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赏析与阅读答案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赏析与阅读答案

  引导语:陶渊明《饮酒》其五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原文与阅读练习题,欢迎大家学习。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

  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

  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

  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

  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

  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鉴赏】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起首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等平淡,何等自然,似乎是诗人不经意地在与你谈话,然而,那内涵、那滋味却又是相当丰富的。首先,它蕴涵着诗人对田园生活深深的喜爱。“结庐在人境”,而又能不受车马之喧的侵扰,这里满含着诗人对人境之喧闹、官场仕途的厌恶和对安静田园之赞美;其次,诗人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一矛盾状况所作的解答,是“心远地自偏”,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只要“心远”,就自会去寻求偏远之地,从而达到无车马之喧的境界;再是只要“心远”,无论地之实际上的偏远与否,都会达到心灵的宁静,这与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境界已很相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对上句“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坐实。它不是抽象地论证,而是由虚入实,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诗意深醇,却又元气浑成,融和冲淡,又能天然入妙,遂成千古绝唱!苏东坡对此曾有一段精彩评论:“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

  诗人采菊东篱,有如倾听着大自然美妙的音响,观赏着大自然美妙的画面,那里一定有着清清的泉水,奏着庄严的天籁,那菊花一定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使诗人陶然欲醉,意与境会妙不可言。悠然之间,诗人举首展望,远远的庐山映入了眼帘,这时,诗人才发现,天色已是傍晚,一层淡淡的暮霭笼罩着远处的山景,使它更具绰约朦胧之美,在这绝美的日夕山色之中,飞鸟们结伴而归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字好,它恰如其分地透露处了诗人对“山色日夕”的感觉和体会,发人联想到那傍晚的山色;“飞鸟”二字,既是眼前之实景,为这平淡的画面增添了一点动感,同时,它又使人感到具有某种象征意味,使人感到它既是客体之物象,有时诗人主观之自我。它是"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那只倦于车马之喧而皈依山林的飞鸟吧!

  结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由实化虚,以虚涵实,妙极!诗人说自己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当然,也无须用言语表达。诗人由“欲辩”而达“忘言”,这也是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吧!就艺术而言,它涵盖了更多的,更丰富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各中滋味,就留给读者自己品味了。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像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试题】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3)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4)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5.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6.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7.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8、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

  9、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特点。

  10.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分)

  1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12.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

  【阅读答案】

  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

  3:.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4:“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5.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6.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和物融这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7.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8、“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9、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10.心远地自偏(1分)

  11.“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分)

  12.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3分)

  【试题】二

  (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3)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4)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5)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答案】

  (1)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2)“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想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3)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4)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5)“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试题】三

  1、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

  2、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也是全诗的诗眼。

  3、“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4、“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 。

  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 “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 “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B 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 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 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阅读答案】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心远

  3、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4、自然情趣

  5、B(应是“如此”之意)

  6、C(“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

相关文章

边塞诗的特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国势的强弱也会自然或不自然地渗入文学作品之中,唐代边塞诗和宋朝边塞诗也有这样的特点。 边塞诗词的特点 何谓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
古诗名句2016-09-04
边塞诗的特点

战争的诗句参考

战争的诗句参考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李白《豫章行》  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颜延之《阮步兵》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
古诗名句2018-01-08
战争的诗句参考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思念家乡...
古诗名句2018-02-02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描写大雪的诗句大全,仅供参考,希...
古诗名句2011-03-07
描写大雪的诗句

钱塘江的著名诗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钱塘江的著名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钱塘...
古诗名句2013-09-06
钱塘江的著名诗句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出处出自 唐代 李白 的《豫章行》“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全诗 《豫章行》唐代李白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呼...
古诗名句2016-06-09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