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图片
余光中乡愁图片
余光中《乡愁》是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诗歌,让无数的游子潸然泪下,引起人们的感情的共鸣。
乡愁
[台湾]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赏析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凡是中国作家都有一点乡愁
余光中现在高雄中山大学,学校尊他为“校宝”。我去高雄访问余光中时,漫步校园,见过好几首他的诗。他的研究室,窗外是西子湾的无敌海景,美得让人心醉。
我还是很好奇:“您为什么选在高雄定居?这里可没什么文化人聚居。”余光中说:“高雄气候比台北好,比较干爽,学校对我也很好,所以我就不走了。我早退休了,学校给我一个研究室,有专用的助理帮我处理稿件,有车库。现在交通方便,两岸也很自由,我去大陆也很方便。像杨澜、白岩松都来这里访问过我。前几年,上海电视台有个艺术人文频道,请了很多人去,焦晃陪我上台,罗大佑弹吉他唱《乡愁》。”研究室中挂有几幅画作,余光中笑道:“我对绘画很感兴趣,在美国修过现代艺术,早年也翻译过《梵高传》。
我也很喜欢音乐,对披头士很入迷。”我接话:“您的叔父余承尧是有名的画家。”余光中说:“我叔父余承尧到晚年被人发现了,他现在的画在拍卖场上是几百万元。其实他是一个素人画家,自学成名,他并不学哪个画派,就是有兴趣画出一个境界来。台湾的南管也是余承尧播的种,江南有昆曲,闽南有南管,就是南音,很高妙的。”
聊起诗人的书法,我说现居加拿大的洛夫用书法写诗,自成一格。余光中点头称道:“洛夫的字比较清雅。”我又说在蔡文甫的九歌出版社见过周梦蝶的书法。余光中说:“周梦蝶比较拘谨,不容易访问。字写得有点瘦金体。”
我问:“为什么‘乡愁’成了您的一个符号?”余光中说:“凡是中国作家都有一点乡愁,不管是不是到海外去。二十年后的上海就不是当年的上海了,二十年后的湖南就不是以前的湖南了。时间变化,也会带来乡愁,乡愁也包括历史文化,也不仅仅是地理,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还取决于时间。《乡愁》那首诗很简单明了,看完就会背。大半人也不会去追踪我的其他诗,所以《乡愁》就等于我的一张名片,它垄断我的观感,这张名片大得把我整个人都遮住了。其实我的作品把乡愁拿掉,还很多彩。比如说,我去大陆演讲,说:‘今天不讲乡愁了’,大家好像很失望,当然这个印象已经造成了。可是真正的评论家,读过我很多作品的人大概不会这样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