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哪个朝代的?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苏轼是哪个朝代的的内容 ,欢迎借鉴!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生平与思想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后因奔母丧回蜀,嘉祐四年始沿长江、经江陵再度赴京。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大量策论,要求改革。

  苏轼凤翔任满,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其时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如王安石主张“大明法度”,多方理财,并迅速向全国推行新法。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而反对“以立法更制为事”(《策略》第三);主张“节用以廉取”,而不赞同“广求利之门”(《策别》十八);他还提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在这期间,他曾经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对邑政进行某些改革,收到“因法便民”之效。

  苏轼不满意变法,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不敢默视”,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东坡先生墓志铭》)。王安石罢相后,何正臣、李定等新进官僚却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因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这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经过几个月的折磨,苏轼侥幸被释,谪贬黄州。在元丰时期的贬斥生活中,他虽被迫表示要闭门思过,但并未缄口搁笔,他仍然关心现实,同情人民,写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元丰七年,苏轼改贬汝州,离黄州北上时,路经金陵,曾拜会退休宰相王安石。两人政治见解虽有分歧,但还保持私交,共游蒋山,互相唱和。

  元丰八年神宗病死,哲宗年幼,高太后临朝,次年改元元祐,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不同意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苏轼认为差役免役“二害轻重,盖略相等,今以彼易此,民未必乐”(《辩试馆职策问札子》),这又引起旧派疑忌,元祐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七上封章乞除一郡”(《乞外补回避贾易札子》),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苏轼在杭州,曾减赋赈荒,掘湖修堤;在定州,曾整饬军纪,加强边备。在元祐保守气氛充满朝廷的时代,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祐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尽管当时“饮食不具,药石无有”,条件极为艰苦,苏轼却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并对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流露深厚的同情。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相关文章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出处出自 元代 关汉卿 的《大德歌·冬》“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全诗 《大德歌·冬》元代关汉卿雪纷纷,掩...
古诗名句2012-06-02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出处出自 唐代 杜甫 的《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全诗 《客至》唐代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
古诗名句2015-08-09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描写山东的诗句

描写山东的诗句五律·山东名胜  曲阜瞻三孔,梁山好汉多。  微山湖伴唱,长岛蜃楼歌。  东岳观沧海,蓬莱看碧波。  泉城趵突跃,水月太清和。  泓映绮疏;  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七律·...
古诗名句2019-06-09
描写山东的诗句

题临安邸,题临安邸林升,题临安邸的意思,题临安邸赏析 -诗词

题临安邸作者:林升朝代:南宋体裁:七绝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古诗名句2019-06-07
题临安邸,题临安邸林升,题临安邸的意思,题临安邸赏析 -诗词

余光中乡愁写作背景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余光中乡愁写作背景。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被广大的中华儿女所喜爱,是一篇饱含着对祖国大陆深深的思念之情的诗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
古诗名句2014-08-05
余光中乡愁写作背景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古诗原文

导语:《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下面是诗歌赏析,欢迎参考!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古诗名句2016-08-04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古诗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