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的意思及全诗注释解读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译文】 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出自】 韩愈 《山石》

山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释:
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三字为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
荦确(luòquè洛却):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行径:行下次的路径。微:狭窄。
蝙蝠:哺 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
升堂:进入寺中厅堂。阶:厅堂前的台阶。新雨:刚下过的雨。
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 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诗人热情地赞美了这山野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佛画:画的佛画像。
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所见 稀:即少见的好画。这两句说,和尚告诉我说,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并拿来灯火观看,尚能依稀可见。
置:供。羹(gēng耕):菜汤。这里是泛指菜 蔬。
疏粝(lì历):糙米饭。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饱我饥:给我充饥。
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
清月:清朗的月光。出岭:指清 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夜深月出,说明这是下弦月。扉(fei非):门。光入扉: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
无道路:指因晨雾迷茫,不辨道路,随意 步行的意思。
出入高下:指进进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径路意思。霏:氛雾。穷烟霏:空尽云雾,即走遍了云遮雾绕的山径。
山红涧碧:即山花红艳、涧水清碧。纷:繁盛。烂漫:光彩四射的样子。

译文
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像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
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
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



赏析:
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此诗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览惠林寺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从黄昏至入夜再到黎明的清幽景色,抒发了作者不愿为世俗羁绊的心情。记叙时由黄昏而深夜至天明,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前后照应,耐人寻味。前四句写黄昏到寺之所见,点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写僧人的热情接待;“夜深”二句,写山寺之夜的清幽,留宿的惬意;“天明”六句,写凌晨辞去,一路所见所闻的晨景;“人生”四句,写对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向往。“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靰”是全诗主旨。全诗颇显韩愈“以文为诗”的特色,其突出特点是运用了赋体的“铺采摛文”手法,气势遒劲,风格壮美,数为后人所称道。

《山石》的写作时间历代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韩愈离徐州去洛阳的途中。当时作者所游的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兴、侯喜、尉迟汾。
这是一首记游诗,按时间地点依次写来,全诗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芭蕉叶大栀子肥”,写黄昏到寺所见景色。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首句写寺外山石的错杂不平,道路的狭窄崎岖;次句写古寺的荒凉陈旧,到黄昏时众多的蝙蝠窜上飞下,纷纷攘攘。仅此两句,就把整个深山古寺的景色特征突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以下两句是入寺坐定后所见阶下景物:芭蕉叶子阔大,栀子果实肥硕,是新雨“足”后的特有景致,读之令人顿觉精神爽快。
第二部分从“僧言古壁佛画好”至“清月出岭光入扉”,写入寺后一夜的情景。这里一部分先写僧人的热情招待,先是主动地向客人介绍古壁佛画,兴致勃勃地擎着蜡烛引着客人前去观看。“稀”字既道出壁画的珍贵,也生动地显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接着写僧人的殷勤铺床置饭,“疏粝亦足饱我饥”,一见僧人生活的简朴,二见诗人对僧家招待的满意之情。
后两句写夜深入睡,“百虫绝”从反面衬托出深山古庙虫鸣之盛,直到夜深之后才鸣声渐息。“清月出岭光入扉”,很有李白“床前明月光”诗句的意境,使人有无限静寂之感。
第三部分从“天明独去无道路”至“水声激激风吹衣”,写晨去的路上所见所感。雨后的深山,晨雾缭绕,曲径萦回,以至分不清道路,高低难行。一个“穷”字,写出诗人奔出雾区的喜悦。接下去描绘脱离雾区,在一片晴朗中所见到的秀丽山景:峭崖上红花一片,山涧下碧水清清,更有那挺拔粗壮的松、枥树时时跃入眼帘。“时见”二字看似平常,实有精确的含意,它表明这些松、枥树不是长在一处的,而是诗人在行进中时时见到的。如此便把景色拉开,使读者的意念象跟着诗人行走似的一路领略山中风情。下两句写新雨后的山涧,水流横溢,激溅奔泻,致使诗人脱去鞋子,提起裤管,小心翼翼地在溪流中移进。
山风阵阵,牵衣动裳,使人有赏不尽的山、水、风、石的乐趣。这样丰富的景色,这样清幽的境地,怎不叫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呢?所以诗写到此,很自然地引出最后一段。
第四部分从“人生如此自可乐”到最后,是抒写情怀。
韩愈在长期的官场生活中,陟黜升沉,身不由己,满腔的愤懑不平,郁积难抒。故对眼前这种自由自在,不受人挟制的山水生活感到十分快乐和满足。
从而希望和自己同道的“二三子”能一起来过这种清心适意的生活。这种痛恨官场、追求自由的思想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首诗看似平凡,实际有较高的艺术成就。突出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了赋体中“铺采摛文”的手法。

相关文章

描写倒春寒的诗句

描写倒春寒的诗句描写倒春寒的.诗句1:《春寒》  【宋代】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描写倒春寒的诗句2 :《春寒》  【唐代】白居易  今朝春气...
古诗名句2019-03-02
描写倒春寒的诗句

诗经:狡童

《诗经: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注释:1、狡童:狡猾的孩子。2、维:因为。3、息:安,安宁。译文:那个狡猾小坏蛋,不肯与我把话...
古诗名句2012-04-03
诗经:狡童

中秋节的古诗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明月何皎皎》(东...
古诗名句2015-02-05
中秋节的古诗句

中秋节的古诗词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有哪些呢,以下是CN人才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
古诗名句2016-01-03
中秋节的古诗词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出处出自 宋代 欧阳修 的《戏答元珍》“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全诗 《戏答元珍》宋代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古诗名句2015-09-01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描写树诗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树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树诗句1  1...
古诗名句2012-04-02
描写树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