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意思及全词注释解读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译文] 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入幽迷的幸福的梦境,共同沐浴着骀荡的春风。
[出自] 北宋 秦观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公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注释:
“八六子”是词牌,始见于《尊前集》中所收的杜牧之作。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处平韵,下片五处平韵,共八十八字。通常以秦观的此作为定格。
危亭:高耸搂亭。
铲:消除。
青骢:骏马名,指行人。
红袂:红袖,代指女子。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娉婷:姿容娇美的样子。
怎奈向:奈何。
翠绡:碧丝纱巾。
销凝:销魂凝魄,极度伤神达意。
黄鹂:黄莺。
译文1:
倚在高高的亭子上,那幽恨恰如遍地芳草,铲尽不久又油然而生。想起在柳树之旁牵着宝马与她分别,在河边拉着她的红袖依依难舍的场景,内心涌起凄怅之情。
上苍为什么要给她如此婀娜的身姿,使我在月夜中与她同入梦境,十里春风也诉不尽与她的蜜意柔情。怎奈这往昔的欢娱早已随着流水消逝,优雅的琴声不再充耳,翠绿的丝巾也消失了香气,眼见得片片花瓣随风而落,增长了暮色的悲切,点点滴滴的残雨,还笼罩着欲晴的天空。正在断肠之际,耳畔又响起几声黄鹂的凄鸣。
译文2:
我独自靠在高高的亭子上,怨恨之情油然而生。那怨情就像那春天的小草,刚刚铲除干净,迷迷蒙蒙又已发青。一想到在柳树外骑马分别的场景,一想到水边与红袖佳人分别的情形,我就怅然心惊。
那位美丽的佳人啊,老天为何让你生得如此娉婷,迷得我落魄失魂?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入幽迷的幸福的梦境,共同沐浴着骀荡的春风。真是无可奈何,往日的欢乐都伴随着流水浮萍,绿纱巾上的香味渐渐消失,再也听不到你那悠扬的琴声。何况如今已到了暮春时令,暮色中飞着片片残红,点点细雨乍晴,雾气灰灰蒙蒙。我的愁思正浓,忽然又传来黄鹂的啼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相思之情的词。它一上来就以“倚危亭”三字领起,点明地点。这座位置很高的亭子,就是词中主人公所在的地方。接着,展开了他登高临远时所见所感的情景。作者的登览,本来是为了观赏风景,抒散胸襟的,但首先闯入他眼中的,却不是别的,而是一碧无际的、散发着芳香的春草,这就反而勾起了他无限的愁思来。因为春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虽然每年被人们刬除得一干二净,但到了第二年,依旧生长,依旧茂盛。这正像离人心中的愁恨不易排除,纵然暂时消遣,而触绪纷来,反而不断的滋长着。
恨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要生动的表现它,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形象。何况作者的恨又是那么的悠久而深切,就更非有极其恰当的比喻,难以形容。在这里他选择了“萋萋剗尽还生”的“芳草”来比喻自己的“恨”,就将一直为这种感情所苦恼,想借游赏来抒散,而结果适得其反,依然“对景难排”的这种内心活动,非常明白而生动的表达出来了。
这两句的意象和一些古典作品具有渊源。它远从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的“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近从李后主【清平乐】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熔铸变化而出,而意思更为丰满。
作者触景生情,感觉像芳草一样刬除不尽的恨,乃是离别之恨。此恨既然无法刬除,就必然在脑海中浮现别时情景,这就有了“念柳外”等三句。用一“念”字领起,知以下皆属念念不忘之事。“青骢”,骑青马的人,指己;“红袂”,穿红衣的人,指她。袂即衣袖,并排行坐,衣袖挨在一起,称为联袂。人离别了,衣袖也分开了,称为分袂。“柳外”、“水边”,记地兼写景;“青骢”、“红袂”,指人兼着色。分别场面,如见画图。
回想别时难舍、别后独归之情事,使人不能忘怀。而当时却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分手。由于如李后主所说的“别时容易见时难”,事后回想,终不能没有晏殊所说的“当时请别意中人”的懊悔。时愈久,悔愈深,甚至于觉得当时轻别,乃是做了一件大不该做的蠢事。光阴无法倒流,离人不能重聚,往事难以挽回,每一念及“柳外青骢”、“水边红袂”,就不觉猛地一惊,怆然伤神了。“怆然暗惊”一句,虽然很短,但句短情长,其中包含了多少别前的恩爱、别时的悲伤、别后的思念和悔恨在内。它的容量是很大的。
过片更由分别的时候追溯到分别以前,仍从上片的“念”字贯穿下来。想到所别之人是那样的美好,所以别后的相思就格外的缠绵而深沉;转而又想到倘若她不是那样的美好,那么,自己的愁恨就要减轻一些了吧。词人于是忽然异想天开,归罪于老天爷,怪起“无端天与娉婷”来了。老天爷为什么无缘无故的让她长得这么好呢?将惹恨的根源推向老天爷,怪的没有道理;而今天的愁恨,又确实由于其人,如白居易赞美杨贵妃的话,是“天生丽质”,则又似乎怪得有点道理。这句话,妙就妙在它处于有理、无理之间。前人评诗词,往往有“无理而妙”的说法,正是指的这类情况。
“夜月”两句,从正面写欢娱之情,用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之意。杜诗原是赠别妓女之作,这也就暗示了那位姑娘的身份。同时,杜诗中说在扬州的十里长街上,家家户户都卷上了珠帘,人们却在其中找不出一个赛得过所分别的这位姑娘,词用诗语,也就补充了对于她美丽的描摹。在和煦的春风中,繁华的街市里,遇到了这样容貌既美丽、性格又温柔的人,两相爱悦,在静夜满帘的月光下,浸沉在幽梦之中,这种生活该是多么美满啊!但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分散了。于是词句一下子又转到描写别后的情形。
用“怎奈向”三字作转折,是疑问句,也是惊叹。(“怎奈”即怎奈何之意。“向”字是语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无实义。)欢娱易逝,有如流水;不仅她弹奏的乐曲不可复闻,就连临别时她所赠送的碧色丝巾上的香气也渐渐减退了。这一切,都只能付之于“怎奈向”,也就是无可奈何。而现在所接触到的,则是晚风之中,落花片片,乍晴之后,残雨蒙蒙。这样的景色,也就使人觉得“那堪”,即不堪了。不说风吹花落,而说飞花嬉弄于晚风之中,不说阴晴不定,而说残雨笼罩了晴光。“弄”字和“笼”字,用得及其富于想象力,而又生动、新颖。这是所看到的景色。正在销黯凝伫,也就是心情抑郁伤感而呆呆的站着的时候,不知趣的黄鹂,却偏又来耳边啼唤,就更其使人烦恼了。这是所听到的声音。词写到这里,嘎然而止,其潜台词是:久倚危亭,伤今念昔,已是难堪,何况所见所闻,又无一不使人烦恼呢?它以景语作结,而情自在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