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散文
我在现场散文
与其说是参加一个颁奖典礼,不如说是参加一次诗歌盛宴。
一个小时的颠簸,当我找到红山区文化中心的时候,心中涌起的更多的是文化的敬畏。在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馆长就是原子,一个伯乐一样的人物,人和文一样令人崇敬。没有他的运筹帷幄,就不会有“赤峰地区首届诗歌征文朗诵会”,我也就不会发现在红城还有这样一个儒雅之处。
走近会场,人来的还不是很多,但布置已妥当,阵容强大,规模宏伟,于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文化活动。其实这次来我还要完成我自己的小心愿,心里十分激动。
首先看到了著名作家丝雨,其实原来只在赤峰作家群里见过,这一次与真人对上了号,还真不觉得陌生。于是谈起诗歌,颇多共鸣,文化的相同是最容易产生共鸣的。
这时,走廊里走来一位中年男子,我只是瞟了一眼,那人竟探寻地问道:你是徐素艳老师对吧,我去给你拿书,在车上。
望着他的背影,这一次轮到我猜测了,他是谁呢?这次答应赠我书的有两位作家,我都没见过。于是我赶紧问丝雨认识否。她答曰是乌凤军,我的宁城老乡。在群里见过,这次总算见到真人了。作品水平特别高,人又特别谦逊。于是我迎出去,以表示我的礼貌和感谢。不一会他拿着书进来了,并摆手叫我进前,一位几乎满头白发的人站在他身边,他给我介绍是清子诗人。我没想到他头发白了那么多,只知道他每天写那么多书法和诗歌。清子老师答应给我书法作品的。见我过去,他递给我一个包说:这是给你和川云的书法。我赶紧感谢着接过来,感觉沉甸甸的。收获满满,脸上洋溢着幸福。
不一会儿,宝尔吉德诗人告诉大家去领获奖作品集。我拿到书,心里越发沉淀。能够和市里这么多著名诗人一起参加比赛,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其它已不再重要。
我回到座位上,找到自己的作品,在第十名。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为铅字,真的有一种获得感和存在感。经过了多少年的孤军奋战,写过了多少首诗歌,今天终于有了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我紧紧端着诗集,有点激动不已。
其实此次来我还想感谢一个人,他帮我力荐诗歌发表于《内蒙古晨报》,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新人想走出去,每一步有多难。可是对他本人我一无了解。好像不是馆长就是医生,有点乱。我不断的注意着人们的谈话,希望听到他的名字,可惜一直没有听到。
颁奖典礼还没开始,我发现清子老师坐在我的前排,于是有机会交流。“您的头发怎么白了这么多?写诗写的吧?”
清子老师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回答道:“我在和永渝社长比赛写诗,一年,头发就白了。”我笑着说身体和诗歌一样重要,他点头。
颁奖典礼开始了,灯光音响那么高级,叫我十分震撼。开场的民乐一下子我气氛拉向了高潮。观众都啧啧称赞。开始颁三等奖了,我意外的发现冉之老师去领奖了,而且他竟然就坐在我的前面。他领奖回来后我赶紧和他拉话,是他把我的诗歌推荐了《天津诗人》。而且他也多次鼓励我好好写诗。他还把他仅有的百柳文丛的诗歌选本赠我。真是说不尽的感激,他也鼓励我:其实你的`诗也有不错的,继续写,多锤炼语言。我连连点头。继续观看市朗诵协会人员朗诵。尤其喜欢《红山之子》的背景设计和配乐,感觉白希群老师的诗歌也极好。听得几乎入了迷。手机信息响了,是红山诗社社长张永渝:来了吗?
我有点意外,听说他中午聚餐去了,喝了很多酒,竟然记得问我。我回答:在现场。他马上又回复:晚上别走了,去咱们诗社看一下。
红山诗社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有一种八路军想到根据地的感觉。但我晚上必须回去,只好惋惜着谢绝。社长也说:那好,下次吧!
颁奖现场的朗诵真是高潮迭起。我最喜欢听孩子朗读,似乎自己也被澄澈了。还有一对夫妻的朗诵那么富有感染力。终于颁一等奖了,我看到了三映如上台。他说过赠我书籍的。可是竟然没消息了。有点遗憾。
典礼在最后的大合唱后结束了,我因为赶火车赶紧往车站赶,等我坐到火车上发现三映如在颁奖结束后就发来了信息:你在哪,把书给你。我山呼后悔,只好期待下一次。
坐在火车上,我还不能从典礼的兴奋中走出来,这绝对是一场有意义的活动。起码我觉得自己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我发现了自己的进步和与优秀诗人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让我觉得与这么多诗人一路以诗为伴,一起走向远方,实在是一件尊贵而优雅的事。此生无憾。
感谢组委会,期待第二届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