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文章

有关季羡林的文章(精选16篇)

  季羡林老先生是我国的国学大师,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有关季羡林的文章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季羡林的文章 篇1

  季羡林的如:“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等等许多人都耳熟能详,本报整理了大师的与大家分享,缅怀大师。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和谐。

  如果我有优点,我只讲勤奋。

  工作是我的第一需要。

  一个“真”字示人。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季羡林的文章 篇2

  今个俺写一点季羡林,为什么写一点季羡林呢,因为俺对季羡林了解不多,恕小辈无知。初看到这个题目或许你会感到惊讶,谁叫季羡林都不知道,还愧是写文字的。知道季羡林是在高中的《语文阅读》课本上,他写了一篇叫《荷塘清韵》的文字,说实话我感觉写的很一般,与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相比,逊色多了。

  当时读他的文字没有什么感觉,只觉在末尾有一句:我为我的季荷祝福。整篇文字没有一点新异,都是些陈词烂调,自己写不出来开始引用死人的东西。倒数第二句竟然引用了雪莱那句自欺欺人的话,雪莱的那句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话,让人的耳朵听到都长糨子。后来知道他是一代鸿儒,研究梵文印度学,翻译很多著作,出版24部书可谓著作等身,而当有记者问他印度什么时间独立他竟然胡言乱语回答不出来。俺竟不知他是一代鸿儒,一说到名家大师就会让人想到他的著作,提到鲁迅会想到《狂人日记》,提到巴金会让人想到《家》,提到冰心会让人想到《繁星》《春水》,提到沈从文会想到《边城》,而提到季羡林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季羡林有很多头衔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等等等。高寿九十多了,人称季老,大凡姓氏后挂个老字,身价就噌噌的上升,就会有一群奴才鸡犬苍蝇围着转。在2006年还被评为感动中国,不知道感动中国的理由是什么,一群评委吱吱呜呜也没说个所以然来。我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把感动中国奖杯时,季老连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他为什么说自己受之有愧,他拿到这个奖,心里也不舒服,这不等于扇他两耳光吗。在颁奖词里有个荒唐的理由是他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请问各位国民谁听过这本书谁读过这本书,就这样感动了全中国。

  季羡林或许在研究印度学散文学有极大的成就,但我想他能感动中国还是牵强了些,还不如授他一个什么文学研究之类的奖。说实在的季先生研究的那些玩意,只是极少极少的人能够看明白,他能带给泱泱国民什么。据吹鼓手们介绍,他一生最牛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一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理论”来解释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我当场晕倒,隔壁瞎眼二大爷喝完二锅头后不是这样说的么?

  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请辞三顶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接着李敖发飙说:“别人全死光了,他还没死,所以他就变成国学大师了!这些桂冠,他三个都不及格的,根本轮不到他!中国有句老话:‘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季羡林只是个老资格的人,根本轮不到他做大师。”这是李敖在接受《南方周刊》记者时说的。强烈支持这个观点,五体佩服。近来,“孔子热”持续发烧,连王朔都站出“说三道四”了,他可不带文雅的,张口就骂。2007年8月17日,他发文《惊闻季羡林进言定孔教为国教》,季羡林建议将孔教定位国教是“开历史倒车”,并骂季羡林先生为“老贼”,称其“临死还要祸害中华”。王朔的话有点偏激,但也不无道理。

  我想这季老一大把年纪了不容易,还要发挥余热尽其所能做个秋后蚂蚱,又出版了《生命沉思录》谈哲学谈人生谈文学说“现在的长篇小说的形式,很难说较之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有什么优越之处。戏剧亦然,不必具论。至于新诗,我则认为是一个失败。”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睁着眼说瞎话,一副遗老嘴脸,把小说诗歌的成绩一概抹杀,除了他写的散文功绩,一个人说一次昏话并不难,难的是一直说昏话。

  季羡林在书中也写到:“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用季羡林的话说,“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这是谁给他戴的帽子,弄得他浑身起鸡皮疙瘩,不言自名就是那些蝇营狗苟的人,逢迎拍马,趋炎附势。这批人的大量存在,说明了什么我也弄不明白。最后借用何三坡在博客的话收尾:“老朽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身边的那些个嗡嗡乱飞的虫子,趋炎附势的苍蝇,总想把一个满嘴昏话的老糊涂虫抬到大师椅子上坐着,这才是我们应该警惕的事情。”

  季羡林的文章 篇3

  寥寥千把字,短小精悍文,足以引起我眼球的停驻。

  季老闻名已久,却一直没有深入接触的机会。随手翻阅季老散文集,无意发现此篇佳作,内心种种得以释怀。

  季老深刻地知晓,人生不是用文字能叙述得完的,故力求精简。

  人生的主题必然是人性。告子有言“食色,性也。”季老毫不避讳的引出此言。再者,谁又可否认?“食”,解决人生存的问题,“色”,解决人发展的问题。生存和发展是人类存在不变的主题。对于入世极浅之人来说,如我,这个答案无疑是现实而确切的。

  万物皆通人性,这便有了“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一说。

  同样是生命,或缺水少光而死,或忍辱负重而生。这便是植物的“人生观”。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何去何从,均由自己掌控。

  入世,有些人善始善终,处变不惊,任外界环境对其产生任何影响,始终坚持着既定的道路。从此便又有一道分岔:一种人果不其然地到达了终点,他可以理由充分地向世人宣告,见证自己的明智,但他不会这么做;另一种人鬼使神差地偏离了航向,甚至不知所从,最终将被人唾弃、耻笑,但他不得不这么做。

  且人性的发展必须有所终止。万物得以有规律地生存与发展,正应验了这一道理。从细微处讲,凡事都须有个“度”。一类人人生一世无所不为,张张扬扬地度过了一生,到头来却发现忽略了不少致命的细节,遗恨终生。另一类人,与生俱来的退缩性,使得他一生碌碌无为,虽平安无事却缺乏几分激情,同样遗恨终生。此上两例虽为极端的状况,只为说明本性的发展不可无度,无度则不成大器。

  季老能有这样的觉悟,完全体现在他自身的为人处世上。自其对语言着迷,就一心钻研梵文等,终有所就。老来平心静气,却依然为事业奋斗着,即便在抗击病魔的病床上,其顽强的毅力依旧展露无遗。把持有度,便能尽善尽美!

  中国哲学史上,曾争论人性善还是性恶,其实大可不必。“人”和“生”绝对都是被动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赋予它不尽相同的色彩,实现最高的价值。

  也许这正是季羡林先生的文学魅力所在,直言不讳,言简意赅,令人回味。走进文学大师,让大师指引我们走向成功!

  季羡林的文章 篇4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他十分是勤奋,他还说过要问他的优点就是勤奋。而他的做人标准是:朴实、真实。当季羡林先生还上北京大学的时候就十分的勤奋,闻鸡起舞表式这个人十分勤奋。可是季羡林先生起的比鸡都要早。在4点多钟就会起床。他是北京大学里第一个亮灯的人。季羡林还把吐火罗文的书翻译了出来。世界上懂这语言的人不超过30个人。季羡林先生也是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才学会的。但是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接触过这种语言了。可季羡林先生却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并且最后翻译出了吐火罗文。而这时的季羡林先生已经年近70了。

  季羡林先生当时在德国留学时正好碰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上空飞机的隆隆声,而季羡林先生却仍旧给学生上课。而当时食物紧缺。季羡林先生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咕咕叫着,却还是教给学生知识。

  季羡林老先生还写出了1100多万字的学术专著。

  季羡林的文章 篇5

  我眼中的季羡林是平易近人的。他虽然是精英中的精英,但他自己却从不这样认为,他甚至一直想去掉自己头上的“三顶帽子”——国宝、国学大师与学界泰斗。他想要的从来就不是“帽子”,而是像精英一样做学问,像平民一样做人。这就是平民精神与精英文化精神的完美融合。

  还记得有一次,季老的学生请他去参加一个学术大会,季先生乐呵呵地答应下来。可是当他要出发去会场时,突然发现自家的门被反锁了——家人以为他不会出去,出于安全起见而为之。会议就要开始了,急得季老先生满头大汗,在家里踱来踱去,家人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最后季老只好跳窗而出,赶赴会场,完全没有大师的傲慢与懈怠。要知道,当时的季羡林已是八十好几的老人了,而且还住在二楼。我想,就是一般的年轻人也不敢这么做吧!季老先生的守信与平易近人,也就由此可见一斑了。

  我眼中的季羡林也是乐观的。他虽然年过耄耋,已不再是盛夏“听雨荷花”了,但他仍梦想着、期待着下一个青春,与冯友兰先生一样——何止于米,相期以茶!或许他的人终将老去,但他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我眼中的季羡林还是豁达睿智的。他就像比昂松一样,在文学中追求有意义的生命。他意气风发,有足够的胆识与能力,没有该讲而不敢讲的话,没有什么该做而不敢做的事,更没有什么心虚畏惧之处。正如“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纵浪大化中”所述一样,季先生一生追求真、善、美,他的人格影响应该与学术陈旧是不相上下的吧。

  季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带领人类前行的舵手!

  季羡林的文章 篇6

  第一次接触季老的文章是去年的中学语文课本,不知道这位学者,更没想到他竟是“国宝级”的大师。

  第二次接触季老是与父母的谈话,对于父母对他的熟知我似乎还很惊讶。从他们的言语中大体了解了这位百岁老人,但印象还是很模糊,总感觉像这样的学者比比皆是。

  第三次接触季老是一个噩耗--驾鹤西去,由此事再次觉得这位老人像是一个谜:为什么全国会这样轰动?中国损失了什么?我非常想彻底了解一下这位在我以及所有中国人心中的传奇老人。

  第四次接触季老是在图书馆中,偶然看到了季老书籍的专栏,便翻阅起来。这次,我想我真的是解决了心中的困惑,阅读他的自传,阅读他的散文,阅读他的心情日记,阅读他的生活。

  早已明白他是一位大师,可这次的收获在于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是“国学大师”。原因在于:他的身世:用文中的话形容,是位于当时全国贫穷省份之一的山东最贫穷的临清县的最贫穷的村庄的最贫穷的人家;他的经历:六岁为叔父接到济南,自己形容“少无大志”,非常贪玩,却幸运踏入了清华园;他的国外生活:德国的十年已成为季老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季老完成了对国学的研究。他自己说,也许没有在德国的十年,没有他今天的成就,甚至不能活到今日……

  太多的太多,季老的生活在平淡、舒适中取得了成就。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从来没有什么志向,更从未想过会成为“国学大师”,只是一心研究他感兴趣的学问,并为之付诸努力,持之以恒。

  我想这便是季老流芳百世的原因,非常简单,重要的是肯去行动!

  季羡林的文章 篇7

  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非常少几个断片。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非常。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尽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非常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此外,就是同一个老朋友在大毒日头下面跑过许多条窄窄的灰土街道到崇效寺去看过一次牡丹;又因为去得太晚了,只看到满地残英。至于海棠,不但是非常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几乎没有。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天气陡然暖了起来,已经是夏天了。

  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非常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结在海棠树下檐边中间的蜘蛛网,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这样静。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立刻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

  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非常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看花苦为译秦名,我也就不译了。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

  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在这捶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她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填满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季羡林的文章 篇8

  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我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象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道:"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堵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四、五十年前去,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季羡林的文章 篇9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之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咱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之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之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之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之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摩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之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之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非常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之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晚上,咱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卜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它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它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儿,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观了。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季羡林的文章 篇10

  季先生既然有名,自己又喜欢写字,少不了四处为人作序什么的,我觉得他的文字好,最初是在读他为别人写的序跋之时。他的文字乍一读来,简洁朴素,毫不出奇,可常常又在你最想不到的地方现出灵异,乃至读出他性格中的幽默来。他的思路开阔,文意活泼,有时候你会诧异,序言竟可以这样写吗?可是再想一想,又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心下不由得佩服。于是,有了这次读他的散文著作《我的求学之路》,有了机会再次领略季老简朴灵动的文采。

  可以说,我读他的这本书是怀了三心、得了二意的。这三心,一是如上所言的欣赏之心,二是图利之心,三是借鉴之心。图利之心,是觉得了解季老的求学生涯,对于我的教育学研究是资料的积累,有益无害。而借鉴之心,一则是要看他这样一位语言的专门学习者如何能作出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来的,二则也是要看他这样一位与梵佛交道甚密的人是如何看待或言及佛教,乃至如何生活的。

  我几乎是一字不落地看完了他的这本回忆体的散文著作,也可谓三心得偿了二意:欣赏了他的文采;了解了他的生活;却不曾见得他是如何看待或言及佛教的,似乎除了一句我虽然研究佛教,但是从来不相信什么生死轮回,再世转生;而他成就学术的原因在此书中也只能是初见端倪。然而,即使只是了解了他的一部分求学时代的学习与生活,也令人颇多感慨。

  季先生年轻时是一个太寻常的人,读书也没总见考第一,志气也不算高,当初想出国也不过是为了镀镀金,方便找个好饭碗。其他的,除了佩服他在求学期间不曾荒废光阴,及如其所言我学外语的才能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但是决非语言天才外,他的成就可以说是时运使然这使得他的学习与所受的教育具有某种可供借鉴的典型性我们总在想:大师是怎样养成的?

  季先生在德国求学期间的学习,在我看来有这样几个特色。

  一是摊子铺得大。两年之期,他选了一个主系即梵文和巴利文所在的印度学,两个副系即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其中斯拉夫语系又不能只学一门俄文,所以他又加学了南斯拉夫文。(季先生在清华读大学的时候,读的是西方文学,以英文为主,辅之以德文和法文。)这摊子够大,以至于西克教授让他跟着学吐火罗文时,他竟一时怕收不了摊子而没有立刻下定决心。

  我以为这大摊子仿佛一个大图书馆的好处,徜徉其间,固然浩叹溺水三千,我只能掬一瓢而饮之,但那对于学生的求知欲和时间利用率的提升是有益的。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不读书,也许这跟视野有关,跟越来越低的要求有关。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也是当中起作用的规律吧。

  二是强大的师书力量。格丁根实际上是学习梵文最理想的地方,不仅有群星灿列的师资力量,而且有梵文藏书甲德国的图书馆。在教学方法上,阵势依然是宏大的,其师瓦尔德施米特大约是信奉埃瓦尔德的这段话的,教语言比如教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把他往水里一推,不是学会游泳,就是淹死,后者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读原典中选出来的练习,自己钻语法初时,季先生准备一堂课,往往要用一天的时间。然而学下来,季先生却认为这个方法是十分成功的,后来他回国教学也选用了这种方法。

  三是身心调适的人际及环境。季先生作息饮食极有规律,并长年坚持写日记。早睡、不过饱,恐怕是我们现在难以跟从的,但其好处未可小窥。而写日记,作为独省的方式,作为提高语言能力的方式,现已备受提倡,在此不再赘述。

  季先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适时在大自然中放松、调节心境。在战乱饥馑的年代,季先生更能尽其本分,帮助师友邻人。

  现在人们常有德才之论,常将德与才分而论之,以为不必苛求兼备;其实,唯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使个体,进而使集合体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就个体内部而言,德行极有利身心调适;而只有身心调适了,增长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才会提高。就外部而言,德行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使个体遇冗旁通,或事半功倍。然德行最不耐利益经心季先生自述的故事决不会让人觉得他是在积功累德,反而让人觉得他只是自然而然地做了一个人应做的、最基本的事情。读这样的书,化我于无形。

  由于战乱,季先生两年的留学生活一衍而为十年,季先生始终心系祖国,挂念亲人,辞禄职,别师友,终于在去国第十一年得以学成归国。这本书只记录了季先生极少一部分的岁月,却将引我读更多的他的书,听他讲更多的他的人生故事。

  季羡林的文章 篇11

  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因此,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任何国家,任何社会,没有不重视交友之道的,而中国尤甚。在宗理色彩极强的中国社会中,朋友被尊为五伦之一,曰“朋友有信”。我又记得什么书中说:“朋友,以义合者也。”“信”、“义”涵义大概有相通之处。后世多以“义”字来要求朋友关系,比如《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之类就是。

  《说文》对“朋”字的解释是“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凤”和“朋”大概只有轻唇音重唇音之别。对“友”的解释是“同志为友”。意思非常清楚。中国古代,肯定也有“朋友”二字连用的,比如《孟子》。《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却只用一个“朋”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朋友”才经常连用起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重视友谊的故事不可胜数。最著名的是管鲍之交,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等等。刘、关、张三结义更是有口皆碑。一直到今天,我们还讲究“哥儿们义气”,发展到最高程度,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只要不是结党营私,我们是非常重视交朋友的。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把朋友归入五伦是有道理的。

  我们现在看一看欧洲人对友谊的看法。欧洲典籍数量虽然远远比不上中国,但是,称之为汗牛充栋也是当之无愧的。我没有能力来旁征博引,只能根据我比较熟悉的一部书来引证一些材料,此时这就是法国著名的《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上卷,第28章,是一篇叫做《论友谊》的随笔。其中有几句话:

  我们喜欢交友胜过其他一切,这可能是我们本性所使然。亚里士多德说,好的立法者对友谊比对公正更关心。

  寥寥几句,充分说明西方对友谊之重视。蒙田接着说:

  自古就有四种友谊:血缘的、社交的、待客的和男女情爱的。

  这使我立即想到,中西对友谊涵义的理解是不相同的。根据中国的标准,“血缘的”不属于友谊,而属于亲情。“男女情爱的”也不属于友谊,而属于爱情。对此,蒙田有长篇累牍的解释,我无法一一征引。我只举他对爱情的几句话:

  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意愿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落和消逝。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相反,友谊越被人向往,就越被人享有,友谊只是在获得以后才会升华、增长和发展,因为它是精神上的,心灵会随之净化。

  这一段话,很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品味。

  季羡林的文章 篇12

  “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什么叫“应该”呢?这有点像仁义的“义”字。韩愈给“义”字下的定义是“行而宜之之谓义”。“义”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适”,也就是“应该”,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要想从哲学上,从伦理学上,说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要写上一篇长篇论文,甚至一部大书。我没有这个能力,也认为根本无此必要。此时我觉得,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了,就能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了。

  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须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此时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为元军所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此时管那么多干吗呀。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通过上面举的一个小恶的例子和一个大善的例子,我们大概对大小善和大小恶能够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了。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恶。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大小之间有时难以区别,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时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贪污行为而论,往往是先贪污少量的财物,心里还有点打鼓。但是,一旦得逞,尝到甜头,又没被人发现,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此时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个别的识时务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谓浪子回头者,然而难矣哉!

  我的希望很简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季羡林的文章 篇13

  爱国主义这样一个题目,不知道有多少人写了文章,做过发言。我自己在过去的一些文章中也曾谈到过这个题目。如果说我对这个题目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我曾指出来,不要一看爱国主义就认为是好东西。爱国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正义的爱国主义,一种是邪恶的爱国主义。日寇侵华时中日两国都高呼爱国,其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正义的,一个是邪恶的。如果有人已经做过这样的论断,那就怪我老朽昏庸,孤陋寡闻,务请普天下大方家原谅则个。

  我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思想家,但好胡思乱想。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希望,这一句话能在我身上兑现。简短直说,我想从国籍这个角度上来探讨爱国主义。按现在的国际惯例,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国籍。听说有人有双国籍,情况不明,这里不谈。国际法大概允许无国籍。二战期间,我滞留德国。中国南京汪政府派去了大使。我是绝对不能与汉奸沾边的,我同张维到德国警察局去宣布自己无国籍。

  爱国的国字,如果孤立起来看,是一个模糊名词。哪里的国?谁的国?都不清楚。但是,一旦同国籍联系在一起,就十分清楚了。国就是这个国籍的国。再讲爱国的话,指的就是爱你这个国籍的国。

  如果一个国家热爱和平,决不想侵略、剥削、压迫、屠杀别的国家,愿意同别的国家和平共处。这样的国家是值得爱的,非爱不行的。这样的爱国主义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正义的爱国主义。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特别是它的领导人,专心致志地侵略别的国家,征服别的国家,最终统一全球,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样的国家是绝对不能爱的,爱它就成了统治者的帮凶。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相通的,是互有联系的。保卫世界和平是两者共同的愿望。

  要举具体的例子嘛,就在眼前。二战期间,西方一个德国,领袖是希特勒。东方一个日本,头子是东条英机。两国在屠杀别国人民的时候,都狂呼爱国主义。这当然就是我上面所说的邪恶的爱国主义。两个国家,两个头子的下场是众所周知的。

  这种情况已经是俱往矣。然而到了今天,居然还有一个大国,亦步亦趋地步希特勒、东条英机的后尘,手舞大棒,飞扬跋扈,驻军遍世界,航空游弋于几大洋。明明知道,别的国家是不可能从外面进攻它的,却偏搞什么导弹防御系统。任何国家屁大的事,它都要过问。不经过它的批准,就是非圣无法。联合国它根本看不起,它就是天下的主人。

  有这个国家国籍的人们的爱国主义怎样表现?这个国家,特别是它的领导人值不值得爱?这是有这个国家国籍的人们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我一个局外人不敢越俎代庖。

  季羡林的文章 篇14

  季羡林散文深深吸引着我,他的用词用句,没有一样不值得我学习。季羡林的写的文章,语言生动、感情浓郁,始我一看就深深爱上了这本书。

  比如这篇《老猫》吧,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讲述了他家一只老猫与小猫的感情,小猫不是老猫生的,可是却像妈妈一样对待小猫。这只老猫与主人的感情也很深,老猫知道自己快死了,就离家了,为的就是不让主人看见它死了而伤心。在季羡林的语句中,我处处看见了真情。使人感动。

  比如写《寂寞》这篇吧,季羡林又把寂寞比作了石头屋,和毒蛇,让我们感到了,当时的寂寞。使我们身临其境,感觉自己也很寂寞,快乐都被这寂寞给带走了……

  又比如这篇《月是故乡明》吧,写了:长大了以后,到了他乡,想起了故乡时晚上在月亮下玩耍,很怀念过去的时光。他写这篇文章语言柔婉,写的这种感觉让人不由得泛起一丝乡愁,回忆起过去。

  《听诗》这篇,又写出了一个老人念的诗。老人念的先是轻如细水,后来又是高昂如潮,这是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啊!把声音轻比作细水,把声音响又比作大潮!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语句!

  季羡林的文章 篇15

  对于猫,我从小到大似乎都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但是绝对谈不上讨厌。我以为对猫和狗的喜欢,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喜欢。说到猫,却也不得不提到我公司里到处游荡、时而弄宠、惹人百般怜爱的那只黄白花猫。这两年来经历了“小黑”和“小白”那两只小狗的不知所终之后,这只花猫的出现,无疑延续了我们对小动物的喜欢之情。通常都说是狗比较懂人情,且会察人眼色的,然而这只猫让我觉得,猫也是非常聪明和懂事,干净而柔顺不说,而且很富有人情味。数日前曾“牛不喝水强摁头”的为猫拍摄了数十百张照片,并找了几张“猫姿”还不错的图片作为电脑屏幕的背景桌面。事实上我极为喜欢这只猫,而这只猫也不负我对它的喜欢。现在每天中午饭后,只要在眼色上得到我的准许,它都还会自作主张的跳上我的双膝来蜷伏休憩半晌,这或许是天冷的缘故,而且不驱赶它它是不会走的。而看到这只大花猫每当看到我时总是“咪喵,咪喵”的叫着,神态模样极为可爱,我心里总是感觉非常温暖。而尤其是读完季老先生的那篇散文《老猫》之后,感触是更加的强烈真挚,因为我能真切的体味到人与猫之间那种朦胧却并不难说清的温情。

  季老在那篇散文《老猫》里用了极多的笔墨、极长的篇幅来讲述其与猫的点滴往事,看似是信笔而至娓娓道来,但却满含着季老对人生的深刻体验。既是在说猫的故事,也是在写自己的生活,极尽生命之洞察和顿悟。季羡林曾自言道,自己是个拙于言词表达却内心极重感情之人。似乎于丹教授也曾说过,季老就是个老小孩儿。其实看完季老的这本书,我想不得不承认季老根本就是一个感情充沛、细腻柔弱,而且不失天真烂漫、赤子之心的老人家。季老付诸笔端的那些文章,不管是生活感悟记事,还是友人悼念篇什,或者是自我抒怀,虽看似琐碎散乱,却又不失优雅真挚,而且遣词用句不甚雕饰出于天然,极为唯美华丽曼妙,心思的细腻灵巧,情怀的饱满真诚,完全看不出是出于几近耄耋之年的老人家之手。尽管李敖大师曾针对世人皆说季羡林是国学大师之言而用语尖刻的说,季羡林只是个文字能力较好的弱弱教员而已,他几个加起来也没有资格称为国学大师。其实这事倒也不必较真,事实上季羡林也的确不是国学大师,这也是季老一再自我澄清的事情。但是不明所以的人们、媒体和报章,还是人云亦云的这般称呼季羡林。而在我的理解,这样的称呼只是出于一种尊敬之心。就像我们北方地区,通常都称一些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人为“老师”一样,此老师当然不是校园里课堂上教书育人的彼老师。国学大师之于季羡林,或也可以是如此的吧……

  季羡林的这本散文集《老猫》,是数日前同学友人网购时多购一本送之于我的,据其说是因为其中某篇文字读起来很好而如此这般的。我虽也有过赠人以书之事,但却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其实读了季老的这部散文集,尤其是那些怀念故人和往事的篇章,再就是自言自语的抒怀感悟,我竟有心生知己之意。虽然我和季老在年龄上相差足有半个多世纪,但是情怀秉性和思想喜欢上,却也未尝没有半点相似之处,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和季老有很多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这只是出于文字上的感同身受罢了。但我相信,这是“虽不近,亦不远矣”的事情。而今读书多是闲暇读闲书、喧闹中求取内心宁静而已。因为没有功利成份,所以实际效用几乎为零。但是人总得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求得平衡才好。读书于物质虽无多大关系,但是于精神层面却实有莫大益处。人生遗憾总无补。我以为凡是内心满怀深情之人,无所谓遗憾与得失。

  季羡林的文章 篇16

  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一天,一个学生来向他借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学生要借的这本书是极其珍贵的孤本古籍,如果在翻阅的时候稍有污损,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但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季羡林又不忍心拒绝,便对他说:“你过一个礼拜后再过来取,行吗?”学生欢欢喜喜地走了名人成长故事之季羡林抄书的故事名人成长故事之季羡林抄书的故事。

  一个礼拜后,学生如约来到季羡林的办公室。当他接过季羡林递过来的书时,感到非常意外,这根本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叠厚达几百页的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信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季羡林歉疚地笑道:“很对不起!我没能将原本借给你,是因为原本太珍贵了,我打算以后将它捐给国家。现在这本书我概不外借,我怕万一被人损坏,以后对国家就不好交代了,我想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今天给你的是我的手抄本,尽管看起来有些麻烦,但基本上一字不错、一字不落,是可以一用的……”

  学生一听,异常震惊,连连向季羡林鞠躬致谢。对于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籍,要将它完完整整地抄录下来,要有多大的耐心、该有多大的工作量啊!整整一个星期,季羡林日夜伏案,才完成了抄录任务名人成长故事之季羡林抄书的故事素材库。

  其实,当初学生来借书的时候,季羡林完全可以向他说清实情,当场婉言拒绝,学生也是一定能够理解的,但季羡林却以这样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实在令人感动、感叹!季羡林在学术上堪称一代大师,同样在做人处世方面也是令人崇敬的一世楷模。

相关文章

惊蛰的诗句

细雨柔和美,惊蛰乍出仓,偷得几日闲,今日开始忙;惊蛰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你也出来活动活动筋骨,开始新一年的耕耘吧!祝惊蛰快乐!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关于惊蛰的诗句精选,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惊蛰的诗句1...
古诗名句2014-08-04
惊蛰的诗句

表达分手的诗句

表达分手的诗句,古人没有分手之说,一般指断情、休书,然而古今离别之情的伤痛是一样的,从以下的诗句中可以感知。本文表达分手的诗句由unjs.com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古诗名句2012-05-07
表达分手的诗句

《上邪》原文及译文

全诗写情不加点缀铺排,从艺术上看,《上邪》的抒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间的爱情欲火犹如岩浆喷发不可遏制,气势雄放,激情逼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邪》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
古诗名句2015-08-07
《上邪》原文及译文

温庭筠花间词品读

温庭筠的词作充满脂粉香泽,浓艳重抹,描述女子体态、容貌、愁思,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温庭筠花间词品读,一起来看一下吧。 《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
古诗名句2017-07-08
温庭筠花间词品读

《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及译文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
古诗名句2016-03-07
《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及译文

描写三秋的诗句

(一) 秋风昨夜过江阴,吹谢菊花满地金; 几朵乌云堆雨意,一天黄叶落河心。 两行归雁背秋讯,千树寒蝉闭好音; 携泪徘徊十里路,长街万户莫乡亲! (二) 三秋冷寂野芳翔,绿水轻寒万叶霜。 细雨推敲萍泛滥...
古诗名句2019-03-05
描写三秋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