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生平简介
王勃的生平简介
导语: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经过精心整理的王勃的生平简介,欢迎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更多相关资料尽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这是一场无声无息的自然风雨。落水,太出乎意料的结局,让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王勃就像一只断线的风筝飘落水中。在触摸到水的冰冷时,是怎样的一种求生欲望,不得而知。但我始终固执地相信,那曾经一抹多舛的生命,将尘世的污垢在水中,得到了最彻底的洗涤。
他有天赋,从小就享有神童的美誉。连他的朋友杨炯都认为他好像有天神相助。
身为隋末大儒、著名学者、诗人王通的孙子,少年的王勃只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成为经天纬地的大人物。右相刘祥道慧眼识英雄,十分惊讶,称赞王勃为“神童”,专门上书举荐这个“神童”。于是就有了两年后的制科,王勃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才16岁。
入朝为官,让才华横溢、思维敏捷的他如鱼得水。少年得志的王勃,也像其他文人一样,渴求在仕途一展才华。唐高宗李治召见他,当面询问考察,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朝廷每有喜庆大典,他都能写出精美的颂文,尽情展示着自己的才情。“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王勃比孔子、孟子还要幸运。北京大学李零教授称孔子是一个“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而王勃遇到了右相刘祥道,遇到了唐高宗李治,前途辉煌!
初入京师,凭着高超的文采,少年英才的'王勃让唐高宗李治龙颜大悦,这也惊动了另一位少年——皇子沛王李贤。于是,王勃被沛王李贤邀至沛王府成为侍读,为沛府修撰,备受器重。这是王勃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候。
然而命运也常常像游戏,时不时要捉弄一下这位少不更事、漫不经心而又自恃才高的少年。正当王勃做着用文章来经营人生的美梦和万人羡慕的同时,一篇《檄英王鸡》为自己招来了祸患。
当时皇宫中风行一种斗鸡的游戏,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他们玩得正高兴,王勃却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来讨伐英王鸡,以此为沛王助兴。《檄英王鸡》助了沛王的兴却扫了英王的兴,一场斗鸡游戏不欢而散。
高宗皇帝知道此事便联想起当年父辈们之间的相残和兄弟之间明争暗斗的惊心动魄的骇人场面,一篇本来是玩笑的文章却不经意间揭了高宗皇帝的感情疮疤。
年轻气盛、不谙时世的王勃哪里知道,按理他也应该知道。王勃你是读书人,三国的杨修因恃才放旷,终遭杀身之祸的历史事实你应该知道,怎么就没能让你清醒为人?
也许是王勃太过于专著对沛王的忠诚,也许是他太想炫耀自己的文采与聪明,也许一心想建功立业的热情让他忽略了伴君如伴虎的危险处境。王勃太年轻,只凭着个人喜好,太不了解为官之道,结果被赶出了沛王府。
王勃经历了这样的打击,心情自然沉重,在凄怆悲苦和愤激之情中,悻悻地离开了长安,入蜀地游览。他与杨炯等人结伴而行,放旷诗酒,驰骋文场。仕途的挫折,生活的体验,山川的感召,使王勃此间写下了很多优美的抒情之作。
王勃毕竟是一位少有的才子,满腔热情地追求功名利禄,企图用一世才华跻身上流官层,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打击怎么会让他马上学会韬光养晦,安安分分,选择低调呢?
正在节骨眼上,王勃听到朋友陆季友说虢州这个地方多药草,不知道他的哪根神经过敏,对药草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兴趣。这三心二意的动机,让王勃第二次走上了仕途,于是,经父亲八方请托,他终于谋了个虢州参军的职位。
但一到虢州,他不好好做官,而是手持长铲,身背笼斗,踏遍山峦,搜觅药草。然而,他的不拘世俗、桀骜不驯的诗意与同僚简直判若云泥,格格不入,众多同僚开始不断用异样的目光盯视眼前这位不遵典礼的“怪人”。只要王勃不在眼前,他们就三五成群议论纷纷。
王勃肯定觉察到有人在造谣中伤,但他并没有过多地在意。可他万万不该在不该出问题的时候,偏偏又毫不犹豫地做出惊世骇俗的大事,并因此带来了第二次更加沉重的影响终身的大灾难。
当时有一个名叫曹达的官奴犯了死罪,王勃不知为何却把他藏到自己的府内。后来又害怕此事泄露,竟然私下把曹达给杀了。
王勃本来是出于义气,收留了有罪的官奴,事发以后,又害怕惹祸上身,选择了杀人。接下来的便是事情暴露,下狱,断头台。也可能是有人蓄意谋害,此事甚为蹊跷,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
这一次的灾祸不仅影响了他自己的一生,也影响了他的家庭。父亲王福峙因此从雍州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
死到临头,他却没有死成!也许是皇帝的母亲过寿,也许是宫廷里有了一个呱呱坠地的小太子,也许……不管怎么说,算他王勃幸运,遇到大赦,一道赦免令救了王勃的性命。
王勃背着简易的行囊,少年壮志已成尘梦,而今以一无爵无禄的刑余之人,萍浮梗泛,羁身南北,怎能不深深陷于极度的愤懑与绝望之中!他带着心灵的创伤,带着江北的凄凉,带着对父亲炽热的爱,从龙门的老家启程,一路经过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达洪州,缓缓地行走在通往江南的崎岖蜿蜒的古道上,一头就闯进了洪都新府南昌郡,冥冥之中仿佛上天的安排就这样与翘首以待的滕王阁不期而遇。
唐王李渊的儿子李元婴建滕王阁时,做梦也不会想到后来会有个旷世奇才王勃出现。为自己修葺滕王阁的壮举杰作感到由衷喜悦,并已然成为内定作序人的都督阎伯屿,做梦也不会想到王勃这小子一点谦虚的样子都不做,就抢先弄出个旷世奇文《滕王阁序》来。王勃到死也没有想到就这一场酒宴,他把《滕王阁序》留在了滕王阁,把自己留在了赣江,也把他的名字留在了文学史的重要位置上。
滕王阁宴会之后,王勃继续南下,第二年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这次渡海,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渡海时让王勃溺水惊悸而死,那年他还不足27岁。
一个太出乎意料的离开,一场太美丽的意外,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子这么年轻就这样被扼杀。他的生命太过于短促,也太过于无奈,那七彩斑斓的生命之华还未来得及充分绽放,就悄然陨落了,身后留下的是无边的空白,是不是遗憾才是最美的结局呢?
王勃就是王勃,正如他诗中所写“落花落,落花纷漠漠”。逝去的生命,如烟花般归于平静。一个年轻而短暂的生命,万万没有想到一篇《滕王阁序》,让他的灵魂和生命那么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