维方法。(2)给老师提问题:敢于给老师提问的占18%;的学生有时敢,有时不敢;的学生不敢问,17%的学生无问题可提。在对发问的看法上,85%的学生认为提问对搞好学习很重要,那为什么他们不敢提出问题呢?主要是学生缺乏自信。自信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信谈不上创新,而通过创新更能激发自信。因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态度要和蔼,杜绝从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其积极性。(3)本次调查显示,有的学生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表示原封不动地接受,只有33%的学生时常表示怀疑;当某位同学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的学生选择“沉默”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54%的学生与别人发生意见分歧时怀疑自己的观点(从众心理)。这样,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敢想象,不敢创新。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被认为是创新思维的4种主要障碍。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在创新思维中存有4种障碍的状况没得到根本性的转变。(4)关于老师上课精讲的时间。的学生说上课全讲,的学生说30分钟以上;的学生说一半时间左右。从中可见,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差,依赖性强。教师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使思维停滞不前。

4、影响创新思维的因素。(1)应付考试。68%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过多的考试,束缚了思维,使学生陷入了“应试模式”;还有的学生认为学习中的许多知识只为应付考试,在实际生活根本用不着或已过时。所以为考试过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2)害怕老师。当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时,的学生认为老师最有可能的反应是训斥、不予理睬或敷衍。因此,教师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在学生面前坦率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探讨和思考,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让学生在老师面前没有压力,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有创意的想法,甚至是异想天开的“胡思乱想”统统倒出来。

(3)不能公正评价。的学生认为,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是极端不可取的,它只能激励较少数同学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被挫伤了,并且会使有些学生自暴自弃,因为成绩不好,就破罐子破摔;因为破罐子破摔,成绩就越来越不好,这可说是典型的恶性循环。而且,长期下去,它还会阻抑大多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对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1、对数学学科的认识。98%的教师认为数学是小学最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数学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可见,教师对数学学科有着高度的重视,并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对学生起到巨大的帮助。

4、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常采取的教学方法依次为:探究、实际操作、讨论、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其他方法。同时教师都同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要让学生有更多交流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应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有更多练习的机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非常

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交流,以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三、建议和对策 :

1、创设和谐氛围。数学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角色定位”,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地交流,真诚地互动。把微笑带给学生,把激励带给学生,把成功带给学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无所顾虑地投入学习活动,使学生沉浸在活泼、和谐的氛围中,引导他们把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促进学生的认识过程转变为创造过程和实践过程。

2、开发课程资源。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和理想归宿,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自己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科学、合理地挖掘生活资源,在生活中选取和重组教学内容,把有限的数学知识融于无穷的生活实情中。让学生在生活空间里探索,在生活空间中感知。

3、培养问题意识。创新始于“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它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寻得正确的解答,而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创新思维,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4、优化教法选择。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结论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让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讨论交流和创造发现等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广泛学习新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地给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尽可能有自主获取知识的机会,在提问讨论,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中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5、强化学法指导。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是数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实施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丰富情感。把数学学习过程转化成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年龄特征的学习模式。

6、注重课堂延伸。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学生的思维、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形式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走向生活,通过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促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数学调查活动作文 第六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调查报告

提要:围绕课程改革的落实情况,我于 2005 年 3 月起深入部分小学进行了持续半年的教学 调查。调查的结果很不理想,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更多的是忧虑。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 的落实在我市、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任重而道远。课改的需要与现实的差距还很大。 我市于 2003 年下学期开始试行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教育局组织了四轮培训,二年多来, 新的理念贯彻和落实得怎么样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于 2005 年 3 月起深入学校进行了持续 半年的教学调查。共走了 25 所学校,听课 86 节,走访教师百余人。总的感觉是有喜也有 忧。

成 绩

在课改的这段时间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教学行为在变; 学生的思想在变、学习方式在变。 这是可喜的一面。体现在课堂上有如下几方面的变化。

1、变课前铺垫为情境导入。

过去我们的数学教学通常是由复习引入新课, 学生感觉每节数学课只与数字和运算符号打交 道。时间长了,对数学就产生一种厌倦感,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更对 学习数学失去信心。现在不同了,许多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 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进入新课,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 快。变得爱学数学,想学数学了。

2、变远离生活为走近生活。

几十年来,我们的在校学生只知道学习数学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不知他们生活的周围 处处存在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这是因为我所教的数学远离学生活。而现当我们走进课堂 时, 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所看到的数学课是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活气息非常浓。我感觉到数学课已经走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教学,学生就不会感到数学离 他们那么遥远;就会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一支粉笔一本书, 教师走进课堂就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写个不停, 学生只是静静地在听数学。 这是我们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 现在这种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 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根据 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主动地去学习数学,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的机会多了,学生在做数学了。这正是新的课程理念所要求的。

问 题

成绩是喜人的,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感到更多的是忧虑。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 的落实,在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的教师之间差异很大。总的情况是年轻的教师比年老的教师 好;城区、厂矿比农村好; 参加过培训的比没培训的好;低年级教师比高年级教师好。总之, 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离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不少的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 师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灵活处理教材。 有些内容是可以而且是应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的。 所以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 理解教材的真 正意图,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四年级第八册有一个内容是“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这个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 的数据掌握统计知识,教材上用到了“和平一街、东大街”等地名,这只是给学生一个背景材 料而已, 其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在组织 教学资源时,应该、也完全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居住地所分布的情况编一个例题,数据可以让 学生自己去找,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

就由然而生。 象这样的倒子教材上很多。然而,我们在调查中感觉到,教师大多是死搬教材,没有一点灵 活性。过多地受制于教材,书上怎样写,他就怎样教,一成不变,缺乏生活气息。

2、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所 说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种怪现象:只要有人听课或是公开课,教者就 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学习的方法, 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 也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何。而且合作学习大都是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动辄搞小组讨论。有些问题本可以马上 由学生回答的,也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讨论。似乎没有讨论就缺少一个程序。

有些分组学习是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叽叽喳喳乱叫一阵,给人以表面的积极讨论问题的假象, 看上去热热闹闹, 没有实际效果。 不仅如此, 而且还会助长不良风气的形成, 影响学习效果, 造成新的两极分化。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掌握合作学习的真正要义, 老师们采用的小组合作学 习方式也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展开讨论。往往是学生还没开始学 习,教师就叫停下。完全是一个形式,走走过场,给听课者看,使得合作学习有形无实,给 人以做秀的感觉。

我们不应将“新”与“旧”看成区分教学方法的“好”与“坏”的主要标准,不能采取极端主义态度, 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某些教学方法。 恰恰相反, 我们应当更为明确地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传统的方法有它的优点,时髦的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我们只有通过积极的教学实践,深入 地去认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才能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对象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教 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它不是万能的。不要动不 动就合作,动不动就讨论。

3、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认知领域,评价语言贫乏枯燥。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过程; 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 这一理念老师们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课堂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学评价时,老师们往往 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了,会做几道题目。而学生们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 方法, 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它面的能力; 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老师们则往往不太在意。此外,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语言贫乏。不分年级,不管问题的难与 易,都用表扬他,顶呱呱;你真棒;你真行;奖励五角星和大红花等予以表扬。过多的、廉 价的表扬无异于捧杀。教师的表扬不要随意和漫不经心;要发自内心的,要让学生真正感受 到他的答问已引起老师的兴趣。这种表扬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否定学生的结论, 则要让其明白错误的原因,使其体面地坐下。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因问题的难易使 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4、只见老师讲课,不见学生动脑

前面提到课堂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但这离新课程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中发现,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超过 40%的课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只看见教师不断地在说,看 不见学生在动口、动手。课堂上静悄悄的,看上去课堂纪律很好,有序,可是学生并没有积 极在思维,是被动在学习,有一种被教师牵着走的感觉。这种安静严重却制约了学生的智力 和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是与新的课程理念相违背的。

课堂教学本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必要的; 但更应该体现学生学习数学 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要关 注每个学生是否在动口、动手,动脑;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样想 的,怎样做的。

5、只管结果,不问过程。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大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满足于学生能得出某一个结论或会做几道题目 这个层面上, 而对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则漠不关心, 有些学生虽然结果 是错的,可他的思维过程则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对此教师则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在意。

6、课堂提问缺乏深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提问有开放性,所提之问题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价值, 不是随口可答的, 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 那些不用思考、随口可答的问题尽量少提, 最好不提。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备课时不作认真思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些是需 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教师需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事实上,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几人做 到这点。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似乎惧怕学生出错,尤其是公开课,一旦学生出错,教师就马上捂盖 子。唯恐因此而打乱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

课堂是出错的地方,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就不正常了。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学生都会 了,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呢?学生出错了,教师应该让学生把问题说完,然后分析其错误的 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这才是我们的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答案”所应具备的态度。总之,从上述情况来看,我们的课改任重而道远。

分 析

课改在我市实施已有二年多时间,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没能真正得到落实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有客观上的, 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改革改了几十年, 改来改去还是这个样; 还有些老师认为这是上面的领导 为了推销教材而作的宣传,是糊弄人的。因此从思想上就没有把课改当回事,没有引起足够 的重视。

2、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

新课程培训虽然进行了四轮,但对每个教师而言,也许就一次,回到学校后就再没有学习, 据了解, 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见过 《课标》 仅凭几天的大课学习, , 怎能透彻地理解 《课 标》所蕴藏的真正理念呢。自然就更谈不上在课堂上如何去实践了。

3、教师年龄偏大

小学教师年龄偏大,这是多年来的老问题,可真是爷爷奶奶教小学。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师年 龄偏大的问题更为突出,有些学区几乎找不出年轻的数学教师,还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平均 年龄在 50 岁以上。这些教师教了几十年书,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但同时,思想也已成 定势,很难接受新鲜事物;还有些老教师认为,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改不改都是教书。改 革那是年轻人的事。 大年龄的教师在我市小学数学讲台上算得上是一支庞大的队伍, 因此在 课堂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4、年轻教师同化现象严重。

青年教师本应是“课改”的生力军。在农村,由于大部分学校老年教师居多,进取心不强,学 校很难形成一种教学研究的氛围。 本来就是凤毛麟角的年轻教师由于长期处在这样一个不利 于自己成长的环境之中,使得她们在思想上过早地老化,惰性,不思进取。自然影响到她们 的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中,缺乏优秀的年轻数学教师也就成为必然。课改的落实也就势 必受到影响。

5、教师队伍不稳定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以为小学教师要什么都会教,这是个错误的认识。样样都会,势必 样样都不会, 更谈不上精。 系统的知识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 就小学数学而言, 几

加几, 我相信人人都会,收废品的也会,可是要教好数学却不是人人都行的了,我们知道,中学数 学教师来教小学数学也不一定能胜任,何况其它学科的呢。不专就不便于教师钻研业务,自 然就不利于教师自身业务的提高,今年教语文,明年教数学,弄得教师无所适从,怎么去专 啊,教师也不适应。不用说精通,就连小学六年中系统的数学知识都不清楚,如何去教好数 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数学教师师参过数学培训后,回到学校却改教语文,而参加 过其它的培训的老师却来教数学, 有的根本就没参加过任何培训, 手中又没有 《课标》 可学, 这又如何去理解新课程理念, 如何在课堂上体现新的理念呢?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已严

重影响了小学教育,不有说新理念的贯彻,就是常规教学都已很成问题。

建 议

1、加强基层教学研究

切实加强以学区和学校为单位的教学研究。要实实在在地坐下来研究问题,不要形而上学, 重形式,走过场。那种只听课,不讨论的研究活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理论源于实践, 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 如果教师连新的教育理念就不懂, 《数学课程标准》 的具体要求都不知,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去呢?因此,在现阶段,教师 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理论学习。学区和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3、尽快充实师资力量

新课程理念要靠教师去落实,相对而言年轻人在这方面有热情、有开拓精神,接受新鲜事物 快。而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已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作 宏观控制,尽快充实小学数学师资力量。

4、切实稳定教师队伍

要使新课程得到很好的落实,切实稳定教师队伍这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师今年教这科, 明年教那科的现象必需得到根植。 只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才有利于教 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才有利于新课程的落实;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关文章

读书真好作文(优选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真好作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读书真好...
作文素材2015-02-09
读书真好作文(优选6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精简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与自然和谐相...
作文素材2019-03-0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精简5篇)

插队作文200字【通用6篇】

插队作文200字 第一篇中午,同学们都出了教室,在操场上玩,天气炎热,让我们大汗淋漓,一打午休预备铃,便都拿着水壶排队接水,不一会便排起了长龙。我也拿着杯子在一旁慢慢排队。我前面还有两个人,快了,快了...
作文素材2011-08-01
插队作文200字【通用6篇】

潮起潮落作文【推荐3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这片海,是与众不同的。 它不同于其他海的深蓝色,因为这里的天空,永远是灰色的,大海也是让人颤栗的灰黑色,一次又一次击打着岸边的岩石。 可是,...
作文素材2016-01-03
潮起潮落作文【推荐3篇】

写林中的景物的作文(实用6篇)

写林中的景物的作文 第一篇我的家乡有一片森林,这片森林里有非常多的小动物,森林深处有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小溪。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树洞,树洞里住着可爱的小动物们,有小松鼠、梅花鹿、小兔子、猫头鹰、小麻雀...
作文素材2012-01-04
写林中的景物的作文(实用6篇)

垃圾分类作文(优质3篇)

垃圾分类 星期五,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学校大礼堂听了科学老师关于垃圾分类的报告。让我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能有效地保护环境,节省能源,被称为“绿宝藏”。但...
作文素材2015-03-05
垃圾分类作文(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