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的意思及全诗注释解读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这两句是说,一时离别是常有的事,不必也没见过几个人送别时悲悲泣泣——秋月夜晚,在渡口边的亭子上,有人在为友人送别,可是谁见过离开大家时的悲泣。将离别看得平平常常,而且揭示了一个事实:送别时并无几人悲悲泣泣,一洗送别诗的伤感情绪。
出自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之一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①津:渡口。
②亭:古代为人饯别送行的亭子。
泣:哭泣。
离群:离开同伴。

参考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其二】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赏析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共两首,都是五言绝句。这两首诗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内心感受。诗的妙处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这首组诗作品,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内心感受。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相关文章

描写花开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描写花开的诗句,欢迎参考!  描写花开的诗句1  1、桃花复含宿雨,杨柳更带朝烟。——唐王维《田园乐》  2、桃花细逐杨花落...
古诗名句2014-05-03
描写花开的诗句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出处出自 五代 徐昌图 的《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全诗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五代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
古诗名句2016-05-02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教师节的古诗及诗句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节的古诗及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
古诗名句2018-02-02
教师节的古诗及诗句

形容蓝天白云的诗句

形容蓝天白云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
古诗名句2018-04-02
形容蓝天白云的诗句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诗词赏析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
古诗名句2011-05-04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诗词赏析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这两句是说,日暮时分,东风和煦,绿草翠嫩,一派春意;想当年雄霸一时的越王勾践登临之处,如今鹧鸪在飞来飞去。人世沧桑,变故多端,吊古伤今,感...
古诗名句2019-04-06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的意思及全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