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闺怨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端庄婉丽中见大唐气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文解释】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陌头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词语解释】
闺:妇女所居内室。
凝妆:严妆。
翠楼:楼阁美称。
陌头:路口。
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教:使。
觅封侯:从军建功封爵。
①凝妆:着意梳妆打扮,盛妆、浓妆。 ②陌头:路旁。田间东西路称陌。 ③觅封侯:在边疆立下军功,可得封侯之赏。这里指边疆从军。
简析:
这首七言绝句从春日少妇情绪的变化,写出少妇的春怨与离愁——闺中少妇不曾感到什么是愁,春天来了,她着意梳妆打扮,到自家高楼上去观赏春景;忽然抬头看到路边的青青杨柳,想到与夫婿折柳相送,联想蒲柳先衰、青春易逝的现实,不由悔怨交加,当初不该教他去边疆寻求立功封侯。这首诗的特点,是抓住了闺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耐人寻味,乃素负盛誉之作。明代顾逼涝唬“雍容浑含,明白简易,真有雅音,绝句中之极品也。”
【赏析】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的她在看到陌头的柳色之后反引起了一怀惆怅:青春易逝,韶华虚度,独守空房的寂寞与无奈,这一切怎能不让她因为让丈夫去「觅封侯」而后悔呢?此诗含蓄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妇瞬间微妙的心理变化。是闺怨诗中上乘之作。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赏析二: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
赏析三:
唐代描写闺怨的诗不少,这一首就是描写闺怨的名篇。题目“闺怨”,即闺中之怨。
前两句写闺中少妇不知愁。首句点出诗中女主人公和她的心情:不知愁。次句承接首句,具体写女主人公如何不知愁: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她着意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然后高高兴兴地登上翠楼去观赏景物。
后两句写闺中少妇的所见和所悔。上句写少妇登楼所见的景物,引发了她的愁感。少妇看到路边的杨柳长得青青可爱,猛然勾起了满腔的愁感。这愁绪的内容,作者没有写出,但联系下一句诗,不言而喻。少妇长年生活在深闺,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消逝和季节的变化,当她看到柳树青青,才猛然意识到时间又过了一年,而自己与夫婿分别又是一年,在这赏心悦目的春天季节,没有夫婿做伴,登楼赏景显得多么孤寂和无聊,刚刚产生的高兴情绪一扫而光,换来了满怀思夫的忧愁。下句写由愁生悔:深梅自己当初让夫婿从军,谋取封侯的爵赏,以致自己一人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诗写到这里,还没有写出怨来就结束了。联系到作者所写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还不是因为边将无能,让战争持久地打下去,致使夫婿立功未成,又迟迟未能回来。也许这就是少妇怨的内容吧。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描写闺中少妇的忧愁和悔恨,表达人们对持久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写闺怨一波三折,含蓄蕴藉,韵味深长。诗先写不知愁,接着由“杨柳色”转出知愁,又由知愁转出悔来,最后采取意在言外的手法,不写怨而让读者去体会、去联想,表现出作者艺术手法的高明。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