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诗词 > 诗歌

诗歌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妙处

诗歌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妙处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妙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什么叫比兴:

  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二、教材中的比兴运用:

  人教版中的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高中语文第三册。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比兴句: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氓》)

  在这里,既有比,也有兴。比单纯的兴或比更富于艺术魅力。诗人以桑叶来比喻弃妇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己逝的转变。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不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征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爱情由盛而衰。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在这里,诗人以孔雀向南飞去却不愿失偶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依恋。既有比,也有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短歌行》)

  这三处,单用比,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怀宽广,接纳人才越多越好。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

  这里以锦瑟起兴,追忆华年。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三、比兴手法的妙处

  比兴手法的运用,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比兴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1.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是见今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见《周礼·春官宗伯·大师》注)。把比兴与美刺联系起来加以解释。古时比兴之法多用在旧体诗词和民歌中,一般文学作品中极少运用或不用。

  “比”与“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技巧。除诗歌外,现代散文、小说等也常用比兴手法。所谓“比”,按照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其实就是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用形象思维,离不开比兴两法。因此,比与兴构成了诗的两种技巧。

  2.指创作诗歌。 宋 王安石 《甘露歌》词:“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 清 顾炎武 《与人书》:“起八代之衰,而树千秋之业,非明公其谁与归!当不仅流连比兴,传播艺林,为斯文之盛事矣。”

  所谓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不用比喻。“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地主要形象化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比兴详解】

  比

  赋比兴是我国三种传统的手法,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如李白的《宣州谢肌楼钱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以抽刀断水喻举杯销愁,真是贴切精当,妙语惊人。

  又如蒋捷的《梅花引·荆溪阻雪》:“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状愁情之冷清孤独犹如夜雪家海.耐人品味。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生在世悲欢离合的事理同自然界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相比,发人深省,给人启迪,使人旷达。

  例如汉代无名氏的《古绝句四首》其三:“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脱?”(其意调:菟丝本是无情的草木,其根茎尚能相依不离;而人是有情的,怎能轻别离呢?!)诗中先对无情的菟丝(一种蔓生的植物)作肯定,从而对本应有情的人却轻别离作否定。尽管人非草木,而今人却还不如草木!激愤之情以反喻出之,更见入木三分。

  例如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乌夜啼〉)即以两种状态与动作,博喻愁绪纷乱、难以排遣。

  再如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以博喻状“闲愁”漫无边际、纷乱杂沓、绵绵不绝。

  徐再思的“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蟾宫曲·春情》),后三句博喻少女病态又似见其人,如摄其魂,惟妙惟肖。

  博喻,有时用来摹状某种事物各个方面的情状,有时则专门用来摹状某种事物的某个方面的特征。恰当选用某种生动具体的事象来比况某种生活的哲理,会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例如曹操的名句:“老骥伏枥(马棚),志在千里;烈士(积极于建功立业的志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就是将老马闲置马棚与志士处于暮年这两件事情先后讲出,让人们自己去体会其间在道理上的相似之处。

  又如汉代无名氏的《古歌》:“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稳。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将小麦不宜种在高田,用以比况太不宜久居他乡,让读者体会两者在道理上的相似之处。

  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1.兴中含比

  兴中含比,即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句中也兼含有“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在内。兴中含比,多用在诗篇的开头。用来起兴的物象本来与主题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是起触媒作用,也含有一定的渲染铺垫之意。但若与比一旦相结合,兴中含比,那就和本题直接挂上钩了。兴中含比,要比单纯地起兴或单纯地用比,则诗中意味倍增。兴中含比,以兴为主,比则从之。

  兴中含比,常见于表示情爱、亲情、离别之类的诗作中,多从外界景观物象中触发联想。从兴中含比所取的兴象类型来看,有以动植物作比兴者,也有以非生物或自然现象作比兴者。

  从《诗经》以来的古代诗歌中,兴中含比,取兴象于植物的颇多。

  例如杜甫的《新婚别》的开篇就是这样的':“菟丝(一种蔓生的草本植物)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养路旁。”一开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起兴句中又隐含着“嫁女与征夫”的不可靠、不长久的比喻。这就是兴中含比。

  又如《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鲜嫩貌),灼灼其华(花)。之子(犹言‘这人儿’)于归(出嫁),其宜(使……和顺)室家(家庭)!桃之夭夭,有贲(果实大而多貌)其实(果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茂盛貌)。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是一支庆贺新婚的歌,可能是新娘的女伴送她出门时唱的、歌词的大意是:鲜嫩的桃树呀,花儿开得火样红。这个姑娘过门去,定能使家庭红火火!鲜嫩的桃树呀,果实累累结满枝。这个姑娘过门去,定能使家庭很幸福!鲜嫩的桃树呀,叶子长得密稠稠。这个姑娘过门去,定能使家庭更兴旺。歌词三段开头都以“桃之夭夭”起兴,又从桃的花、果、叶层层着色渲染,兴中兼含比喻,对新娘嫁过去表示了许多良好的祝愿。这也是以植物起兴兼作比。

  乐府《古艳歌》:“茕茕(孤独无依貌)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首诗的前两句即以动物起兴,兴中兼含比喻。写弃妇被迫出走,犹如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虽走而仍恋故人。后两句是规劝故人应当念旧。

  北朝《陇头歌辞》其一为:“陇头(陇山之巅)流水,流离(淋漓)山下。念哥一身,飘然旷野。”其三为:“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关中),心肝断绝。”这两首诗歌,前两句都以陇头流水起兴,兼及以流水的状态和声响作比,状漂泊未归和乡愁悲凄之情态。此处虽作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解也未尝不可,但毕竟是由此及彼产生的联想的兴笔,又由于兴中兼比,便将前半与后半紧密联系起来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了。

  兴中含比,比兴兼取,便有这样的妙处。可见,方东村的“兴而兼比”则“取兴不取比”之说未免有点偏颇。

  兴起兴结

  诗词中凡用“触物以起情”、“感物而动”的兴笔开篇或收束,谓之“兴起兴结”。它具有触发联想、渲染气氛、调动情绪的功能。古代诗词中,兴起,用得较为普遍;兴结,相对地说来用得较少;而兴起兴结,有时合用于一首诗中,则更为少见。

  如杜甫的史诗《新婚别》中云:“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交织着不如意),与君水相望!”这是一首代言体的叙事诗,诗中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新娘子的形象。开篇以植物兴起,结尾则以动物兴结:柳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由比翼乌联想到别离人,这是又一种形式的兴笔。全诗由开头的“兴起”到结尾的“兴结”,前呼后应,结构严谨,这是兴起兴结同用于一篇之中的极好例子。

相关文章

今又重阳-沁园春诗歌

今又重阳-沁园春 九九重阳, 紫气祥和, 丹桂馥香。 看和谐社会, 太平盛世; 河清海晏, 日月增光。 华夏文明, 雄风再振, 众志成城创业忙。 曾亲见, 是改革开放, 走向辉煌。 佳节今又重阳, 望...
诗歌2013-03-04
今又重阳-沁园春诗歌

秋天的声音诗歌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诗歌2017-06-07
秋天的声音诗歌

教师节写给老师的诗歌

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期望。教师节快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节写给老师的诗歌,欢迎阅读参考!教师节写给老师的诗...
诗歌2017-08-02
教师节写给老师的诗歌

端午节的诗歌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士写下很多关于端午节的经典诗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欢迎阅读参考!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诗歌2012-09-09
端午节的诗歌

诗歌《在阳光下成长》朗诵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歌《在阳光下成长...
诗歌2019-09-08
诗歌《在阳光下成长》朗诵

2020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诗歌朗诵大全

抗战胜利已经过了75年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并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抗战胜利75周年的诗,来欣赏一下吧。抗战胜利75周年诗歌篇一在抗日纪念馆看到一把钢刀想象它的锋利...
诗歌2019-04-01
2020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诗歌朗诵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