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自我解嘲励志人物故事
林清玄自我解嘲励志人物故事
林清玄,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林清玄自我解嘲励志人物故事,欢饮阅读!
人物简介
林清玄,1953年2月26日,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旗山镇。1967年起,住在台南,并在瀛海中学就读。1970年,在报纸上发表《行游札记十帖》。1972年,考入世界新闻专科学校。1981年,出版散文集《温一壶月光下酒》。1986年,散文集《紫色菩提》在中国大陆出版。1990年,散文集《红尘菩提》在中国大陆出版。2008年,散文集《平常茶非常道》在中国大陆出版。2014年,散文集《清欢玄想》在中国大陆出版。2016年,散文集《心有欢喜过生活》在中国大陆出版。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死,在台湾去世。
创作特点
佛教思想
林清玄以佛家的眼光审视世俗社会,思考现实人生,因而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佛学智慧。他的佛学智慧不完全等同于佛教哲学,它是林清玄对佛教哲学的通俗化阐释,是自己对佛教哲学的独特理解与感悟。他往往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自己切身的生命体验去感悟佛法,从人情练达中体会佛教义理,从人格完善中体验佛学意蕴,将佛学智慧与人文理想巧妙结合,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入世情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把学佛与认识人生相联系,这明显融进了儒家的“心性”理论。。
人文思想
林清玄借对“佛性”的探讨针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进行探讨,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这种人文色彩主要体现为儒家的人格修养理论,林清玄是从“人格”的角度探讨“人性”,他希望借助“佛性”来重建理想“人格”,恢复传统文化中久违了的“人性”,以此达到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的理想。在创作中,林清玄的佛理散文以佛学作底蕴,融合了儒家的人格修养理论,将佛学智慧与人文精妙结合,达到了佛学理念与人文理想的和谐统一。
生命哲学
林清玄是一位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他的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护生”观念中。“护生”不仅仅是保护生命,它更是对生命的珍惜、对大自然的敬畏。林清玄还由此进一步发展到关注生命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他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世间所有众生,卫护他们的生命,救拔他们的苦难。林清玄的这种生命体验不是纯理论性的,而是有着切身感受的,在他的作品中,从他满带劝谕性的人生体验中能深切地感受到林清玄的生命意识,支配着这种情感的就是他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人生哲学
林清玄反对那种关于前世、来世的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强调今生的意义,强调现世的价值。这就是禅宗“活在当下”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实际上是以超然的心态对待世俗生活,努力从当下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体悟,明心见性。林清玄充分把握住了禅宗“活在当下”的'人生哲学,并对它进行了创造性发挥。实际上,林清玄从这种人生哲学中更看到了一种直面现实的勇气,这对那些遭遇挫折的人具有极大的鼓舞力。林清玄总是以此来鼓励那些处在人生低潮中的人们,希望他们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放眼未来,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反思都市文明
林清玄总是以“乡下人”的眼光来审视都市文明,从“人性”的角度对都市文明展开反思。从都市文明中,他看到的是人性的堕落和人情的淡薄,批判的是都市人的追名逐利和骄奢淫欲,思考的是都市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都市文明让他失望,他于是将目光投向故乡,通过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追求。这样,他的文学世界就和沈从文一样,形成了都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二元对立。他的作品经常在这种二元架构中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反思,从而显示出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林清玄站在民族的高度来审视都市文明,对民族的发展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林清玄自我解嘲励志人物故事
在2013年12月的一次主题为“欢喜心过生活”的演讲中,林清玄巧说数个生动幽默的故事,通过讲述自身的经历自我解嘲,而其言谈挥洒自如,展现了驾驭局面的高超能力。
我站着演讲,这样你们就可以看到我英俊的样子!我刚才进来的时候,听到有两位同学在交谈,一位说:“看,是林清玄,林清玄啊!”另一位则接话道:“林清玄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告诉各位同学,如果你们坚持写作,到50岁能像我这么英俊就不错了。曾经我去做演讲,完了之后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塞给我一封信,我当时很兴奋,回到酒店打开一看,“亲爱的林老师,我觉得您像周星驰电影里的火云邪神。”
几天以前,我到岳阳看岳阳楼,当地作协派一位女作家来接待我,女作家一见到我,大吃一惊:“我们领导让我来接台湾来的女作家,怎么是你?”他们以为林清玄是一个女作家,我是一个男作家,不是女作家,现在验明正身。最惨的是一年冬天在北京街头打的,穿大衣,戴眼镜,坐上车后,司机说:“姑娘,去哪儿?”于是我摘下眼镜,让他看,这回他连忙改口:“大娘,你到哪儿?”非常奇怪,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就喜欢用头发来判断人,我希望各位要看到我头皮下的东西,不要看我头上的表现。长什么样子不重要,心是什么样子才重要。
林清玄先讲自己因为外貌被人非议、误解的几个故事来自我解嘲。最后抛出点睛妙语:“长什么样子不重要,心是什么样子才重要。”听众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林清玄前面所讲故事自嘲实为层层铺垫,故事到此“真相大白”,他的用意实则在此,听众对他彻底肃然起敬。
这些诙谐的故事,加上“自嘲”而不失自信的谈吐、幽默风趣的话语,使得林清玄的演讲充满了趣味性,轻易便博得了听众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