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想一道数学题200字作文【经典6篇】
小明在想一道数学题200字作文 篇一
小明在想一道数学题
最近,小明在学校学习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目,他被这道题目深深吸引住了。这道题目的题干是这样的:某公司的员工人数是整数,如果每个员工都是成对地走进公司的大门,那么最后会剩余1个人;但是如果每3个员工成对地走进公司的大门,那么最后会剩下2个人;而如果每5个员工成对地走进公司的大门,那么最后会剩下4个人。请问,这个公司的员工人数是多少?
小明被这道题目吸引住了,他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他想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试错法。他可以从一个整数开始,不断地加1,然后验证是否满足题目中的条件。但是,这个方法太过于耗时和费力了,因为员工的人数可能非常大,而且一次只能增加一个人。小明意识到这种方法并不可行。
接着,小明又换了一种思路。他观察到,题目中的条件可以用模运算来表示。因此,他首先列出了一个方程:员工人数 ≡ 1 (mod 2),员工人数 ≡ 2 (mod 3),员工人数 ≡ 4 (mod 5)。然后,他利用中国剩余定理来求解这个方程组。
小明知道,中国剩余定理可以解决这类同余方程组。他将方程组转化为了三个方程:员工人数 ≡ -1 (mod 2),员工人数 ≡ -1 (mod 3),员工人数 ≡ -1 (mod 5)。然后,他使用中国剩余定理的算法,计算出了员工人数的解。最后,他得到的答案是59。
小明非常高兴地发现,这个公司的员工人数是59。他觉得自己的解法非常巧妙,而且用到了数学中的重要定理,这让他更加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小明在想一道数学题200字作文 篇二
小明在想一道数学题
小明最近在学校遇到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目,他被这个问题迷住了。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某公司的员工人数是整数,如果每个员工都是成对地走进公司的大门,那么最后会剩余1个人;但是如果每3个员工成对地走进公司的大门,那么最后会剩下2个人;而如果每5个员工成对地走进公司的大门,那么最后会剩下4个人。小明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他决定解决这个问题。
小明首先尝试了一种简单的方法:逐个尝试。他从一个整数开始,不断增加,然后验证是否满足题目中的条件。但是,这种方法非常耗时,而且对于员工人数非常大的情况来说,几乎不可行。小明意识到这个方法并不是最优解。
接下来,小明尝试了另一种思路。他观察到,题目中的条件可以用数学中的模运算来表示。因此,他列出了一个方程:员工人数 ≡ 1 (mod 2),员工人数 ≡ 2 (mod 3),员工人数 ≡ 4 (mod 5)。然后,他使用中国剩余定理来求解这个方程组。
小明知道,中国剩余定理是解决这类同余方程组的有效方法。他将方程组转化为了三个方程:员工人数 ≡ -1 (mod 2),员工人数 ≡ -1 (mod 3),员工人数 ≡ -1 (mod 5)。然后,他使用中国剩余定理的算法,计算出了员工人数的解。最后,他得到的答案是59。
小明非常高兴地发现,这个公司的员工人数是59。他觉得自己的解法非常巧妙,而且用到了数学中的重要定理,这让他更加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决定继续努力学习数学,探索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小明在想一道数学题200字作文 篇三
今天,上数学课的时候,楼老师叫我们在书本上做选做题。
一开始,我还扬扬得意,心想:嘿!几分之几我早就会了,我肯定第一个做好。可当我看到题目时,我便眉头紧皱,可还是想不出来,尽管我已绞尽脑汁了。“停!”此时我已被那道数学题“折磨”地精疲力尽,依我看来,我现在是倒数第一名了。没办法,我只好认真听讲,可过了一会儿,我还是溜了神,突然我听到楼老师在叫我回答问题,我本能地站了起来,可却吐不出半个字,好不容易从嘴中迸出几个字,却又突然中断。时间长了,楼老师显得有些不耐烦,就另叫了一个同学,只见楼老师和那位同学对答如流。
“和是九?”
“8,因为2×4=8,所以不是9……”这回我竖起耳朵,把这内容一字不漏地说了出来。也许是我下半节课认真专心听了吧,所以我感觉时间过得快。这时,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叶校长对我们说的话: “学数学就要静心思考,只要你投入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通过这一堂课,使我明白了:上课不认真听,那么成绩就会不断下降。
今天上课时,郑老师拿了四个塑料杯,有两个装了水,两个没装水,还让我们猜一猜,他要准备干什么?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有的猜要做实验,有的猜郑老师用杯子里的水加入颜料画画,还有的猜用杯子里的水做冰雕,我猜郑老师可能是想变个魔术吧,结果,谁也没猜到,原来老师要我们用一根吸管把水从有水的杯子里吸到没水的杯子里,举行一场擂台赛,看谁吸得多,谁就赢了。
比赛开始了,首先由胡琴宇和周凯宣比赛。胡琴宇拼命地吸,周凯宣也不甘示弱,可也许是周凯宣的方法不对,他很明显地败下阵来。下一位比赛的同学就是我了,我很奇怪,他们俩为什么同样是吸,而且周凯宣看上去还比胡琴宇吸得快,但赢的怎么会是胡琴宇呢?我仔细一看,发现周凯宣的两个杯子距离比较远,而胡琴宇的两个杯子却紧挨着。于是我自作聪明地想,这回我一定能获胜的。
等到我上场时,心里特别高兴,仿佛胜利在向我招手,可不知怎么回事,我还是输了,我奇怪了,胡琴宇是怎么得到二连胜的呢?我又是怎么输的呢?我们的方法差不多,我还是用吸管的外面吸的,那样容易吸水,怎么还会输呢?接着,焦阳也败了。我哪想到,胡琴宇的方法比我们的更科学,原来她用手指堵住了吸管上面,水失去了引力,就不会落下来了。可是我们却都没想到,怪不得她能打败我们呢。
哎!一失足成千古恨呀!如果下次还有这样的比赛,我一定要多动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取得胜利。
小明在想一道数学题200字作文 篇四
那天,我、妈妈和阿姨一起去“友谊”面包店去买东西吃。挑选面包时,我听见了旁边传来了一阵阵争议声,我忍不住将目光转移到了旁边一位正与面包店里一位店员争吵的阿姨*:“现在不是五块钱这么小的问题,而是关乎诚心的问题!”阿姨显得很生气,旁边的店员眼睛红红的、肿肿的、很明显都快要哭出来了,她用蚊子般细细的声音咽哽着问:“您再找找好吗?我真的都看过了,我们真的没拿您的钱啊!”这个阿姨仍然毫不让步:“看来你们打算死不认帐了?我的包里只有一张五块,很明显我一定给了你们,你们没拿的话,那那五块去哪了?你们这样叫我还怎么敢来这买东西!”就在她们吵得面红耳赤,那个阿姨的朋友看着店员红肿的眼睛,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飞快地掏出五块钱说道:“不就五块钱吗?干嘛闹得那么僵,再给就是了!”那个阿姨有点不甘心,神话,好像还想说些什么似的,但是那个阿姨的朋友已经拽着那个阿姨向门口走去了,那个阿姨一边走着一边嘀咕着翻找着包里那“失踪”的五块钱,就在她们走到门口的时候,那个阿姨突然站住了,我凑上前去,发现那个阿姨吃惊地望着那找出来的五块钱,接着,她的脸红了,连忙起身走到店员的面前连声说着:“对不起,实在是对不起,弄得你那么难堪……”并深深地向那个店员鞠了一躬……
回到家,我躺在沙发上,思考着:如果那个阿姨能够再细心点,不要那么鲁莽,这桩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也不会让这个阿姨和店员弄得那么难堪了。虽然只是一桩小事,可是这也让我懂得了一件事:若是不假思索就满目怪罪于他人的话,不仅会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会给别人的心灵带来了无可祢补的伤害,这就像在木头上钉上一个钉子,再把它拔下来一样,让这根木头受到不该有的伤害,也会在别人的心灵留下很抹灭难的阴影和痕迹。我看过这样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啊,如果我们能够对别人多些信任,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产生了那么多的误会与争吵了。
小明在想一道数学题200字作文 篇五
“大哥哥,这道数学题怎么做?”自己想去,我没好气地拒绝了这位陌生的小妹妹。
过了一会儿,耳边又传来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怯生生地再次问道我:“大哥哥,这道题怎么做?”“问别人去,没看见我正在忙吗?”我又给这位小妹妹吃了个闭门羹。
“求求你了,大哥哥,我问了其他几个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一看都不会做,都让我来问你,说你是有名的学霸,连语文老师都夸奖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难道今天这道题你也不会吗?”“什么?你说什么?多大一点事儿啊,来,给我看看”。这位陌生小妹妹的激将法激活了我的好奇心和自尊心。
原来这是小学四年级“寒假生活”作业,难傻小妹妹的数学题如下:“10张A4打印纸的厚度是1mm,一亿(100000000)张A4打印纸垒起来有多少米?珠穆朗玛峰的精确高度是米,请问二者相差多少?”
嗨!有意思,难道这两个数据有可比性吗?一个是闻名世界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薄如蝉翼的A4打印纸,这是在开什么玩笑?是不是看小孩子好欺负,专门拿他们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正在当我的心思还在珠穆朗玛峰上打转儿的时候,耳边又传来这位小妹妹娇嫩的声音:“大哥哥,如果你也不会的话,我再去问别的师兄师姐们去?我不怨你,因为这个题太搅人了。”
“别急,这道题其实并不难,我是在想一种你好理解的算法,明白吗?”我微笑着对她说道,用意是取得她的信任,让她的小脑袋静下来,便于接受我对这道拦路虎的降服。
“小妹妹,你看:10张A4纸的厚度是1mm,这是尺。现在一共有100000000张A4纸,这是核心,接下来的珠穆朗玛峰高米这是在吓唬你。最后问二者相差多少?”我耐心地做了一些比喻,是想抓住小妹妹的心,让她逐渐进入难题的深度,自然不是吐鲁番盆地的深度,因为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是米(最新数据),而是太*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度:最大深度11034米(*均深度是3957米)。
好了,开个玩笑,走题了不是。话说回来,先把100000000张除以10(张),求出mm数据:
100000000÷10=10000000mm
接下来再想想1m=100cm=1000mm
10000000mm÷1000mm=10000m
10000-
哇哈,算出来了,一亿张A4打印纸的厚度是10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米。是不是算错了呢?这怎么可能,要是算错了的话,那该多丢人,小脸还往哪里藏。
小妹妹看了看后,没有说话,只是在一个劲儿的地摇头,还自言自语的地说道:“不可能,不可能,一亿张白纸怎么会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出那么多呢?”
只见小妹妹失望地离开,两条马尾辫子在小脑袋后甩来甩去,好像是一直在摇头晃脑,像完全彻底地否定我的验算结果。我也想尽快订正一番,若是真有问题,就赶紧去给小妹妹道歉,。但再次验算的数据依然如此,我压在嗓子眼的这颗心才逐渐地收回胸腔里,继续开始遨游我的作业和题海。
快到中午的时候,那位小妹妹又笑盈盈地来到我的书桌前,毕恭毕敬地对我说:“大哥哥,你真神,你算得真对,那边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反复验证了你的算法和答案,都给了你100分。”
简单的试题,简单的比较,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的至理名言,在今天的这道数学试题前得到了最好的佐证。我们学习知识也是这个道理,一天天,一本本书,一本本作业,在不知不觉间就堆成了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以至于专家教授,为我们伟大祖国贡献力量。
小明在想一道数学题200字作文 篇六
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到小小的数学题让我体会到了如山般严肃的父爱。
记得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正奋笔疾书,突然一道我没见过的.数学题如同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我的“去路”,我急得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我想快点冲破这道阻碍,但是又无可奈何。头上的汗珠一滴滴滚落下来,我如坐针毡,绞尽脑汁的去想,可这道“墙”好像就是跟我对着干似的,就是不让我过去。
百般无奈,我只好跑去问爸爸。我轻轻打开父亲的房门,问道:“爸,这道题怎么做,教教我吧。”“自己想去。”正在埋头看书的爸爸头也不抬。我愣住了,像被冷水浇了一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哼,谁要你教,我自己也做的出来!”我把房门“砰”的一关,用愠怒的眼光看着那道可恶的数学题……沉思片刻,脑袋里好像出现了两个小人在争论。其中,一个人说:“父亲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让你独立思考,不依赖别人。这样你才能真正懂得那道题的解法。”
想到此,我的心豁然开朗。我冷静下来,不一会儿,这道难题就被我“攻克” 了。当我兴高采烈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笑了,笑得是那样灿烂……
一道对常人来说微不足道的数学题,让我懂得了那如山般深沉而又严肃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