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生命中三个女人(2)
元稹生命中三个女人
韦氏的父亲是刑部员外郎韦夏卿,担任过岭南的行军司马,家族有影响力,本身又是朝廷命官,在朝廷里说的上话,能对元稹的仕途有帮助。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韦氏身上有元稹母亲的影子。
两人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至少是五六年,元稹的日子过得都是紧巴巴的,韦氏带着娘家送给她的丫鬟,一边操持家务,一边照顾自己的'男人。
在韦氏死后,元稹有表达过当时过穷日子的心境: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韦氏突然得了重病,只有27岁就去世了,而这个时候正是元稹离别薛涛,回京述职的路上,连妻子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更糟的是,后来的历史学家怀疑,韦氏是因为产后大出血死的。
元稹为了抵消心里的愧疚,一连写了八首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
在诗里,元稹提到了他妻子的名字,叫韦丛。
对比韦丛,似乎和薛涛的感情,元稹显得更加的势利,他去找薛涛喝花酒,当然是因为薛涛名声在外,是所有文人骚客检验自己魅力的最好机会,另一方面薛涛在西川官场上的人脉,能更好的帮助元稹完成自己的任务。
唐宪宗元和四年,元稹的官职是监察御史,负责对西川的巡查,有足够的时间和薛涛相处。
当元稹与薛涛的接触越深入,交往的时间越久,忽然发现两人有太多的共同经历,同样是幼年丧父,同样不幸的童年,同样对文学的天赋,但是薛涛羡慕元稹,因为他是个男人,可以读书考取功名,而自己只能出卖色相。
元稹是爱薛涛的,即使是分手还依然保持着联系,只是仕途对他的诱惑太大了,当得到来自朝廷的召回命令时,元稹毫不犹豫的赶回长安。
如果上天会对元稹的不忠诚有什么惩罚的话,那就只能在他最在乎的仕途上下手了。
在元稹从河南老家安葬完妻子,返回长安的途中遇到了大太监。
大太监的名字叫仇士良,是从小陪在宪宗身边的玩伴。
两人在靠近长安的华州驿馆相遇,都想要驿馆中最好的客房,元稹心情低落,平时看着太监就不爽,今天更没有心思忍气吞声,上来就对公公们冷嘲热讽。
元稹是文人,擅长的是骂人,但太监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心理负担,骂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于是拿起马鞭就朝元稹打去。
元稹被打的破了相,鼻子都流血了,最后告到了皇帝面前,结局却是超出元稹的预料,自己被贬到荆州江陵,做了五年参军。
元和八年,政事堂内支持对淮西动武的宰相李吉甫忽然死了,宪宗为了获得政事堂宰相们的支持,把武元衡从西川调回长安,重新担任宰相。
当时的朝廷内,反战情绪很高,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武元衡请求宪宗,重新启用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等人。
元和十年,这帮人还在返回京城的路上,武元衡就被刺杀了,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四人只能去更遥远的地方服役,元稹去的是四川通州,待了四年。
这样的流放生活一直持续到元和十二年,淮西战役结束,裴度成为大功臣。
裴度是武元衡一手提拔起来的,和元稹算是同一个门派,在裴度的帮助下,元稹从通州司马变成通州刺史,元和十三年公元819年重新返回长安。
从妻子去世在路上遇到仇士良,到结束十年流放,元稹的职业生涯随着淮西战役的胜利,终于迎来了转机。
在宪宗之后的穆宗朝,元稹官拜宰相,达到了人生的顶点。
晚年的元稹依旧奔波在功名的路上,他参与朝廷党派斗争,支持谁不支持谁,上书弹劾哪位同事。
44岁的元稹在浙江的东部城市绍兴当了六年的刺史,返回长安后的公元831年,元稹死在了武昌。
在元稹闭上眼睛的刹那,脑海中浮现的是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当时他在山西担任一个小县尉,因为节度使浑瑊的去世,山西爆发兵变。
在乱世里元稹认识了他的初恋情人,小说《莺莺传》的女主角崔莺莺。
崔莺莺是一户有钱人家的闺女,商人的女儿虽然衣食无忧,但社会地位连只能温饱的元稹都不如,乱世里崔莺莺的父亲被关进了大牢,因为是远房亲戚的关系,元稹搭救了他们。
元稹年轻帅气有才华,无论是因为报恩还是正常恋爱,元稹和崔莺莺之间发生了爱情。
只可惜商人不能带给元稹仕途上的进步,第二年元稹返回长安,参加了朝廷的吏部考试,和白居易一起得到了校书郎的职务,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元稹把她留在了小说里,而自己则化身成为始乱终弃的张生。