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歌《断线风筝》赏析

郭沫若诗歌《断线风筝》赏析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诗歌《断线风筝》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断线风筝

  郭沫若

  横空欲纵又遭禽,挂角高瓴月影沉。

  安得姮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

  这首七绝是和于立忱《咏风筝》诗的,步原韵,1936年12月16日作于日本东京于立忱窝所。原诗有《小序》云:“夜偕达夫往东京郊区访于立忱,立忱以《风筝》一诗见示。诗云:‘碧落何来五色禽?长空万里任浮沉。只因半缕轻丝系,辜负乘风一片心.’有所感触,因而和之,改题《断线风筝》。”最初以《断线风筝—纪念于立忱女士》为题发表于1937年6月16日上海《妇女生活》月刊。于立忱,于立群之姐,时为天津《大公报》驻日记者。因从事爱国活动受到报方带告,被迫于1937年2月由日本回国,同年5月在上海自杀。死时留下《绝命辞》:“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I”于立忱的诗表现了她的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受人牵制的悲债心情。郭沫若的和诗,以《断线风筝》为题,表现了身处异国他方,且受着迫害的诗人对祖国,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一往深情的爱恋。

  诗的前两句,诗人借用断线风筝隐喻自己亡命日本被迫害的处境和有志难伸、有国不能回的苦闷情绪。起句“横空欲纵”,落笔不凡。风筝凌空展翅在空中翱翔,显示了风筝雄伟气魄,大有鹤鹏展翅、扶摇直上九霄之势。“又遭禽”,气势急转。风筝毕竟不同搏击长空的雄鹰,不能独立自主,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它的命运系于别人手中的'线上,犹如遭擒一般。“断线风筝”的命运是悲惨的,从空中坠落后,或挂于高屋的飞枪斗角,任凭风吹雨打,或飘落江河湖海,浪迹天涯。这里诗人用“挂角高银”来描写“断线风筝”的命运,构思新奇,形象活现,令人感到信而不疑,合乎情理。断线风筝伴随着西沉的月影静静地孤寂地悬吊在半空,飞又飞不得,下又下不来,其命运之苦。处境之险,前途之渺茫,真是难以预料‘

  诗的后两句,“安得姮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诗人又借风筝拟人的口气,展开了浪漫主义的遐想。面对这皓月当空,星汉灿烂,净朗、安谧的夜晚,风筝在想怎么能到月宫里去,向仙女嫦娥表白自己洁白无瑕的一颗素心。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宏伟的抱负和高沽的志趣,以及对祖国无限思念之情。

  这首诗,诗人借断线风筝以咏怀,意垅深,格调高。郭沫若的《断线风筝》和于立忱的《咏风筝》都是以风筝自喻咏怀,虽同物同咏,然而两诗的风格、志趣、意境、格调却显示出明显的差别来。于诗的主旨在表现个人身世的不幸,有抱负、有志向却得不到施展的悲愤心情。“只因半缕轻丝系,辜负乘风一片心”,是一种悲观、无可奈何的心境。诗的容盘不够宽厚,风格沉实,然意境窄小,给人以凄苦孤独之感。郭诗的思想容量自然比立忱宽厚博大,不愿受人束缚,以“断线”风筝抒情咏怀,这样没有“半缕轻丝”受人牵制的束缚,纵然“断”了,纵然悬挂“高瓴”,但它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想象,甚至飞到天宫向仙女们述说自己的宏图高志,表自一个异乡游子对祖国的向往和痴情。在郭沫若旧体诗中,象这样把干预现实和追求理想两者结合起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尚不多见。这种咏风筝的题材虽不为特别,却不落案臼,思想更高,视角更远,意境更深。

  这首诗艺术上颇有特色。整个诗形成了形象飞动的完整画面,既有“横空欲纵”的飞动传神,又有“挂角高扳”的静寂孤影,既有长空万里飞腾、高挂飞檐斗角的生动铺叙,又有神思飞扬、具有高度浪漫风情的心理描写,别开生面,境界独造,情重意浓,真真豁人耳目。

  诗在技法上有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含蓄、蕴藉,寄托遥远。全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咏风筝,未见“风筝”二字,其意含而不露。诗中流露出一丝丝幽幽苦闷之情和对祖国眷恋之心,但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采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传递的形式自然流露的。其次,用笔集中,首尾一物。诗四句,均咏风攀一物,未有第二。 “横空欲纵又遭禽”,写风筝奋飞之志遭拢之苦;“挂角高扳月影沉”,写风筝断线高挂飞榆斗角之命运,“安得姐娥宫里去”,写风筝想飞向月宫,“碧海晴天话素心”,写风筝向仙女们表白自己一片高沽素心。第三,旨趣超然,情韵独卓。情韵之妙,不在一般地咏风筝,借物咏志,抒情显怀,独异处是在咏“断线”风筝上。这种双关用意,既是诗人浪漫主义风格所决定。同时,也是服务于诗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思主翅的。

  【知识拓展】: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郭沫若介绍

  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于1892年生于四川乐山“绥山毓秀,沫水钟灵”的古镇——沙湾。

  郭沫若四岁半便进“绥山馆”读书,在这里度过了八个春秋。郭沫若在私塾先生的训导下,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许多古书。因此,他不到七岁,就已能写出满不错的对联和诗词。

  郭沫若在少年时代就十分同情家庭困难的同学。有一天,他碰到在乐山太平场读书的好友余童生,只见小余表情沮丧,仔细一问,才知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了。郭沫若心想,小余聪明好学,很有抱负,如今中途辍学,多可惜呀!于是,他温情脉脉地安慰小余说:“别难过,我去找私塾先生求求情,让他免费收下你。”说罢,当场作了一副对联,送给了私塾先生。

  谁知,私塾先生接过对联,只看了两眼,就无动于衷地扔到了一边。郭沫若急了,又研墨挥毫,作了一首七绝《怜余童生》:“学海茫茫庭院森,无银不敢拜大成。吾望吾师施恩典,同病相怜应有人。”

  私塾先生读了这首情深意切的七绝诗,深受感动,不久就免了余童生的学费,使他得以继续念书。

相关文章

《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并州人,宰相彦博之孙也。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情绮丽,尤工...
古诗名句2013-07-09
《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原文及翻译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上一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
古诗名句2013-07-01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上一句

有关描写夏天景色的诗词名句及作者出处

描写夏天景色的诗词名句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 李白《折荷有赠》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mda...
古诗名句2012-09-07
有关描写夏天景色的诗词名句及作者出处

诗句:感恩母亲

诗句:感恩母亲1.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2.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3.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4.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5.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古诗名句2016-06-03
诗句:感恩母亲

离别的经典诗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离别的经典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古诗名句2019-06-02
离别的经典诗句

秋雨的诗句

秋雨,它是丰收的前兆,秋雨会给成熟的庄稼最后一次浇灌,使农民们得到了丰收。下面是为大家提供秋雨的诗句相关内容的文章,以帮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内容!...
古诗名句2011-07-01
秋雨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