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其六》原文及注释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六》原文及注释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六(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原文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六
(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作者:唐·韩愈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
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六(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注释
①龙城守:指柳州刺史柳宗元。《新唐书·地理志七》:贞观八年,以龙城郡地当柳星,改名柳州。
②秣:喂马。秣骥喻指召为朝官。
③峡山:当即中宿峡,又称飞来峡,在今广东清远县东。《水经注·溱水》:“溱水又西南,迳中宿县,连山交枕,绝岸壁竦。”
④捽:冲突。
⑤扶胥:在今广东番禺县东南三江口。其地有南海神庙,韩愈作《南海神庙碑》,有“在今广州治之东南海道八十里,扶胥之口,黄木之湾”的'话。
⑥水:全诗校:“一作木。”飞发:迸溅。
⑦屯门:在今广东宝安县南头镇西南,唐时置镇驻兵。见《新唐书·地理志七》。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六(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