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古诗《满江红·江汉西来》注释以及赏析
苏轼的古诗《满江红·江汉西来》注释以及赏析
这首词寄情于景,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谊,也表达出诗人感慨世道,心中不由的感到的苍凉、悲愤。
满江红·江汉西来(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作者:宋·苏轼
江汉西来⑴,高楼下、葡萄深碧⑵。犹自带,岷峨雪浪⑶,锦江春色⑷。君是南山遗爱守⑸,我为剑外思归客⑹。对此间、风物⑺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⑻,君休读;狂处士⑼,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⑽,曹公黄祖俱飘忽⑾。愿使君、还赋谪仙诗⑿,追黄鹤⒀。
【注释】
⑴西来:对鄂州来说,长江从西南来,江水从西北来,这里统称西来。
⑵高楼:据本词末句看,是指武昌之西黄鹤矶头的黄鹤楼。葡萄深碧:写水色,作者《南乡子》:“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李白《襄阳歌》说“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⑶这句是说岷山、峨嵋山上的雪,在夏天溶化,流入长江。李白诗:“江带岷峨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⑷锦江:在四川,流入长江,是岷江支流。全句用杜甫《登楼》诗:“锦江春色来天地。”
⑸南山:即陕西终南山。遗爱:地方官去任时,称颂他有好的政绩,美之曰“遗爱”。朱寿昌曾任陕州(终南山区)通判。通判亦称通守。
⑹剑外:即剑南(剑门山以南),四川的别称。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说:“剑外忽闻收蓟北”,是以京师长安为中心,将四川作为剑外,唐时在此置剑南道。作者是蜀人,故自称剑外思归客。
⑺风物:风土人物。
⑻江表传:书名,已不存。在陈寿《三国志》中还可间接看到它的一些内容,是汉末群雄割据和三国时吴国的`人物事迹。
⑼狂处士:指祢衡,他字正平,汉末平原人。少时有才学而又恃才傲物。孔融几次将他推荐给曹操,因受歧视而大骂曹操,被送到荆州刺史刘表处,亦不肯容纳,又被送到江夏(今湖北汉阳),为江夏太守黄祖所杀。处士:指有才德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⑽鹦鹉洲:祢衡写过一篇《鹦鹉赋》。衡死后,葬在汉阳西南的沙洲上,后人因称此洲为鹦鹉洲。两句惋惜祢衡已死,如今鹦鹉洲上,只见苇花在风中摇曳,发出瑟瑟之声。底事:何事。
⑾飘忽:指时光易逝,人事无常。这句说忌才的曹操、黄祖都飘然逝去。曹操曾封为魏公,故称为曹公。
⑿使君:指朱寿昌。谪仙:指李白。唐贺知章看到李白文章,叹道:“子,谪仙人也。”(见《新唐书·李白传》)
⒀追黄鹤:李白《赠韦使君》诗说:“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追:胜过,赶上。全句说要朱寿昌写诗超过李白的这首“黄鹤诗”。
【赏析】
这是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寄给朱寿昌的词作。描写了江汉的壮丽景色,并借古人以抒发自己的苦闷和不满,具有苍凉悲慨、郁愤不平之气。
上阙即地写景,由景到情,把对长江景色的描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朱寿昌的称赞融为一体。但有情就要倾吐、抒发,故有"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以引出下文。
下阙即景怀古。江表传、鹦鹉洲、黄鹤楼等,处处都联系当地的历史遗迹来评人述事,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有机的交融在一起,字里行间流露出慷慨郁愤之气,颇耐人咀咏。末三句"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则是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回忆所下之结论,意在勉励朱寿昌要胸襟开阔,作一个风格超迈的人。
【背景】
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词中既景中寓情,关照友我双方,又开怀倾诉,谈古论今。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情达意,既表现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又在发自肺腑的议论中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词中寓情于景,寓情于事,言直意纡,表达出苍凉悲慨、郁勃难平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