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的意思及全诗注释解读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这两句是说,一个晴朗的秋日,诗人登上谢脁北楼,晴空山影,如此明净,凭高俯瞰,这江城如在画中。首发之句,开门见山,所见景色,概括写来,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引人入胜。
出自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参考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
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赏析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怀旧诗,前面主要内容是写景状物,描写了登上谢脁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而在最后点明怀念谢脁,抒发了诗人对先贤的追慕之情。全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
宣城地处皖南,向以名山胜水而著称,所以开篇就以“江城”、“山晚”领起,指明宣城依山傍水的地理特征。“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明丽的画面:秋天的一个傍晚,登上宣城北楼眺望,晴空之中,远山之上,一抹斜阳,照耀着眼前的江城,就象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诗人开门见山,一开头就把所见景色概括了出来,马上抓住人心。严羽《沧浪诗话》云:“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接下来他用“明镜”“彩虹”突出“江城如画”,具体地展现了双桥流水的美丽景色。宛溪、句溪这两条溪水,清澈透亮,如同明镜,夹城而流;宛溪上的凤凰桥,句溪上的济川桥(隋文帝开皇年间建造的拱桥),如同两条美丽的彩虹横跨河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像在画中。
  第三联写地上风物。“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形象地描绘出人家炊烟在秋空里袅袅升起,炊烟笼罩下的橘树柚树,已带有几分寒意,梧桐也已染上枯黄的秋色,显出了衰老的姿态。在这里,随着诗人视线的转移,景色也发生了变化,感情也随景而迁。 “寒”、“老”二字点出了秋凉的景色,使人感到已是秋光渐老之时。不仅写出了秋景,而且也透露出诗人带有微微凉意的心境,完整而又有层次。
  最后两句,更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诗人站在谢眺楼上,深藏在心底的孤独之感被引发出来。有谁能理解我此时在北楼上,迎着拂拂的秋风,怀念谢眺的心情呢!谢朓被萧遥光诬陷,死于狱中;李白也是因为被人陷害,离开长安,浪游宣城,政治上一事无成,一种深重的孤独失意之感溢于纸上,笼罩全文。使他感慨万端,不能自己。末联的反诘语气,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郁闷和不平,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相关文章

“手抬白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云。”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手抬白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云。”这两句是说,贵公子骑着白马,踩着春雪,扬鞭而行;臂上的猎鹰高耸着头,一行人等威风凛凛地在暮霭笼罩下归来。这是一位衙内式的人物。诗人之描述,...
古诗名句2011-02-08
“手抬白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云。”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出处出自 唐代 王维 的《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全诗 《山中》唐代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古诗名句2011-07-09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赏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I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诗名句2016-03-09
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赏析

《木兰诗》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
古诗名句2017-04-01
《木兰诗》导学案

描写农村风光的优美诗句

农村的田园生活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表达了诗人隐退官场后的闲适的生活的热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描写农村风光的优美诗句,希望有所帮助!  描写农村风光的优美诗句1  1、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
古诗名句2013-02-04
描写农村风光的优美诗句

孟浩然《舟中》赏析的内容

绿 树 藏 烟 霭 霭 , 青 山 过 雨 涓 涓 。 一 幅 蒲 帆 高 挂 , 十 里 荷 香 径 穿 。 孟 浩 然 4 0 岁 到 长 安 求 官 不 仕 , 最 终 失 意 而 归 , 长...
古诗名句2017-09-02
孟浩然《舟中》赏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