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乡土作品的情结旨向

贾平凹乡土作品的情结旨向

  贾平凹他的作品倾情表现的是农村乡土的山水风物、习俗人情、生活命运和社会变迁。

  乡土情结就是指集结在心里不会因空间变化和时间消退的对故乡的感情,这种感情比其他情感更持久,更坚固。中国的乡土情结由来已久,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表达思乡恋乡之情。无论走到哪里,因为战乱,灾荒而被迫离开故乡的,对故乡的眷恋却不会消减,反而愈渐愈深。从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到现代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和当代文学大师贾平凹,他们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抒发浓浓的乡土之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无论身在何方贾平凹都忘不了自己的故乡。他出生于商州,自小受到这里的文化熏陶,和一群古朴豪迈的村人打交道,对这块土地及养育他的人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眷恋。

  贾平凹谙熟商州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他探寻商州的美妙,书写这里的山水,山石,明月,鸟叫虫鸣。他说:“商州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是一片相当偏僻、贫困的山地,但异常美丽,其山川走势、流水脉向、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乃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构成了极丰富的、独特的神秘天地。在这个天地里,仰观可以无奇不有,俯视可以无其不盛。”作家把笔触放在了从小生长的故乡——商州,就如绍兴之于鲁迅一样,故土成为他们永恒的记忆,源源不绝的灵感。如《冬景》中一共描写了郊外闲冬图、农村喜雪图、雪中对话图三个冬景图。一句“奶奶,电线肿了。”生动地写出了雪之大,让人忍不住幻想出一幅雪之美景,同时也体现了孩童的天真烂漫。《五味巷》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象,春天,黄黄的,绿绿的,弥漫在巷中;夏日,男女老少都躺卧在巷道两旁;秋天,和着风雨听蛐蛐声;冬日,赏雪玩雪。《商州又录》开头写道:“最耐得寂寞的,是冬天的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像是从皇宫里走到民间的女子,沦落或许是沦落了,却还原了本来的面目。石头裸裸的显露,依稀在草木之间。”这山恰似赋予了人性一般,犹如温柔的女子给予了贾平凹写作的“笔命”。《虚静村记》中对农村生活的书写极其平实。仄仄斜斜的屋舍,被高高低低绿树、庄稼包围着,有浓得像绿云一样枝叶交错的树木,U形的巷道,巷中还有一个甘甜的井。《月迹》更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把月光下的景色写得活灵活现,普通的景象愣是写出了别样的风采,月光悄没声地溜进来,像长了腿,在竹帘上爬……简洁生动地表情达意。一切都自然流畅,给人朴素自然之美。

  在商州农村还经常可见闹社火的场景,棣话的社火与众不同,都以铁打了芯子做出玄而又玄的造型,有“哪吒出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高跷队、狮子队浩浩荡荡来回奔跑,沿街单位鞭炮齐响,划酒令,玩“老虎杠子鸡”,这些都是农村中经常可以见到的。村里有喜事,都要请剧团来唱大戏,“清风街上还没谁家过世演大戏的”“这是村上定的,待客也只是趁机挑了这个日子”(《秦腔》)。二水来帮麦绒凿墨子,灰灰来送狗皮,麦绒进厨房熬了两碗荷包蛋给他们吃,这些都是村上的习俗。打井还得请阴阳先生察看方位,明在江边,什么地方挖不出水呢,偏要形式一番询问:“有水没?”“什么水?”那自然是有水了还是长江水(《天狗》)。五魁用白虎星的谎话把女人从白风寨中成功救出。天狗吞月的传说,从上古的时候起,堡子里的人都认为天狗吞掉了月亮,出门在外的人就会遭到不吉。于是妇女们就要在月亮快被吞掉之时,以擀面杖去江水里搅动,唱一种歌子,一直到月亮复出。赶场子是习俗,即轰赶阴鬼晦气。谁家要是住进新屋或觉得旧屋不安全,就要请人敲锣打鼓放鞭炮闹闹哄哄一场。招夫养夫是深山里的习俗,三月三乡会,女婿走丈人,农民们在这几天停止一切劳作,或于家享乐,或频繁地串亲戚。未成亲的女婿们皆衣着光鲜,提四色大礼去拜泰山泰水。“送路”就是女子出嫁时娘家举办的酒席,山地之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大事(《腊月正月》)。“成人节”是州河岸上唯一的庙会,重要程度仅次于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这时候人们都到静岗寺烧香、磕头。夜哭郎的迷信,在桥头贴一张夜哭郎,小孩半夜就渐渐不会哭了(《鸡窝洼人家》)。

  贾平凹在乡土作品中,表现了淳朴善良的村民也有愚昧、落后、麻木的世俗心理与国民劣根性。《小月前本》中才才虽然老实,干活勤快,但是死板,墨守成规,对王和尚百依百顺,面对王和尚的质疑和埋怨,不敢以理相争,没有主见,如小月所说就是窝囊,面对公社干部的询问,实话实说也吓出一身冷汗。王和尚面对门门租借抽水机一事不置可否,咬定这事不行,事后还充面子,尽管心里干着急,但还是不肯向门门租借。在他们眼里农民只要有土地,种好庄稼就可以了,不要有别的念想。改革的浪潮对商州的文化习俗、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具有陈旧思想的农民和儒家知识分子如何面对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阻碍,作家通过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故事。韩玄子当着王才的面拿排场,认为自己曾是他的老师,德高望重,有学识,一无所知的王才凭什么比得过自己,这就是狭隘的心理意识和思想保守僵化,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王才改革。当桂兰指责灰灰,身上都快臭了,让他把衣服脱下来洗两把水,灰灰就只能以自己是农民给自个找台阶下,农民这个代名词就成了他们为自己顽固守旧开脱的借口,使自己与城市人彻底区分开来的理由。夏风他出去以后就忘了本,他不喜欢传统文化秦腔,还让自己热爱秦腔的媳妇白雪到了城里后,不再继续唱下去。最后不但和白雪离了婚,还和父亲产生了争执,因为自己不愿意再回到农村。故乡村民的守旧、顽固与新时代的新思潮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墨守成规的人只能靠老一辈留下来的祖业维持基本的生活,他们接受不了像专业户这样的人的出现。不满足于现状,想要大展宏图的人可以把致富之道带入故乡,带领大家一起富起来。这就是新旧文化思想的冲突和碰撞而展开的一条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

  贾平凹在乡土作品中,通过表现一个个鲜活人物的生活命运,揭示农村社会变革的必然性和艰巨性。《鸡窝洼人家》中的禾禾不满足于生活现状,放弃经营土地,养狐狸,卖豆腐,最后都不了了之。几经失败后进城打工,桂兰追到城里,可鸡窝洼传出桂兰跟禾禾私奔的谣言。灰灰难忍屈辱,等桂兰回到家时,两人产生了激烈的争斗,桂兰只好到后山帮忙,等候禾禾回来。灰灰在养蚕上获得了成功,最终,他将手扶拖拉机、压面机等新鲜玩意儿带进了山村,与桂兰成了令人羡慕的一对。禾禾创业的艰难,灰灰守旧的顽固,两个家庭的破碎,以及重新组合,让我们看到农村变革势在必行。不改变灰灰和秋绒那种仅仅满足于不饿肚子,整天围着石磨转的落后狭隘的思想,社会变革进步都是空谈,农村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禾禾、桂兰这样的开拓者,像灰灰、秋绒一样守旧的农民终将抛弃一切世俗观念,阔步走向农村社会新的未来。

  贾平凹的众多作品对故乡的精彩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浓浓的乡土情结,其中不仅展现了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故乡的魅力、人物的灵动,看到了他对故乡的那种深刻的忧虑和思考。在改革进程中,远离文化城市的农民思想依旧有些落后,为了能够共同致富,找到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大家不再仅仅满足于吃得上饭这个最基本的要求,要跟进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商州成就了贾平凹,贾平凹的乡土作品也为商州增添了明媚的色彩。在他笔下,商州这块富饶之地正熠熠生辉。

相关文章

望岳全诗翻译

杜甫的名篇《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
古诗名句2012-08-01
望岳全诗翻译

描写天气的诗句

描写天气的诗句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古诗名句2012-09-03
描写天气的诗句

李白《渡荆门送别》鉴赏题附答案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
古诗名句2013-06-09
李白《渡荆门送别》鉴赏题附答案

驾飞龙兮于征

“驾飞龙兮于征”出处出自 宋代 马廷鸾 的《饶娥庙祀神歌》“驾飞龙兮于征”平仄韵脚拼音:jià fēi lóng xī yú zhēng平仄:仄平平平平平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平韵) 下平十蒸*...
古诗名句2013-07-08
驾飞龙兮于征

必背古诗词

诗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
古诗名句2011-07-07
必背古诗词

会有无事人

“会有无事人”出处出自 宋代 苏轼 的《狄咏石屏》“会有无事人”平仄韵脚拼音:huì yǒu wú shì rén平仄:仄仄平仄平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平韵) 下平十二侵* 平仄拼音来自AI,仅...
古诗名句2014-08-08
会有无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