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注释解读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译文] 柳絮夹着几点雨,无声无息地飘落下来,像是春在暗暗落泪,月亮时时被浮动的云影遮掩着,仿佛羞答答地不爱露面。
[出自] 吴文英 《浣溪沙》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注释:
门隔花深:门户被高高的花丛掩盖了。
玉纤:纤纤玉手。
小帘钩:指女子用手摘下帘钩,放下帘子。
临夜:夜间来临时。
【译文】
我的梦魂总是在旧梦中寻游,梦境中我又来到当年的庭院,深深的花丛把院门遮掩住了。斜阳默默无言地渐渐向西边沉下去,归来的燕子也沉默无言,仿佛带着万般忧愁。一股幽香浮动,她那双带有香味的白皙的纤纤玉指,轻轻地拉开了小小的幕帘。悠悠的柳絮无声坠落,那是老天爷为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滴下的行行热泪。月光被浮云轻轻地遮掩住,那是因为含羞而挡住了泪眼,料峭的春风吹拂脸面,凄凉冷清的势头简直就像秋天一样。
【译文】
梦里我又来到门隔花丛的庭院,夕阳默默西落归燕也在发愁,芳馨的纤指摘下了小小帘钩。
柳絮无声坠落是春归滴泪,浮云投下暗影月亮含着羞容,东风凄紧春夜寒冷赛过深秋。
【评点】
这是一首由梦境而发的词。词人借梦境中的见闻书写真实的怀人情思,构思新颖,别具一格。
词的上片主要记梦。起句“门隔花深梦旧游”即点明这是梦境,梦境中词人看到花丛深处的门若隐若现,却终不得其踪。时值斜照在庭,词人又看到了充满愁思的归燕,这从侧面反映了词人此刻正愁思满腹。至于是何愁思,词人在“玉纤”句中暗示是离别之情。伊人纤手开帘,二人相偕出户,彼此留恋,不忍分离。词人梦境中的情景都如此惨淡,可见词人离别愁怨之深。
下片写词人月夜抒怀。“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是千古佳句,柳絮飘飞似低泣,云遮月儿似含羞,词人用比兴手法,将人的情感赋予“柳絮”、“春”、“行云”和“月”,更深层次地刻画了人的离别悲感。以“春”和“月”喻人,不说人落泪,而说飘落的柳絮是受感动的苍天在落泪,人之落泪自然尽在不言中。“月含羞”实拟人之含悲,暗自滴泪。把人的感情完全移入自然界,造成人化的自然。自然的“堕泪”、“含羞”正表现了人的离别悲伤的深度。词人把人间的离愁别恨幻化成情天恨海,形成深广而迷离的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从而引起读者的遐思,确实是妙笔生花。“东风”句则进一步以秋夜之冷渲染离别之凄凉。如此心情,如此环境,词人自然完全感觉不到一丝春意,所以临夜的东风吹来,比萧瑟凄冷的秋天还萧瑟凄冷。这既是当日离别时的情景,也是梦中的情景,而且还是今日梦醒时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凄然如秋”的说法,词人因离愁沉重,主观感觉也倒转过来,语极警策。
全词虚实相间,情景交融。比兴手法的运用有锦上添花之功效,不仅使全词在意境上更显辽阔,还增添了无限情味。
[赏析]
这是首怀念情侣的梦游之作。上阕“门隔花深”写无由相见,所以只得托于梦境,但梦境中却没有见到佳人,所以有下阕的“春堕泪”,真可谓无限伤心。“行云”系所思佳人,“含羞”是说始终不能见面。全篇营造出一种真与幻交汇而又悲愁迷蒙的氛围,令读者读之难以解脱。
这首词的内容是感梦怀人。至于词中所怀的是谁就难以确考了。全文借梦境抒写怀人之思,而梦境又仿佛是当初离别之情景,构思极其妙,情趣深沉婉转。上片先写梦回旧游之处,首句就已经点明是梦境,“门隔花深”不得如其门,不得寻其踪,朦胧之感,笼罩全篇。“夕阳”句以自然环境的惨淡烘托人的别情。“玉纤”句暗示将要离别,“归燕”不仅指燕,兼以喻人。他似简看见伊人含愁登娄,也好像听见那纤纤玉手触动帘钩的声响。这是梦中,是幻觉,但词人内心深处的怀念之情也由此而表现得一清二楚。下片抒写月夜怀人之情,前两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写得十分精彩。两句兼用比兴手法,以“春”和“月”喻人,不说人落泪,而是说飘落的柳絮是受感到的苍天在落泪,人之落泪自然而然地尽在不言之中。“月含羞”实拟人之含悲,暗自滴泪。把人的感情完全移入自然界,造成人化的自然。自然的“堕泪”、“含羞”正表现了人的离别悲伤的深度。把人间的离愁别恨幻化成情天恨海,形成深广而迷离的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从而引起读者的遐思尔想,确实是妙笔生花。尾句借自然景色抒写内心感受,情味弥深。全词构思新巧,造语新颖,空灵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