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起源(2)
诗歌的起源
风诗也叫 国风。 “ 风 ” 的意思是民间曲调, “ 风诗 ” 就是各地的民歌。 风诗下面 又分 : 周南、 召南、邶 、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 桧 、曹、 豳 等 15 国风,即分属这些地域的民歌。国风是下层人民的集体创作, “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 何休《公羊传解诂》 ) ,直接反映了人民生活和喜怒哀乐的感情,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文学价值很高,是《诗经》中 最 精华的部分。按其思想内容,又可将它分为三小类。
(1) 反映恋爱和婚姻生活的诗
在阶级社会中,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在“国风”中占有叫大数量。其中有的表现了爱情生活的和谐和喜悦。如《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诗经》中还有的诗写了失恋的感情,如《郑风·狡童》 :
彼 狡童兮 ,不与 我言兮 。 维子之 故,使我 不能餐兮 。
彼 狡童兮 ,不与 我食兮 。 维子之 故,使我 不能息兮 。
由于当时妇女的特定社会地位,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她们的痛苦更身,所以这类诗歌多从女子方面来书写。《卫风·氓》就是有代表的弃妇诗,诗中写了一个姑娘轻信了一个男人的求爱,婚后被抛弃,诗中第三段写了女子被遗弃后的`内心痛苦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 嗟鸠 兮,无食桑葚;
于 嗟女兮 ,无与士 耽 。 士之 耽 兮,犹可说也; 女之 耽 兮,不可说也。
诗中把这个女人矛盾、怨恨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妇女的悲惨遭遇。
(2) 反映在阶级剥削和压迫下,劳苦百姓生活和感情的诗
《豳风·七月》是这类诗的代表,它叙述了农奴们从春耕到采桑、狩猎、秋收、过冬等全年的劳动生活,全诗充满着艰辛和酸楚的情调。诗的第一段说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 觱 发,二之 日栗烈 。
无 衣无褐 ,何以卒岁 ! 三之日于 耜 ,四之日举 趾 ,
同我妇子 , 馌 彼南亩 。 田 畯 至喜。
全诗共八段,描绘出古代劳动人民一年的生活画面,反映了当时奴隶充满血泪的生活。另一些诗,如《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等篇,直接斥骂剥削者是 “ 白吃饱 ” ,是 “ 大老鼠 ” ,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蔑视和仇恨,发出反抗的呼声。
(3) 讥刺统治者腐朽生活的诗
“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是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的,如《鄘风·墙有茨》 :
墙有 茨 ,不可 埽 也。中 冓 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 之丑也 。
据说这首诗是讽刺春秋时 卫宣公 家族乱伦丑事的。 卫宣公 为他的儿子从齐国娶来一个女人,看到她长得美,便据为己有,这 就是宣姜 。 卫宣公 死后,宣姜又与卫宣公的庶子私通,生了五个孩子,这首诗就是讽刺这件事的 ( 事见《左传》闵公二年 ) 。这首诗是否就是为卫宣公家族作的,现在无从断定,但它斥骂统治者的糜烂生活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2.雅诗
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大雅》多为西周早期的诗,《小雅》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诗。《大雅》多为赞美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小雅》多 为怨刺诗 ,表达下层贵族牢骚不平的情绪。从风格上说,《大雅》雍容典雅,诗味不浓;《小雅》生动活泼,艺术价值较高。如《小雅》中的《采薇》一篇,向来被称道,它写了一个人出征同玁 狁 打仗,经历了长期艰苦的生活,最后回到家乡的心情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一首很动人的抒情诗。《小雅》里的这类诗,风格上类似国风,其中有的就是民歌。
3.颂诗
颂就是 歌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颂诗又分三部分 : 《周颂》 31 首,是周天子专用的;《鲁颂》四首,是鲁国诸侯专用的;《商颂》五首,是宋国诸侯歌颂其祖先的,因宋国是武王灭商后,由 商民族 建立的诸侯国,所以 称商颂 。颂诗是统治者的庙堂歌辞,所以都呆板平直,绝少诗味,是《诗经》中文学价值最低的部分,但有史料价值。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后历代诗人都自觉地学习《诗经》,继承这个传统,用他们的创作去反映社会现实。《诗经》的许多语汇至今仍被运用着,可见《诗经》影响之深远,在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不灭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