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的古诗赏析
《从军行》的古诗赏析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陈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写得十分壮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从军行》的古诗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古诗赏析
人说唐朝诗人是文人与剑客的代身,恣意时拔剑豪饮,剑舞如飞;感慨时大笔泼墨,洋洋洒洒,我们所熟知的李白是很典型的一位。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已初显唐朝气贯长虹的气势了。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京城已燃战火,国家安危在旦夕,爱国之士胸中愤愤不平,首句叙事,感情色彩强烈,开头就是紧张战争,接着将帅披金戴甲,保卫国家,动作迅速,充满生命力。敌人来犯,迅速接刃,这是国立昌盛军事强大的表现。“铁骑绕龙城”这样的场面既蕴涵保卫国家之意,又突现了雄伟之师的坚韧强大,这样的“显摆”鼓足了士兵的勇气,爱国之情与荣誉感填满胸间,我想这便是唐朝人爱好战争,赞美戎马生涯的缘由了。王昌龄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很直白,与这首诗抒发的感情大体一致。
“雪晴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言战争环境之困难,然而将士们士气未减。“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封建社会推崇的书生地位竟然被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唐朝人的价值观是英雄主义,唐朝的繁荣为唐朝人的自信奠定了基础。真是物质决定意识呢,而晚唐这种气势消失殆尽了。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很简单,但它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叙事流畅,善于描绘环境,培养氛围。
词句注释
1.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半是写x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 青海:即如今青海湖。长云:即多云,漫天皆云。雪山:即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 孤城:一般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 穿:即磨破。金甲:即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白话译文
湖海之滨冷风吹得泥土冻裂,
枯桐叶飘落了,树枝折下来。
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
把红旗一直插上天山头顶雪。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作者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作者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作者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作者运笔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的心情。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出,而是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能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