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英勇就义
文天祥英勇就义
引导语:2016年是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舍身就义七百三十四周年纪念日,我们一起来会文天祥的英勇就义的故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文天祥,是一位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他的英名,他的事迹,早已彪炳于史册。他写下的《过零丁洋》、《正气歌》、《指南录序》和《后序》等诗文,数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后来人。
文天祥的家乡在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二十岁时,曾进白鹭洲书院就读。这个书院的首创人叫江万里,他是江西都昌人,曾在朝廷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左丞相。他为官清廉、正直,名声很大。江万里任吉州地方官时,在城东的白鹭洲上造了一所书院,名为自鹭洲书院,并亲自主持讲学。文天祥最崇拜他的老师江万里。
江万里生性耿直,遇事敢于直言,皇帝虽然对他“眷注尤厚”,但奸相贾似道却“恶其轻发”。所以,江万里几度入朝做官,都不能久在其位。由于皇帝无能,军国大事,几乎全被贾似道一人操纵。
文天祥同他的老师江万里一样,由于对待奸相贾似道的态度不好,一再被排斥,而遭到弹劾去职。
1273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江万里正做湖南安抚使,他们在长江见面,一起议论国家大事,不免感慨万分。江万里语重心长地对文天祥说:“我已很老了,但依我看,将来的世道必然会有大的变化,改变这一世道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了你等的身上了,你一定要努力啊!”
他把挽救国家危局和命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赤胆忠心的后辈人的肩上。
江万里的一番话,深深地铭刻在文天祥的脑海里。在他的心目中,江万里始终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师,是足以效法的忠公体国的大臣。这一席话,对文天祥以实际行动投入救亡斗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江万里不能像文天祥那样奔走呼号,组织义军,却抱定了以身殉国的决心。
襄阳、樊城相继陷落,江万里特地在江西饶州自己府第的后圃中,凿了一口池子,题曰:“止水。”江上的警报一到,他拉着一个门人的'手,道出自己的由衷之言:“形势已经无可挽回了,我虽然不是当官的了,但也应该与国家共存亡。”
元兵进城时,江万里投池殉国。在他的感召下,他的手下人和儿子都相继自杀,他的弟弟江万顷则被元兵杀死。国破家亡,满门忠烈。
此时,文天祥已被元朝当局囚禁在大都狱中,正进行不屈的斗争。老师以身殉国的消息辗转传来,他不胜悲恸,痛惜不已。他一生最仰慕的是那些忧国忧民、刚直不阿的忠臣。老师的死,震撼着他的心,他要效法老师,斗争斗争。
两年后,他终于神色自若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
纪念文天祥英勇就义七百三十四年:崖海永忆文天祥
按中国旧历计算,壬午年十二月初九(公元二00三年一月九日),是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舍身就义七百三十四周年纪念日。七百多年前,在国灭身囚之际,他以生命和热血写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章。这些彪炳千秋的名句,犹如伶仃洋的拍岸惊涛,激荡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又似崖海古炮台火红的古棉树,散发着直冲云天的凛然正气。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吉安市)人。南宋宝佑进士,任宁海节度判官。咸谆十年,因讥讽丞相贾似道,被贬为赣州知州。德佑元年,蒙古军南下,长江沿线告急,南宋朝庭发出诏书,号召各地官绅勤王。文公即变卖家产充当军费,招募一万多人,决心入卫首都临安(现杭州),中途被派到外围抗击元军。德祜二年被委为临安知府,不久封为右丞相,派往元营谈判。谈判中与元相伯颜抗争,被元方拘留,在押送元大都的路上逃脱。几经艰辛,到达福州,仍然担任右丞相,后改授枢密使,统都诸路军马。
文公是文武全才,雩都一战,大败元军,声威大振,收复州县多处。祥兴元年,朝廷加封文公为少保信国公,领兵由江西入广东,在潮阳一带阻击元军,不幸在海丰县五坡岭遭袭被俘。此后元军发动灭宋的最后一役--崖海大决战,元汉军都元帅张弘范把文公押至崖门海域,强迫他写信招降张世杰。遭文公拒绝,为明心迹,慨然写下《过伶仃洋》一诗,在崖海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
文公一生著有大量诗文,被后人编为《文山先生全集》。其诗大气磅礴,雄浑遒劲,犬以在崖海写就的《正气歌》、《过伶仃洋》和《海上大战》等诗篇最受后人推宠。
公元一二七九年阴历二月初,宋元崖海决战以宋室灭亡为结局,作为那场“滑铁卢”战争的见证人,文公在囚舰眼看宋军数以千计的楼船化为乌有,尸浮海上十万余人,文公“痛若酷罚,无以胜堪”。他在长诗中写道:“楼船千艘天下角,两雄相遇争奋搏。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猬交沧溟。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鹤蚌。南人志欲扶昆仑,北人气欲黄河吞。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
面对南海的腥风血浪和国破家亡的现实,他悲愤欲绝,下定死节的决心。文公在《哭崖山》中写道:“宝藏如山集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吴儿进退寻常事,汉代兴亡顷刻中;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早来朝市今何处?始悟人间万法空!”
《答张弘范》是文公拒绝张弘范诱降封相的诗,诗中可见燃烧的激情:“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智灭犹吞炭,商亡正采薇。岂因徼后福,其肯蹈危机?万古春秋义,悠悠只泪浑。”。史书载文公与张弘范辩驳,以大气磅礴、正义凛然的气势令张弘范无言可对。文公骨气,令人折服。
此后,文公被押送元大都土牢(今北京交道口内的文天祥寺),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中囚禁四年,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充分体现了一个伟大爱国者的英雄本色。壬午年十二月九日,在大都柴市口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
值得一提的是,文公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以史家之笔为现在的崖海考古工作提供了许多线索。从《文山诗文集》记载可知:宋元在崖海地区交战总兵力超过四十万人,交战古舰船超过四千艘,沉船超过千艘,海葬了宋王朝的海上行宫“楼船千叠水晶宫”。这些沉船及其所载之物,被当代考古专家称为“水下兵马俑”。
自一九九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崖海水下通过声纳扫描发现沉船疑点十九处,并找到二百多件南宋军队遗存物。目前,崖海水下考古已列入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若干处水下遗址进行重点挖掘。今天,当我们纪念文天祥光荣就义七百三十四周年之际,随着崖门寻宝考古工作的推进,一段尘封的历史将被展现在世人面前,当可告慰文公英灵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