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注释解读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译文] 只有庭前的春月最多情,还在为离别的人临照着落花。
[出自] 张泌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释:
谢家:此指梦中人的所居之处。唐人常用谢娘、萧娘称所爱之人。
  回合:回环、回绕。
  “小廊”句:指梦中所见景物。
  “多情”两句:指梦后所见。

译文1:
 离别后在梦中依依来到谢家,徘徊在小回廊阑干底下。
   只有庭前的春月最多情,还在为离别的人临照着落花。

译文2:
离别后梦里依稀来到谢家, 徘徊在小回廊阑干畔底下。
醒来只见庭前多情的明月, 它还在临照离人临照落花。



赏析:
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从这诗深情宛转的内容看来,诗人曾与一女子相爱,后来却彼此分手了。然而诗人对她始终没有忘怀。在封建宗法社会的“礼教”阻隔下,既不能直截痛快地倾吐衷肠,只好借用诗的形式,曲折而又隐约地加以表达,希望她到底能够了解自己。这是题为《寄人》的原因。
  诗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谢家”,代指女子的家,盖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人。大概诗人曾经在女子家里待过,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见过面。曲径回廊,本来都是当年旧游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地进到了她的家里。这里的环境是这样熟悉:院子里四面走廊,那是两人曾经谈过心的地方;曲折的阑干,也像往常一样,似乎还留着自己抚摸过的手迹,可是,眼前廊阑依旧,独不见所思之人。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周邦彦《玉楼春》词:“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一种物是人非的依恋心情,写得同样动人。然而,“别梦”两句却以梦境出之,则前此旧游,往日欢情,别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梦里也难寻觅所爱之人,那惆怅的情怀就加倍使人难堪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作者问: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这后两句诗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
  正因为这首诗是“寄人”的。前两句写入梦之由与梦中所见之景,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鱼沉雁杳,有点埋怨了。“花”固然已经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还是多情的,诗人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彼此一通音问的。
  这首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而又含蓄深厚。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运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相关文章

植树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植树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植...
古诗名句2012-08-06
植树的古诗

关于除夕的诗句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除夕的诗句(精选50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古诗名句2019-09-04
关于除夕的诗句

《谒金门》诗词鉴赏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词人。 本词有些版本在词牌之下有一题目:“怀故居”。 赏...
古诗名句2017-08-01
《谒金门》诗词鉴赏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故乡》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
古诗名句2014-06-02
鲁迅《故乡》优秀教案

小学生梅花的诗句

小学生梅花的诗句梅花,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瓶梅宋·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
古诗名句2013-03-07
小学生梅花的诗句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讲

莫言的作品揭示中国生活中的残忍,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讲,欢迎来参考!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
古诗名句2017-01-06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