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古诗鉴赏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古诗鉴赏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入《全宋词》。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古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作者: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1)疏:指稀疏。

  (2)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4)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5)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翻译】

  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赏析】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写作手法】

  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

相关文章

描写离开时的诗句

描写离开时的诗句1、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2、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3、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吴伟业《遇旧友》 ...
古诗名句2011-06-07
描写离开时的诗句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这两句是说,古往今来,在名利的诱惑下,谁不为它所驱使而奔走呢?喻人应警惕名利的诱惑。警策之言,发人深省。揭露批判了时人难拒诱惑,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者...
古诗名句2014-05-07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洞仙歌,洞仙歌蒋捷,洞仙歌的意思,洞仙歌赏析 -诗词

洞仙歌作者:蒋捷朝代:宋体裁:词枝枝叶叶,受东风调弄。便是鸾穿也微动。自鹅黄千缕,数到飞绵,闲无事,谁管将春迎送。轻柔心性在,教得游人,酒舞花吟姿狂纵。更谁家鸾镜里,贪学纤蛾,移来傍、妆楼新种。总不道...
古诗名句2011-06-09
洞仙歌,洞仙歌蒋捷,洞仙歌的意思,洞仙歌赏析 -诗词

老舍《草原》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舍《草原》教案(精选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
古诗名句2016-02-02
老舍《草原》教案

唐诗之卢纶:塞下曲·其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关于古诗的相关知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唐诗之卢纶:塞下曲·其二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塞下曲·其二  作者:卢纶  朝代:唐代  林暗草惊风...
古诗名句2018-05-06
唐诗之卢纶:塞下曲·其二

描写水的诗句

描写水的诗句《登岳阳楼》年代:唐 作者: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年代:宋 作者:...
古诗名句2017-06-04
描写水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